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综合检测题(有答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综合检测题(有答案)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01 21:3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综合检测题(后附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 g有效载荷都必须多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 __、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航天员升空后,他的质量__ 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若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 __;若测量前调平衡时游码忘记归零,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 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消防员叔叔到学校给同学们进行科普,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空锥形瓶的瓶口用橡皮膜封闭,把它放在开水中,观察到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上凸起,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密度_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的。由此可知,发生火灾时,人应尽量__ __(选填“贴近地面爬行”或“直立逃离”)。
eq \o(\s\up7(),\s\do5(第3题图))     eq \o(\s\up7(),\s\do5(第4题图))     eq \o(\s\up7(),\s\do5(第5题图))
4.如图所示,一个平口的带刻度的量杯,最大刻度是V1,为了知道量杯最大刻度以上部分的容量,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他向杯中注水至刻度V2处,然后用玻璃片盖住杯口,将量杯倒置,此时水面处刻度变为V3,则量杯最大刻度以上部分的容量为__ __。(用字母表示)
5.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__ _(选填“最大”或“最小”),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__ _(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6.古时候的大力士可以举起千斤鼎,古代千斤鼎的质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67 kg,如果该鼎是由铜制作的,已知铜的密度为8.9 g/cm3,则制作这样的鼎需要 m3的铜。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 kg/m3,约为空气密度的八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如果用这种材料制成同样大小的千斤鼎道具,则该道具的质量为__ __g。
7.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小娟利用天平测出了一个铜工艺品的质量为165 g,用量筒和水测出此工艺品的体积为55 cm3,求出此工艺品的密度为__ __g/c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此工艺品__ 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铜制的,理由是_ __。
8.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 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 __kg/m3。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0.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趣味,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少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不断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刻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11.下列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测量
B.若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沾了油污,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若俯视,其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D.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12.现有许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测出每个零件的质量,但手头只有一个100 g砝码。当左盘放400个零件,右盘放这个砝码,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盘上放15个零件,天平恰能平衡。这时可求得每个零件的质量约为( )
A.0.28 g B.0.26 g C.0.24 g D.0.25 g
13.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14.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为10 dm3,装有密度为2.5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 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15.如图所示的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它的孔隙度为( )
A.1% B.10%
C.90% D.99%
16.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0.5 kg的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冰=0.9×103 kg/m3, ρ酒精=0.8×103 kg/m3)( )
A.5 kg B.0.5 kg C.4 kg D.0.4 kg
17.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
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3∶5
C.甲金属球是空心的
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
18.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V乙,则m甲∶m乙=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9.(6分)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 g、178 g、356 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每次都用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g/cm3)
铜块1 89 10
铜块2 178 20
铜块3 356 70
(1)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__ _(填数据的数值和它的单位)。
(2)小亮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请你帮小亮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_ __。
(3)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__。
20.(6分)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__ __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__ __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 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1.(8分)如图所示,方一鸣同学利用天平、烧杯、量筒、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称出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为95 g,将烧杯中一部分蜂蜜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蜂蜜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方一鸣同学的测量填写下表:
烧杯和蜂蜜的
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蜂蜜的
总质量m′/g 量筒中蜂蜜的
体积V/mL 蜂蜜的密度
ρ/(g/cm3)
95 __ __ __ __ __ __
(3)方一鸣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尝试不使用砝码测量出蜂蜜的密度,于是方一鸣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支胶头滴管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1的蜂蜜,将其全部倒入烧杯,再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2的水;
③将有蜂蜜的烧杯及另一空烧杯放置于天平左、右托盘中,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空烧杯,在衡时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中的水逐滴滴入烧杯,使天平平衡。然后将滴管中剩余的水__ __,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3;
④则蜂蜜的密度表达式ρ=__ 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四、综合应用题(共18分)
22.(8分) 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单车,在保留经典外型设计的同时,更换车身材料,使得单车整体轻量化。一辆单车的总质量为27.6 kg,其所使用的钢材的质量为23.7 kg,其中橡胶和钢材各占单车总体积的一半。(ρ钢=7.9×103 kg/m3)求:
(1)这辆单车所用钢材的体积。
(2)单车所使用橡胶的密度。
(3)若将单车钢材更换成密度为2.8×103 kg/m3的铝合金材料,则单车的质量是多少?
23.(10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 cm3、质量m0=0.5 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3 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石块密度ρ石=2.6×103 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
(4)若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则当乌鸦最终把瓶子填满时,实际的总质量比理论上第(3)问计算出的m总__ 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第五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1.__小__、__不变__
2.__偏大__;__偏大__。
3.__变小__,__贴近地面爬行__
4.__V2+V3-V1__。
5.__最大__,__安全__
6.__0.03__,__4.8__g。
7.__3__g/cm3。__可能是__,理由是__此工艺品可能是空心的__。
8.__50__g;__0.8×103__kg/m3。
9.( D )
10.( D )
11.( D )
12.( B )
13.( C )
14.( B )
15.( C )
16.( C )
17.( D )
18( D )
(1)是__70_cm3__(填数据的数值和它的单位)。
(2)__没有减去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30_cm3__。
(3)__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__。
20.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__162__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__1.08×103__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偏大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1.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
烧杯和蜂蜜的
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蜂蜜的
总质量m′/g 量筒中蜂蜜的
体积V/mL 蜂蜜的密度
ρ/(g/cm3)
95 __68.2__ __20__ __1.34__
(3)方一鸣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尝试不使用砝码测量出蜂蜜的密度,于是方一鸣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支胶头滴管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1的蜂蜜,将其全部倒入烧杯,再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2的水;
③将有蜂蜜的烧杯及另一空烧杯放置于天平左、右托盘中,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空烧杯,在衡时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中的水逐滴滴入烧杯,使天平平衡。然后将滴管中剩余的水__排入量筒__,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3;
④则蜂蜜的密度表达式ρ=__ρ水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2.
解:(1)由ρ=可得,单车所用钢材的体积V钢===3×10-3 m3
(2)单车所使用橡胶的质量m橡=m总-m钢=27.6 kg-23.7 kg=3.9 kg,依题可知,单车所使用橡胶的体积V橡=V钢=3×10-3 m3,则橡胶的密度ρ橡胶===1.3×103 kg/m3
(3)若将单车钢材更换成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的体积V合金=V钢=3×10-3 m3,铝合金的质量m合金=ρ合金V合金=2.8×103 kg/m3×3×10-3 m3=8.4 kg,此时单车的质量m=m合金+m橡=8.4 kg+3.9 kg=12.3 kg
23.(10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 cm3、质量m0=0.5 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3 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石块密度ρ石=2.6×103 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
(4)若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则当乌鸦最终把瓶子填满时,实际的总质量比理论上第(3)问计算出的m总__偏大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1)由ρ=得,瓶内水的体积V1===3×10-4 m3=300 cm3
(2)由题意可知,石块的总体积V2=V0-V1=500 cm3-300 cm3=200 cm3
(3)由ρ=得,石块的质量m石=ρ石V2=2.6 g/cm3×200 cm3=520 g=0.52 kg,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m0+m1+m石=0.5 kg+0.3 kg+0.52 kg=1.32 kg=1320 g
(4)由于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要把瓶子填满需要更多的小石块,则实际的总质量比理论上第(3)问算出的m总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