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8 10: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执教人:万宝奎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背景
(1)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__________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
①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___________的政变。
②秦国:经过____________后,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天下共主卿大夫夺位商鞅变法2.过程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
3.结果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___________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割据混战阅读教材第6页“秦朝疆域图”,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效信息?
【提示】 (1)秦朝疆域面积辽阔,北起辽东,南至象郡,西起临洮,东到大海。
(2)秦朝在全国许多地方设郡,说明已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
(3)秦在北方修筑长城,有效地保卫了中原地区,防止匈奴的南下侵扰。1.基本特征
权力的___________。
2.皇帝制度
(1)创制:秦王_______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创制了皇帝制度。
(2)特点: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实行“________”的皇位继承制。高度集中嬴政家天下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 政务监察百官军务(2)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各种事务。
(3)作用: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皇家1.郡县制度
(1)推行:秦灭六国后,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
(2)内容
①郡设________、郡丞和郡尉。
②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县长)、_____和县尉。
③县以下有__________等基层机构。
(3)作用: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 郡守县丞乡、里2.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法律秦法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___________政治体制的工具。中央集权4.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王朝制度的基础。
(3)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贵族分封制大一统阅读教材第8页“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 (1)秦朝的官僚体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
(2)秦的官僚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的体制。 【判断回扣】
1.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下,太尉实际掌握了军权。( )
【提示】 三公中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但秦朝并没有设置太尉的具体人选,也就是形同虚设,军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2.郡县制出现于秦朝。( )
【提示】 郡县制开始出现于春秋后期,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秦后各代,一直沿用,只是形式上有一定的变化。××3.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
【提示】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4.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
【提示】 秦朝建立后,以法家思想治国,统治残暴,从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亡国的原因不是实行郡县制,而是秦的暴政。××1.史料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问题:史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什么特征?并说明其本质。
【提示】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 史料
问题:上述史料说明,秦朝三公九卿体制的运作有何特点?【提示】 分工明确,彼此制约,行政效率高;丞相位高权重;形成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秦朝建立起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是(  )A.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设立
C.少府、治粟内史等九卿的设立
D.地方分为郡、县、乡三级
【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显著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因此选A项。
【答案】 A1.史料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柳宗元《封建论》
问题:上述史料说明秦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它有何特点?【提示】 实行郡县制度。特点:这一行政建制按照地域而非血缘关系划分;郡县长官并非封侯,他们对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2.史料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
问题:上述史料说明郡县长官和皇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 郡县由中央垂直管理,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2013·上海高考·改编)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禅让制度、封邦建国
C. 禅让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故应选D项。
【答案】 D【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1.史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2.史料二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2.影响
(1)积极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发展、完善、加强和强化的过程。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调集人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保障经济和文化发展
B.权力高度集中,终将导致统治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C.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阻碍作用
D.阻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 权力集中与暴政没有必然联系、中央集权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选择A项。
【答案】 A
【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1.(2012·海南高考)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三皇”和“五帝”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可见其首要目的是突出个人功业,故选C项。【答案】 C
2.(2014·山西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是指(  )
A.分封时代     B.世袭时代
C.帝国时代 D.王权时代
【解析】 秦始皇统一中国,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结束了之前的分封时代,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帝国时代。B项开创于夏朝,D项也是分封的产物。
【答案】 C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C.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 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的实施,表明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规定御史大夫负责监察部门,故A、B、D三项说法正确。“秦律”根本上是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基础,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法治国家”一说完全错误,本题选C项。
【答案】 C
一、选择题
1.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统一中原
【解析】 从材料“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答案】 B2.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结合所学可知选D项,A、C两项西周已实行,B项创立于隋朝。
【答案】 D3.(2013·重庆会考)《集解》引苏林曰:“秦时无刺史,以御史监郡。”秦始皇三十六年,在华阴平舒道有人对使者奉璧并诅咒“今年祖龙死”,于是始皇大怒,“使御史观望”。材料中秦御史的主要职责是(  )
A.负责监察工作 B.行使行政大权
C.尽管司法刑狱 D.组织史书编手撰【解析】 材料中“使御史观望”是解答的关键。“观望”就是观察和检察的意思。这充分说明本题应该选择A项目。从知识的角度看,秦朝的御史大夫属于三公之列,其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答案】 A4.“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雄图……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
【解析】 由题干中“郡邑”、“废侯卫”可知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B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判断这一制度为分封制,再回答分封制的特点。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以郡县制破解这一困局。【答案】 (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