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蜻蜓飞飞 教案 人教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蜻蜓飞飞 教案 人教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0-04 16: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蜻蜓飞飞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本课以观察生活入手,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通过图片、录像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回忆对蜻蜓的了解与认识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表现蜻蜓,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与回忆使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
难点:拓展学生对蜻蜓的了解与认识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创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蜻蜓实物、水彩、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
学生:绘画纸、绘画笔、橡皮泥等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阶段:教师展示蜻蜓实物,提出问题:“你们见过这种小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蜻蜓)教师板书课题《蜻蜓飞飞》
2.探索阶段:教师出示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捉蜻蜓的经历,观察蜻蜓的外形特征,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喜欢蜻蜓吗?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蜻蜓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讨论阶段:教师播放有关蜻蜓的图片与录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3.分析:“你们看,蜻蜓有哪些部位?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蜻蜓有哪些特点?它们在干什么?”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为下面的美术创作提供素材
4.表现阶段:教师演示水彩画的表现方法:“今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蜻蜓”通过示范启发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通过提示观察小组讨论、演示,学生完成作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你为什么画成这样?”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强调学生画得特点及不足之处
5.拓展阶段:教师播放有关蜻蜓的录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吗?除了蜻蜓之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通过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了解保护益虫的意义教师出示许多漂亮的昆虫图片启发学生进行制作展示“美丽昆虫”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你选择哪种材料进行制作?你可以运用什么方法?”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总结阶段:教师总结本课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蜻蜓飞飞》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蜻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我们应该保护蜻蜓,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最后进行总结与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
1.绘画作品——以“蜻蜓飞飞”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要求:体现蜻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你对蜻蜓的情感。
2.手工制作——以“蜻蜓飞飞”为主题,制作一个手工制品。要求:体现蜻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欢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七、板书设计
主标题:《蜻蜓飞飞》
副标题:(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整)
引入阶段:
实物展示:展示蜻蜓实体,引发学生兴趣。
问题引导: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这种小动物,以及它的名字。
探索阶段:
图片观察:展示蜻蜓的各种形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情感激发: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表达对蜻蜓的喜爱之情。
讨论阶段:
影像观看:播放有关蜻蜓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问题引导:询问学生关于蜻蜓外形、生活习性的观察结果,以及他们的创作想法。
表现阶段:
教师演示:展示绘画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学生实践: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拓展阶段:
影像观看:播放其他昆虫的影像资料,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小组讨论: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总结阶段:
内容回顾: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重点。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