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18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18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5 13: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秦始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统一业绩,认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军事层面的统一 奠定疆域与民族基础
秦灭六国形势图
《吕氏春秋》书影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韩-赵-魏-楚-燕-齐
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
—樊树志《国史概要》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条件
③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④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清明
⑤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盛
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远交近攻,实现国家统一
⑦华夏认同加强,为统一创造条件
主观条件
军事层面的统一 奠定疆域与民族基础
秦灭六国动线图
秦朝疆域图
北击匈奴
BC215 蒙恬
夺回河套地区
设九原郡
直道长城
征服南越
BC220 岭南 灵渠
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西南夷 五尺道
统一多民族国家
军事层面的统一 奠定疆域与民族基础
秦始皇巡游路线图
峄山刻石
【皇帝立国, 维初在昔, 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 威动四极, 武义直方。
乃今皇帝, 壹家天下, 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 黔首康定, 利泽长久。】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帝国政治架构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
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
皇帝
专制主义
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是管理方式
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主要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是决策方式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帝国政治架构
皇帝制度-国家最高权力中心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印称“玺”。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帝国政治架构
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百官之首、全国政务
军权
监察
特点:
(1)三公为主要辅佐大臣;三权分权独立、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2)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
(3)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家天下特点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帝国政治架构
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李斯
海内一统,
皆为郡县
王绾
请立诸子,
再行分封
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特点:
(1)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
(2)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制度层面的统一 确立帝国政治架构
秦的政治架构
周的分封制
结合所学,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官员产生方式
性质
与中央关系
世袭产生
(世卿世禄制)
皇帝任免,不能世袭
贵族政治(血缘)
官僚政治(选拔)
中央间接管理地方,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中央垂直(直接)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及评价
1.主要特点
(1)皇帝控制全国。
(2)中央控制地方。
(3)人治色彩浓厚。
(4)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评价)
(1)积极:
①疆域上,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
②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抵御外来侵略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专制王朝所沿用(“百代都行秦政法”)。
③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規模的生产和建设活动,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
④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
⑤民族上,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消极:
①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
②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③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推动共同文化发展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编户籍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部分)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男女礼顺
慎尊职事
昭隔内外
靡不清净
施于后嗣】
整顿风俗
使百姓生活更加规范,
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有共同心理的共同体
秦统一的意义
在此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
——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
①结束分裂,天下归一,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秦的覆灭 暴政危机
大兴土木,赋役繁重
修阿房宫
修骊山陵
修秦长城
修驰道、直道
徭役繁重,赋税沉重
严刑峻法
【法家“轻罪重罚”,刑法残酷】
焚书坑儒
【收太半之赋】
禁止私学
【以吏为师,钳制和统一全国思想】
天下反秦 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号为“张楚”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图
1、陈胜、吴广起义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陈涉世家》
为什么号为“张楚”?
一方面,陈胜、吴广皆为楚国人,手下的兵士也大多为楚人,故此举有利于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
另一方面,楚国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说明楚的反秦意识最为强烈,能够更好的号召反秦势力。
天下反秦 亡秦必楚
楚汉战争示意图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依赖武力,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秦究竟亡于什么?亡于政还是亡于制,是制度之失还是运行之错?
秦人统一其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国史大纲》
1、《秦汉与罗马》一文认为,“基层政权出天下”是秦汉能建成世界最早现代国家的原因。下列关于“秦汉基层政权”说法正确的是(  )
A.起源于秦朝并被后世王朝沿用
B.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且可世袭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秦朝建立时自认为水德,“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所以秦朝的衣服旗帜皆以黑色为尊,并把百姓命名为“黔首”。这表明秦始皇(  )
A.用颜色彰显统一格局
B.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C.把儒学作为官方学说
D.大力推行郡县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