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1 21:5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看注释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回答的巧妙之处,感受语言的艺术。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认真听:孔融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当时太守李元礼名气很大,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便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到李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拜你家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你必定是世交呀!”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刚到,在座的宾客便将孔融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道: “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陈韪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 。
师:听了这个小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像孔融这样会说话的孩子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他就是(板书:杨氏之子)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解题: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呢?生:杨家的儿子。
师:这里的“氏”是指?
师:我们之前说的张氏,李氏是对已婚妇女的称呼,“氏”在这里是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师:你能用这种方式介绍 一下 自己吗 ?生:李氏之子,王氏之子......
3.介绍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并简单讲述“士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1.课件出示原文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指生读,及时纠正读音:为设果(wèi)、应声 (yìng)
2. 课件出示划有停顿的课文,教师范读指导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练读难读句子,如: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质疑最后一句为什么这样停顿?学生 争议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家和禽中间要停顿,禽在古代是鸟的意思,与现在的家禽不同。了解现在的“家禽”指什么,引导学生区分“禽”和“畜”。
5.齐读全文。
三、疏通文意,掌握方法
师:古文我们读通了,课下预习的时候大家哪里还有困惑 ?(课件出示本 文的五个句子) 先读出那个句子,再说哪里不明白。预设:
①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什么意思?一生:拜访。另一生:晚辈拜见长辈或自己尊敬的人。
师:你知道的比他多,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查了字典。
师:你真会学习,不但弄懂了意思,还教给我们一个学习古文的方法,查工具书。(板书:查工具书)你能用现代文说一下这句话吗?生:孔 君平拜访他的父亲,她的父亲不在家,于是把他的儿子叫出来了。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孔君平兴冲冲的去拜访他所尊敬的人,结果主人不在家,孔君平的心里难免有些。生:失落、扫兴、遗憾。
师:然而他想到都说杨氏之子甚聪慧,何不叫他出来 试一试,叫杨氏之子出来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生:兴奋、高兴。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这种心情的变化来对吗?生齐读。
师:心情的变化读出来了么?你读出来了么?指一生读。
师:我们读好这个句子用的什么方法? 生:想象画面 (板书:想象画面 )
师: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②生:“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另一生: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
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这是待客之道。今后家里来了客人我们要像杨氏之子一样热情相待。(德育)你真会读书!你用的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这句话用现代话怎么说?生: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说的既清楚又明白,看来你是真懂了。③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夫子”是什么意思?生:我查工具书知道“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师:这就话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 生: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你用了“您”来称呼长辈。(德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地方大家用什么方法弄明白的?生:看注释
师:看注释是学习古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板书:看注释)
师: 谁能用现代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师小结: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有趣的故事,作者只用了55个字,便把故事完整的呈现给大家,由此可见古文真是“言简义丰 ”啊,文章很精炼,但意味深长。所以学习古文更需要大家认真学习。让我们在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古文的“言简义丰”。
四、体会语言的精妙,理解甚聪惠
师:文中第一句就说杨氏之子甚聪惠,那他的聪慧体现在哪,现在你知道了吗?(板书:甚聪慧)
师:热情好客的杨氏之子为客人孔君平端来水果,孔君平见‘果有杨梅,于是说?生:此是君家果。(1)理解言外之意(课件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
生:孔君平是想说杨氏子和杨梅是一家人。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杨氏之子听出来了吗?他怎么回答的?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杨氏之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生: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生: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生: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师: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将计就计。从中你感觉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聪明(板书:聪明)
(2)对比句子感受话语的委婉(课件出示: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比较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生:第二个比较委婉
生:“未 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感觉像顶撞大人。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师:这样的语气说出来的话让人感觉很生:舒服
师:杨氏之子在回答的时候他称孔君平什么? 生:夫子
师:“夫子”是? 生: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师: 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 生 齐:孔夫子
师:孟子? 生:孟夫子
师:这 让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尊重他人,有礼貌,会说话
师:既会说,又委婉,还懂得尊重别人,老师要说他很有教养。你觉得对不对 (板书:有教养)
(3)感受应声师: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之子是怎样答出来的呢?
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杨氏之子是怎样说出来的?生:应声答曰师:想了么?生:没有。
师:用四字词语说是?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师:他的思维非常的敏捷,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杨氏之子是什么?生:机智
师:看来同学们和杨氏之子一样 都非常机智(板书:机智)
师小结:好一个机智聪明,彬彬有礼的杨氏之子啊,这样机智婉转的回答不得不令人佩服啊。难怪人说杨氏之子,生:甚聪惠。(课件出示:“熟读成诵”)
师: 让我们 全体起立带着你对杨氏之子的敬佩和赞美再次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全班一起配乐朗诵)
师:通过学习本文老师希望大家在记住这个聪慧的小男孩的同时, 也把“惠”字放 心中, 也做个聪明机智有教养的孩子。(德育)
四、指导编排小故事剧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把他演一演怎么样,小组分工合作。请生表演。
五、谈收获预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①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学习古文方法?引导生看板书说: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想象画面。
师:大家学会了学古文的方法,课下同学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着读自己感兴趣的小古文。②生:我学会了家里来客人要热情招待,不能置之不理。
师:那落实到实践,你会怎样做? 生:为客人摆放水果,倒水。③生:我学会了对待长辈要礼貌,称呼长辈要用“您”④生:我学会了说话要委婉有礼貌,即使是反驳别人也要委婉。⑤生:我学会了......六、推荐阅读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真不少啊,《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像杨氏之子一样的人物,课下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我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自己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感受语言的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古文的“言 简义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