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分层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是纯净物,则①是混合物
B.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氧化物
C.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氧化物
D.若②是纯净物,则③可以是单质
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应先装药品再固定仪器
B.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时,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D.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
3、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采购了一批含 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A. B.
C. D.
4、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的辅料主要有NaH2PO4、Na2HPO4、NaCl、Al(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B.Na2HPO4属于氧化物
C.Al(O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NaCl由分子构成
5、下列选项是某中学学生总结的化学笔记,其中总结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所含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在做红磷燃烧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从广口瓶中取出红磷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制取氧气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7、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 )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B.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C.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8、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①②④属于原子,③属于阴离子
C.②③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9、对下列物质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10、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实验材料及处理 产生气泡快慢
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最慢
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氯化铁溶液,常温 较快
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最快
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较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溶液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B.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会受温度影响
C.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在任何条件下催化效果都最佳
D.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不一定只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减少氧气的消耗 B.提高煤的利用率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O B.负一价的氯元素:Cl-1
C.铁离子:Fe3+ D.两个氧分子:2O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1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16、下列化学符号与表示的意义相对应的是( )
A.—硝酸根离子 B.2Mg—两个镁元素
C.H2SO4—硫酸中含4个氧原子 D.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二、填空题。
1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___________ ;
(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
(4)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氧气(O2)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
1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重要方向之一。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工业上利用丁途径大量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用文字表示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 。
(4)某同学在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实验室没有找到催化剂二氧化锰,于是用高锰酸钾替代也能加快氯酸钾制取氧气,于是同学认为高锰酸钾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是 。
19、(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20、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5个氢气分子: ;
(2)2Fe3+: ;
(3)铜: ;
(4)硫酸根: ;
(5)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6)NH4NO3: 。
2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淡黄色粉末状的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2)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3)一种黑色固体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4)运动场上发令枪产生白烟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放热。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
(3)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分层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是纯净物,则①是混合物
B.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氧化物
C.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氧化物
D.若②是纯净物,则③可以是单质
【答案】C
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应先装药品再固定仪器
B.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时,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D.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
【答案】C
3、湛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采购了一批含 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A. B.
C. D.
【答案】B
4、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的辅料主要有NaH2PO4、Na2HPO4、NaCl、Al(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2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B.Na2HPO4属于氧化物
C.Al(O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NaCl由分子构成
【答案】C
5、下列选项是某中学学生总结的化学笔记,其中总结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所含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答案】C
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在做红磷燃烧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从广口瓶中取出红磷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制取氧气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答案】A
7、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 )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B.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C.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答案】B
8、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①②④属于原子,③属于阴离子
C.②③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答案】B
9、对下列物质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答案】B
10、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实验材料及处理 产生气泡快慢
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最慢
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氯化铁溶液,常温 较快
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最快
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较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溶液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B.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会受温度影响
C.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在任何条件下催化效果都最佳
D.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不一定只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C
1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减少氧气的消耗 B.提高煤的利用率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答案】B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O B.负一价的氯元素:Cl-1
C.铁离子:Fe3+ D.两个氧分子:2O
【答案】C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C
1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答案】B
16、下列化学符号与表示的意义相对应的是( )
A.—硝酸根离子 B.2Mg—两个镁元素
C.H2SO4—硫酸中含4个氧原子 D.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___________ ;
(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
(4)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氧气(O2)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硫+氧气二氧化硫
(3)镁+氧气氧化镁
(4)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5)碳+氧气二氧化碳
1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重要方向之一。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工业上利用丁途径大量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用文字表示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 。
(4)某同学在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实验室没有找到催化剂二氧化锰,于是用高锰酸钾替代也能加快氯酸钾制取氧气,于是同学认为高锰酸钾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是 。
【答案】(1)甲; (2)物理;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不同意;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9、(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答案】合理 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AB
20、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5个氢气分子: ;
(2)2Fe3+: ;
(3)铜: ;
(4)硫酸根: ;
(5)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6)NH4NO3: 。
【答案】; 5H2; 2个铁离子; Cu; SO42-; ; 硝酸铵
2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淡黄色粉末状的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2)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3)一种黑色固体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4)运动场上发令枪产生白烟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
【答案】(1)硫+氧气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2)碳+氧气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4)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三、实验题。
22、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放热。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
(3)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发出白光 (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氧气浓度
四、综合应用题。
2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答案】(1)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燃烧 作燃料
(2)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 (3)用湿抹布扑灭 (4)C
(5)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 气态 沸点
沸点低于燃烧温度时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