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业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业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2 12: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业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2、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美丽中国”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C.加大燃煤发电,亮化城市夜景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的燃烧越剧烈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作保存瓜果粮食的保护气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5、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湿润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输出的氧气可作为燃料,用于切割金属
D.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缸中的鱼供氧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7、某无毒气体密度远比空气小,而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8、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不易放出氧气的是( )
A. 纯净的氯酸钾 B.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纯净的二氧化锰 D. 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
9、在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10、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
12、氧气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氧气可以作燃料
B.氧气在通常情况下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的动植物靠溶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D.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也是无色的
1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 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
C.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Fe2O3)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15、某化学兴趣小组课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且不生成其他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于是课后小组将红磷改成木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装置为实验装置图,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并做好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熄灭后可以立刻打开弹簧夹
B.燃烧匙中的木炭可以换成硫粉
C.该实验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D.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最后结果大于1/5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放出热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填空题。
17、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_________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中的_________ 。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 ________ 。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空气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 _______ 色的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_________ 。
(4)初中阶段,我们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_________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19、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气体A可以供给呼吸,B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D都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名称:__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澄清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少量的__________;盛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中的________。
三、实验题。
22、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1)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
(2)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23、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黑色的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
(2)若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黑色粉末,说明黑色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再将该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黑色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和实验对比的目的是 。
四、计算类题。
24、小江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 L氧气。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空气__________L,在标准状况下,所需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业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答案】C 
2、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3、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美丽中国”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C.加大燃煤发电,亮化城市夜景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答案】B
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的燃烧越剧烈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作保存瓜果粮食的保护气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5、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湿润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输出的氧气可作为燃料,用于切割金属
D.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缸中的鱼供氧
【答案】C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A 
7、某无毒气体密度远比空气小,而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答案】C 
8、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不易放出氧气的是( )
A. 纯净的氯酸钾 B.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纯净的二氧化锰 D. 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
【答案】C
9、在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答案】D 
10、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答案】C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
【答案】A
12、氧气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氧气可以作燃料
B.氧气在通常情况下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的动植物靠溶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D.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也是无色的
【答案】C 
1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 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
C.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
【答案】C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Fe2O3)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答案】A 
15、某化学兴趣小组课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且不生成其他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于是课后小组将红磷改成木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装置为实验装置图,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并做好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熄灭后可以立刻打开弹簧夹
B.燃烧匙中的木炭可以换成硫粉
C.该实验可说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D.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最后结果大于1/5
【答案】B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放出热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二、填空题。
17、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_________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中的_________ 。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 ________ 。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空气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 _______ 色的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_________ 。
(4)初中阶段,我们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_________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氮气; 21% 。
(2)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等。
(3)红;  汞+氧气氧化汞 。
(4)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冷却至室温 ;
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答案】 (1)①都是化合反应 ②都与氧气反应 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 ⑤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⑥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
(2)液态
(3)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以上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可)
19、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答案】(1)铁架台
(2)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4)将试管倾斜,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
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气体A可以供给呼吸,B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D都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名称:__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四氧化三铁 碳 (2)化合反应
(3)硫+氧气二氧化硫  (4)光合作用
21、澄清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少量的__________;盛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中的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三、实验题。
22、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1)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
(2)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答案】【得出结论】20.94%
【思考讨论】(1)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2)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会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
23、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黑色的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
(2)若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黑色粉末,说明黑色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再将该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黑色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和实验对比的目的是 。
【答案】(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2)小 (3)质量 (4)化学性质
四、计算类题。
24、小江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 L氧气。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空气__________L,在标准状况下,所需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40 51.7
【解析】8 L÷=40 L,40 L×1.293 g/L=51.72 g≈51.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