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小古文,做到熟能成诵。
2. 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结合课下注释运用提问题的学习策略,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3.理解“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感知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结合课下注释运用提问题的学习策略,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2. 理解“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感知人物特点。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铺垫作
教学过程:
一、成语切入,承接预习,声律古文。
1.读成语,辨人物,导新课。师:万石粮,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同学们,我们平时就注重于积累成语,请你看一下这些成语,哪个是你曾经积累过的,这个成语讲了哪个历史名人故事?师:日积月累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成语记载着这些历史名人因为才能出众,我们称之为---俊杰。“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你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成语“道旁苦李”。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又讲了哪个名人的故事吗?嗯,你们可真棒呀,看来同学们预习工作做的很好。
2.承预习,分层次,读古文。
1)一层:读正确、流利。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结合课前预习,自由朗读小古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注意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读完以标准的坐姿告诉老师。
(生自由读后检查 2-3个同学)2)二层:读韵味。
预设 1(生读准字音没有韵味)
师:同学们已经能读准字音,能将小古文读正确读流利,小古文还要韵味才好,听老师来范读一下!
善于倾听留意老师朗读的速度和断字断句的位置,在课本中标记出来。然后仿照老师刚才读的自己练读一下。
预设 2(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师:嗯,谁来结合咱们以前朗读小古文的要求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
(引导学生从语速,和断字断句评价后,让其余同学仿照这位同学的练读。)
师:朗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表达文言文的韵味的最好方式,让我们一起来声律古文。(齐读)
二、抓住关键,发散思维,讲讲古文。
1、将故事讲完整那这篇小古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我们共同去探索一下。咱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小古文,知道呀,借助课下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是很好的了解小古文意思的方法。请你运用这些方法说一说这篇小古文什么意思?
2、将故事讲生动
师:故事很完整了,我们还可以让它边生动有趣。看老师出示的小古文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
嗯,你们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是按照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发划分的。
(生说)如果起因部分只用一个关键字词来概括你想用哪个?
(生回答:游)
你看即便是简练的小古文我们也可以提取关键字词帮助我们理解。这是一篇小古文,如何让它更丰满呢?咱们在策略单元当中曾经说学过运用提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课文,(围绕“游”提问题)
师:王戎和小伙伴们在游玩时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多子折枝。(理解多子折枝)他们会做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默读小古文“经过”部分,圈出表现人物动作的字词,了解故事情节。
师:在一个故事中经过部分是最精彩详细的,抓住动词来提一下问题?
(生自由提问题帮助自己理解,只要不偏离文章理解提的问题都可以,交流到戎回答时相机出示理解“甜李-人竞取之-树无李多子折枝-无人取之-苦李)
师:王戎说的对不对呢?从哪知道的?(理解最后一句话“取之,信然。” )
师:看,经过我们的努力一个完整生动故事就有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刚才交流和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话同桌之间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三、拓展练习,感知人物,情诵古文。
1.古今结合拓展文段感知人物特点。
师:这两个故事让你认识什么样的王戎?老师想用这样的成语赞美他,(生读)。世人都认为正因为王戎有这样的优秀品质和敏锐的眼光才料事于先,让他在政治乱局中祸不及身,也有人认为他热衷名利,立朝中无所匡谏。但他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对后世文人雅士都有所启发,明代刘基曾由此写到,宋朝范成大借此自谦过,你看一个故事影响深远,相信你们通过本节课学习也一定有所感悟,带着这种感悟齐读。
2、层次引领,背诵古文、课堂总结
(1)条幅诵读,板书、只出标题无题目式诵读。师:孩子们,你们真棒已经能将课文熟能成诵了,本节课我们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学习了道旁苦李这个故事。
(2)拓展阅读《世说新语》
四、课后实践:
1、抓住关键字了解故事情节,运用提问题的学习策略,阅读《世说新语》里感兴趣的历史名人故事。
2、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预习 26课《西门豹治邺》,了解故事情节。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