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囊萤夜读
凿壁借光
闻鸡起舞
铁杵成针
草船借箭
精忠报国
读成语 识人物
囊萤夜读
凿壁借光
闻鸡起舞
铁杵成针
草船借箭
精忠报国
读成语 识人物
俊杰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杰
道边苦李
能便于两辆马车并列同行的道路,称之道。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借助注释
联系生活
结合插图
方法指导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不取道旁李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多子折枝
( )诸儿
看 ( ) 戎
( ) 人
多子折枝
请同学们默读小古文“经过”部分,圈出表现人物动作的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不取道旁李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必苦李。”
取之,信然。
见微知著
洞幽察微
行成于思
西晋时期名士、官员。与嵇康、阮籍、阮成、山涛、向秀、刘伶,并称为“竹林七贤”,王戎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晋书·王戎列传》
颖悟绝人
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世说新语·容止》
与众不同
颖悟:理解力强,聪慧过人。
秀彻:清秀明达。
烂烂:光亮。
岩:高峻山崖。
见微知著
洞幽察微
行成于思
颖悟绝人
与众不同
吾辈幸味苦,得似道旁李。
---(明)刘基
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
---(宋)范成大
国学经典日日诵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不取道旁李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俊杰
课后实践
1、抓住关键字了解故事情节,运用提问题的学习策略,阅读《世说新语》里感兴趣的历史名人故事。
2、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预习26课《西门豹治邺》,了解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