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09: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改在后面横线上。(6分)
曝光(pù) 粼粼(lín) 驰骋(chéng) 入场券(quàn)
虚拟(ní) 仆人(pǔ) 尴尬(jiān) 彻底(qiè)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máo wū pǔ xiě
máng tóng
qín jiàn chún shú
huà zhóu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横线上。(3分)
1.轻歌漫舞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2.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余音绕粱
3.妙笔生花 黄钟大吕 栩栩如声
四、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捧场 跑龙套 对台戏 有板有眼 字正腔圆
行当 打圆场 花架子 粉墨登场 科班出身
1.这些词语都是与 有关的词语。“对台戏”的意思是 ;“科班出身”的意思是 。 (3分)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
(1)当初红遍大江两岸的女星,如今已经沦落为十八线的( )角色,真的是世事无常啊,让人唏嘘不已。
(2)网上各种传言( ),一些人还添油加醋地补充了各自的揣测。
五、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交友的典范。
B.路人对老汉画的老虎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C.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D.最近,央视现场直播了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六、根据要求完成句子。(4分)
1.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2.这,哪里还是戏剧 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不改变句子原意,换种说法)
3.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缩句)。
七、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翻译句子。(12分)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绝: 复: 以为: 足:
句意: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乃: 掉: 谬 : 然:
句意:
八、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4分)
1.《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的意思是弹。 ( )
2.《书戴嵩画牛》中的杜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不肯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 )
3.《月光曲》中盲姑娘说自己是“随便说说”,其实不是随便说说,这是她的心愿,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安慰哥哥。 ( )
4.《京剧趣谈》中通过对“马鞭”“酒杯”等的描述,作者意在说明道具对京剧舞台效果的妙用。 ( )
九、综合实践活动。(5分)
某学校组织了“文学采风”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给它们选择正确的字体。(3分)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2.请你从以上作品中选一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2分)
第 幅,理由:
十、课内阅读。(14分)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波澜壮阔( ) 刹那( ) 安静( )
2.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分)
3.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 ,时而 ,时而 (4分)
4.对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夸张的写法,美丽的月光照着她的眼睛,让她真的看到了大海。
B. 从侧面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盲姑娘虽然看不见,但她懂音乐,理解并感受到了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5.下面诗句哪一项与节选的课文的意境最吻合 ( )(2分)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新月似钩涛声动。 D.唯见江心秋月白。
十一、课外阅读。 (9分)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派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一列行旅,正匆匆向城里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
《清明上河图》运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1.给选文拟一个题目: (2分)
2.本文介绍中国古代一幅传世画作,作者着重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画面的 的特点。 (2分)
3.作者是怎样处理城门横断画面的 (1分)
4.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河两岸的景物,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
B.本文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的,这样表述层次清晰。
C.《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技法,远近人物,城楼房屋,铺内刀剪,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赞叹。
5.读完选文,你怎样评价《清明上河图》呢 (2分)
十二、习作。 (30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绝活,也叫拿手好戏,如唱歌、跳舞、画画、变魔术、捏泥人、钓鱼、模仿动物叫……想一想,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请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