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30分)
1、听写(4分)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B、九州生气恃风雷(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C、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履行) D、题临安邸(旅店)
3、把词语补充完整,完成练习。(14分)
①国( )民( ) ②兵( )马( ) ③ ( )( )涂炭
④哀鸿( )( ) ⑤( )衣( )食 ⑥ 流离( )( )
⑦安( )乐( ) ⑧( )( )拾遗 ⑨内( )外( )
(1)以上词语中,表示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词语有(填序号): ,我还能写出类似的词语: 、 、 。
(2)选词填空。(填序号)(1分)
人民 ,祖国欣欣向荣,社会和谐发展。我们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
A、金碧辉煌 热闹街市 玲珑剔透 田园风光
B、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田园风光 热闹街市
C、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热闹街市 田园风光
D、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热闹街市 田园风光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诡计多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B、臭名远扬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C、他日复一日呕心沥血地从事着音乐创作。
D、将士们的喊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6、体会顿号的用法。(6分)
①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5分)
(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口红的白的口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桃树□杏树口梨树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下面顿号使用的对吗?对的打“ ”,错的打“x”。(1分)
(1)他已经出门三、五天了。( )
(2)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都的侯鸟。( )
二、课内精读。(24分)
(一)课文传真:联系所学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16分)
1、 ,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
2、《圆明的段灭》第二至四自然段从 、 、
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爱国是亘古不变的情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
”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殷切期望;“
, ”让我们体会到了龚自珍期待着一批杰出人物的涌现。联系自身,我不禁想起了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美好期望:“美哉, ,
!壮哉, , !”
(二)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8分)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圆明园的园林建筑分为哪三类?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1分)
2、对画“ ”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A、这句话写的是圆明园内游览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B、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中景物的特点。
C、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景物让人置身其中容易产生幻想的特点。
3、会读书的人能够把长长的一段话读成短短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我可以把这段文字读成——(2.5分)
(1)一句话:
(2)四字词语: (3)两个字词语:
(4)一个字: (5)一个标点符号:
4、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分)
三、课外阅读。(16分)
思念故乡的春天
城市的春天含含糊糊的总不出现,让人思念故乡的春天。故乡的春天在我眼睛里,在我不再年轻的心坎上,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在被某种情感触到心灵深处时,你会忍不住翻开这些经典的记忆。
童年的故乡,春天在我心里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最是梨花桃花盛开的日子,漫山遍野的梨花,远远看去就是一个洁白的世界。高大的梨树被春风一吹拂,洁白的梨花在故乡满天风扬,铺在松松软软的春泥上。粉红的桃花伸展开它婀娜多姿的身子,蜜蜂时时飞舞。桐树花在幽静的山沟里悄然开放,清雅的花朵在山间独领风骚。花的世界里有我小小的身影。那时,我在高高的山岗上哼着老师教的歌曲,眼里迷离着美丽的家乡。最后一场春雨过后,我期待着他们在夏天长出青青的果子,在梦里品尝着它们的果香。
思念故乡的春天,思念故乡的童年!
故乡的春天是父辈们的春天,是孩子们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季节,父辈们穿行在油菜花铺成的田地里开始播种。孩子们挎着书包放学回家奔跑在崎岖的山道上。饭盒在书包里乒乓作响。夕阳像一位温柔的女子笑盈盈在田间洋溢着诗情画意。细碎的脚步跟着我们的身子不想离去。田间的火粪堆里钻出缕缕青烟,香味不绝,是树木的香味,是草木的体味。大把大把的茅草里有了幼苗,螺蛳壳在上面安家了。
田野里泛着春的气息,春树偷偷地张开了它的小手,就像孩子的身体一样,一个春天过后,它的身高窜出了一大截。田埂上,鱼腥草疯长,肥硕的根茎藏在肥沃的土地里。竹林里的竹笋仿佛一夜之间,火箭一样的身子站在了铺满竹树叶的地上。沁人心脾的空气在鼻子间亲吻。
美丽的春天带着厚重的礼物踏遍山岗。
故乡的古井是一位温情的母亲,哺育着一代一代的人在这里生长。童年的古井享有“井须泉”之称。春天姑娘们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衣,露出的胳膊白白嫩嫩,她们永远有洗不完的衣裳。笑声永远是甜蜜蜜,醉了月亮,迷了太阳。路过这里的年轻人会停下来掬一捧水,偷偷瞄一眼谁家的姑娘模样最美,心底最贤惠善良。还没走出几步,姑娘们的笑声就羞红了他们的脸膛,脚步在山路上咚咚直响。青春闪着阳光,幸福像花儿一样。在金黄的油菜花地,在绿油油的麦浪里,肥嫩的菊苣草疯狂的挤在麦子和油菜花之间。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再看看手上指头也变得绿绿。我和儿时的伙伴一起钻进油菜地,弯着腰,寻找地里剩下的萝卜,要是我们晃出脑袋,头上一定沾满了金灿灿的菜花,伙伴们相互摘掉头上的菜花,心中却喜悦无比。那一个稚气的我还有一个稚气的你如今都各奔东西。麦地永远是我们捉迷藏的天地,有时想都不想,赖在麦苗上睡一觉,翘着二郎腿,望着蓝蓝的天,闻闻麦子的清香,摸摸地里的螺蛳壳。美美的爬起一看麦子苗都被残害扑在地。总是忘了要挨批,看看“战国”吓得赶紧偷偷溜回家去。
故乡的春天别来无恙?儿时的伙伴都已去了四面八方,只有我还在这里孤独地回忆。几度山花开,几度夕阳落。几度冬去春又来。故乡的老一辈都不在,那一个个笑盈盈的而孔只能放在了心里。现在回家自然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一辈都不知我从何处而回,又到何处去?
我想最能表达我的心的还是这首程琳的《故乡情》。曾经的少男少女都已不再年轻,对故乡的爱和对故乡的情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不会抛弃。永远不会抛弃!
1、第一段为什么用“厚厚的书”来比喻故乡的春天?( )(2分)
A、因为故乡的春天总是模模糊糊 B、因为故乡的春天总是那么好看
C、因为故乡的春天永远值得珍藏 D、因为故乡的春天显得特别厚重
2、“春天在我心里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对“画卷”内容的概括哪个不确切?( )(2分)
A、高大的梨树和洁白的梨花 B、粉红的婀娜多姿的桃花
C、悄悄开放的梧桐花和小动物 D、青青的果子和梦中的果香
3、“故乡的春天,是孩子们的春天”的具体表现,哪个概括不适合?( )(2分)
A、姹紫嫣红的春天陪伴着孩子们上下学 B、可以在油菜地里采掘菊苣草
C、可以在油菜地里尽情嬉戏随意玩闹 D、残害麦苗的举动总是让人挨批
4、作者写故乡的古井想表达什么心思?( )(2分)
A、歌颂古井的无私奉献和使人陶醉 B、叙述古井旁边人来人往
C、描述古井的水清凉而沁人心脾 D、描绘古井像姑娘一样害羞
5、“思念故乡的春天,思念故乡的童年!”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分)
A、总结上文内容B、提挈下文内容 C、承上启下过渡 D、直接议论春景
6、文章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怀?( )(2分)
A、见不到儿时的玩伴而感到惋惜 B、为自己对家乡的陌生而伤感
C、为时光流逝世事沧桑而感慨 D、为家乡人不怀家乡情而伤心
7、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抒写故乡的春天?(2分)
8、文章结尾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习作练习。(30分)
家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看吧。请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