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2 12: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学科试题
考试用时: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利用新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压缩天然气动力汽车 ③核能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已知反应:
①时,
②稀溶液中,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
B.①的反应热为
C.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D.稀醋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水,放出热量
4.已知:(1)
(2)
(3)(、均大于0)若要使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 )
A. B. C. D.
5.利用与制备合成气,可能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合成气的反应为
B.若,则决定速率的步骤为
C.使用催化剂,和的平衡产率不变
D.增加吸附性活性炭的表面积,可提高的产率
6.反应速率为,反应速率为,(、均大于0)对上述反应,温度升高时,和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7.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慢反应)
②(快反应)
两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均为速率常数):
①;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②
B.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C.的平衡常数
D.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增大,减小
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9.把气体和气体混合于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末已生成,若测知以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值是( )
A.1 B.2 C.3 D.4
1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的浓度为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11.下列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缩小体积或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都增大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2.氨气与氧气在一定压强和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可发生不同反应:
反应ⅰ: 产率
反应ⅱ: 产率
反应ⅰ与反应ⅱ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氨催化氧化生成时,温度应控制在
②提高物料比的值,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
③对反应加压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④高于时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与高温下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有关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可逆反应,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图1 图2
A. B.
C. D.
14.溶液中存在平衡:.现在用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被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酸性溶液氧化性弱
D.若向④中加入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绿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C.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其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700 800 830 1000 1200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定不变 ②一定减小 ③可能增大 ④增大、减小、不变皆有可能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3)将不同量的和分别通入到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 衡量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A 650 2 4 1.6 2.4 5
B 900 1 2 0.4 1.6 3
C 900
①实验A中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知,的转化率实验A_________实验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17.(12分)向体积为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1)经后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乙:;丙:;丁:.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_________(填“左”“右”或“不”,下同)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_________.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与(1)的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达平衡时各物质百分含量与(1)平衡时相等,则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达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与(1)平衡时相等,则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的取值范围应为_________.
18.(12分)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1)图1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1
①该反应的焓变_________(填“>”“<”或“=”)0.
②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填“>”、“<”或“=”).在温度下,往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经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图2 图3
(2)在容积为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和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3是上述三种温度下和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均为)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在点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19.(19分)Ⅰ、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下图是和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键能 435 943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的键能:_________.
Ⅱ、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重整是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
b)
c)
d)
e)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__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增大与的浓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移去部分,反应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加入反应的催化剂,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3)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历程分_________步进行,其中,第_________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最大.
图1
(4)设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除以.反应a、c、e的随(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①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②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③在图2中点对应温度下、原料组成为、初始总压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分压为.计算的平衡转化率等于_________
(5)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学科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5分)
1.D 2.A 3.A 4.B 5.C 6.A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 ③
(2)bc
(3)① ②大于;放
17.(1)0.03 (2)丁>乙>甲>丙 (3)不 (4)D (5) (6)
18.(1)①< ②>
(2)
19.(19分)
Ⅰ.(1)
(2)390
Ⅱ.(1)
(2)AD
(3)4 4
(4)①ac ② (100用也可以) ③6890
(5)用于人工降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