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核心必备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范围: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第一次:公元前138年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前往西域,没有达到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3)第二次:公元前119年为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流再次西行。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和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②交流:汉朝的丝绸和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③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3.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①时间:公元前60年;地点:乌垒城;职权:管辖西域36国。
②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也充分说明了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2)班超出使并管理西域。
①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取得西域各国的信任,留守并经营西域30多年,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②班超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易错字:张骞、河西走廊、西域都护、乌垒城、巴尔喀什湖。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C)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解析】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翦伯赞曾说:他发现西域,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一样。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他”是 (C)
A.蒙恬 B.卫青 C.张骞 D.班超
【解析】依据“他发现西域”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C正确;蒙恬是秦朝主持修建长城的将领,A错误;卫青是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将领,B错误;班超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不是西域的“发现者”,D错误。
3.“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在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这段材料反映了 (B)
A.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B.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是一条军事、外交之路
D.陆上丝绸之路没有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解析】依据“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在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可见材料反映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条大国之道,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排除A;题干反映了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外交之路,但是重点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此后发展成为沟通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之路,排除C;题干并没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比,排除D。
4.(2023·武汉武昌期末)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记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由此可见,我国中原人民吃上大蒜,最早只能是 (B)
A.秦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解析】根据题干,中原得蒜始于张骞通西域,发生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5.“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诗歌意在强调(B)
A.丝路开通的意义在于物品交换
B.张骞为东西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C.班超开通西域带来的积极影响
D.汉武帝以武力促进东西方交流
【解析】根据题干“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家西域是谁开”反映的是张骞通西域,“换将胡物过东来”反映的是东西方物品的交流,诗歌意在强调张骞为东西方交流作出巨大贡献,B正确;题干强调张骞的贡献,而不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排除A;开通西域的人物是张骞,不是班超,西域也不是汉武帝以武力开通的,排除C、D。
6.(2023·武汉汉阳月考)2016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
A.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B.西汉政府禁止西域与外界交往
C.中原先进技术传入西域
D.西汉时中原地区遭受西域军队的破坏
【解析】由材料“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可以得出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官僚机构、实行屯田,进行有效管理,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汉代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不符合题意;B、D说法有误,排除。
7.“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这首诗颂扬的是东汉时期经营西域30多年的 (B)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解析】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没有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了联系,他经营西域30多年,到71岁时才回到中原;卫青、霍去病带兵攻打匈奴,与题干信息无关。
能力提升
8.丝绸之路体现的交流特点是 (D)
A.中国单方面输出文明
B.西方文明俯视东方文明
C.冲突伴随着整个交往过程
D.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
【解析】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命名,但是它并不仅限于丝绸贸易,也不仅限于经济方面,科学和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同样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此外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特征,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还有外域文化的传入,都显示了文化传播的双向性。
9.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D)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修筑长城、出使西域、开辟丝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险制塞”指长城的修筑,用于防御匈奴南下,对于保护中原文化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于开辟沟通中西交通的大动脉——丝绸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文明体系。
10.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C)
A.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D.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材料表明“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是新疆,而没有说明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其余三项均能说明材料内容。
11.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书记史】
材料一 建元三年,张骞带领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10余年的软禁……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等国。
材料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答: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说的“西域道”是什么。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答: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终点大秦。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析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第一次将丝绸之路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材料四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神爵二年”是多少年。“丝绸之路”的畅通主要得益于当时哪一官职的设置
答: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答: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今人鉴史】
材料五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6)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解析】第(1)题,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军事目的。第(2)题涉及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为丝绸之路的畅通铺平道路。第(5)题考查丝绸之路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6)题,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核心必备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范围: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 以西,也就是现在 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第一次:公元前138年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前往西域,没有达到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3)第二次:公元前 年为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流再次西行。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路线:从 出发,穿过 和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 。
②交流:汉朝的 和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③作用:是古代 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
3.对西域的管理:
(1) 的设置。
①时间:公元前60年;地点:乌垒城;职权:管辖西域36国。
②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 ,也充分说明了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2)班超出使并管理西域。
①东汉明帝时,派 出使西域。取得西域各国的信任,留守并经营西域30多年,派 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②班超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易错字:张骞、河西走廊、西域都护、乌垒城、巴尔喀什湖。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2.翦伯赞曾说:他发现西域,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一样。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他”是 ( )
A.蒙恬 B.卫青 C.张骞 D.班超
3.“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在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
B.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是一条军事、外交之路
D.陆上丝绸之路没有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4.(2023·武汉武昌期末)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记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由此可见,我国中原人民吃上大蒜,最早只能是 ( )
A.秦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5.“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诗歌意在强调( )
A.丝路开通的意义在于物品交换
B.张骞为东西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C.班超开通西域带来的积极影响
D.汉武帝以武力促进东西方交流
6.(2023·武汉汉阳月考)2016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
A.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B.西汉政府禁止西域与外界交往
C.中原先进技术传入西域
D.西汉时中原地区遭受西域军队的破坏
7.“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这首诗颂扬的是东汉时期经营西域30多年的 ( )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能力提升
8.丝绸之路体现的交流特点是 ( )
A.中国单方面输出文明
B.西方文明俯视东方文明
C.冲突伴随着整个交往过程
D.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
9.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修筑长城、出使西域、开辟丝路
10.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 )
A.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D.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11.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书记史】
材料一 建元三年,张骞带领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10余年的软禁……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等国。
材料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说的“西域道”是什么。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材料析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第一次将丝绸之路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材料四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神爵二年”是多少年。“丝绸之路”的畅通主要得益于当时哪一官职的设置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今人鉴史】
材料五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6)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