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
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755年
618年
907年
朱温废唐
贞观
之治
武周政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581年
唐朝建立
隋朝建立
南北统一
960年
北宋建立
隋
唐
五代十国
589年
统一 分裂
壹
贰
隋唐盛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衰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危机
目录
壹
隋唐盛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1: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通典·食货典》
物产丰富
人口增加
耕地增加
含嘉仓
依据材料,隋唐盛世有何表现?
材料2 武德中期,全国在籍编户仅200万户……天宝十三年(754年)增至906.9万户、5288万口。武德、贞观时期,“土旷人稀”“率土荒俭”,到开元、天宝时期,“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耕地面积达八亿亩左右。
——樊树志《国史概要》
农耕经济繁荣
依据材料,隋唐盛世有何表现?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提高;
江南开发。
材料3:曲辕犁在三个地方有重大改进:一是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二是加装犁评,可以调节深浅;三是改进了犁壁。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
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
经济交流增加;
区域开发;
城市发展。
依据材料,大运河的兴建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4:这个名为“大运河”的水路交通网……,它将中华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紧密程度是欧洲人想都想不出来的。……它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中心地带的重要城市……联结起来。一位历史学家将其比喻成“第一条横贯北美的铁路。它使中国经济一体化变得切实可行”。……廉价的南方稻米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这为北方城市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安德鲁 玛尔《BBC世界史》
依据材料,隋唐盛世有何表现?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进南方开发;
推动城市发展;
依据材料,隋唐盛世有何表现?
材料5: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贞观政要》
材料6:京城长安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他们是作为商人、使节和雇佣军来到中国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7: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女子马球赛》
社会安定
中外交流频繁、国际影响力提升;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依据材料,隋唐盛世有何表现?
民族交融
唐朝边疆民族形势图
观察地图,唐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阅读教材P33-34,梳理出唐分别如何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材料9:羁縻府州制度: 唐对归附和被征服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
——摘自百度名词解释
材料8: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唐朝民族政策
突厥
回纥
吐蕃
靺鞨
根据材料,唐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以和为主;
民族平等;
因俗而治
开明包容
民族战争、设置机构
册封
和亲、会盟
册封
根据材料,唐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10: 该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而敦煌地区的人口也由新旧《唐书 地理志》所载的“户4265,ロ16250”增长为《通典》所载的“户6395,口32234”,人口几乎增长一倍。
有利于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进边疆开发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推动民族融合,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11: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农药、历法等书籍。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汉族人进入西藏,一些吐蕃贵族子弟也进入长安的国学学习汉族文化。汉文化的输入对吐蕃社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吐蕃文化对汉族也有一定的影响。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用一句话概况这一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
进一步发展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政治清明
社会相对安定
文化繁荣
民族交融、加强对边疆管理
区域得到开发
中外交往加强、世界影响力提升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请根据教材内容,归纳隋唐统治者哪些治理措施推动了盛世的出现?
王朝 治理措施
隋 朝
唐 朝
治理大国,今天我们能从唐代国家治理中吸取哪些有益经验?
设备灾救济的义仓;开通大运河;初创科举制;推行均田制;
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开元盛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治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
——习近平
贰
隋唐衰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危机
阅读教材P32,请说说隋何时灭亡?为何而亡?
大兴土木
穷奢极欲
生产破坏
民不聊生
人民起义
6 1 8 亡
破坏民生,激化矛盾
从教材P32找找,隋何时灭亡?为何而亡?
大兴土木
穷奢极欲
生产破坏
民不聊生
人民起义
6 1 8 亡
破坏民生,激化矛盾
阅读教材P35,找出安史之乱前后唐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导致其衰亡?
外重内轻
朝政腐败
将领拥兵自重
边防空虚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907 亡
节度使: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
节度使
招抚室韦、靺鞨
管理西域
防御突骑施和坚昆
防御突厥
绥靖境内少数民族
防御吐蕃
1、结合材料、观察地图,推测节度使设置的初衷是什么?曾起过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后期为何会带来问题?带来了什么后果?
安史之乱(755-763)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观察地图,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会造成什么影响?
2、节度使制度削弱了唐的统治力量,安史之乱后取消了节度使制度吗?唐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为何不取消?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材料12:“安史之乱”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安史之乱后,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 唐末黄巢之乱之后,唐朝才失去对大部分藩镇的控制,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
3、藩镇真的割据了吗?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材料13:
4、后继者会从唐亡中吸取什么教训?
材料14: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赋役苛重,致使封建国家的基础——广大的自耕农大量破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而封建国家的支柱——上自皇帝、王公、贵族,下至一般的官僚地主,早已抛弃了贞观、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精神,肆意盘剥,终日尽情享乐……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腐败,而安绿山的叛乱正是腐败政治的必然结果。
——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
唐的衰亡是否全部因为藩镇问题?材料认为造成唐衰亡还有哪些原因?
民生被破坏;
政治腐败;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从教材P32找找,隋何时灭亡?为何而亡?
大兴土木
穷奢极欲
生产破坏
民不聊生
人民起义
6 1 8 亡
破坏民生,激化矛盾
阅读教材P35,找出安史之乱前后唐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导致其衰亡?
外重内轻
朝政腐败
将领拥兵自重
边防空虚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9 0 7 亡
从隋唐的盛世衰亡中,你有何认识?
民心就是力量,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
书事
五代·黄滔
望岁心空切,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
设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明诏与殊功。
从右侧材料中,你感受到的五代十国是怎样的?请用一些词语描绘。
国家分裂;
生产破坏;
赋役沉重;
社会动荡;
战乱连连;
民不聊生;
动荡中孕育着怎么样的生机呢?
材料15:
材料16: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材料17: 江西、湖南开始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基地。南方的茶、陶瓷、丝织品、盐业等也赶上或者超过北方。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南北水路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也在此起航和停泊。
——旧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北方人口南迁会带来什么影响?
南方经济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南北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商品经济发展、文化重心南移……
促进南方的开发,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发展、联系增强要求统一
依据材料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生机”体现在何处?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18: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同时进入中原的还有契丹、回鹘、吐谷浑、奚等少数民族。沙陀人建立的王朝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礼乐制度,在用人上蕃汉一体,不分民族地域。再加上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人通婚、收养义儿及对汉文化的认同,仅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少数民族便融入到汉族中。
——任崇岳《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统一
材料表明五代十国后期出现了什么趋势?
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
周世宗
周世宗改革举措
材料19: 955年起进行统一战争,三年征战中取得了南唐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随后又北上收复了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的瀛、莫、易三地。
人心所向、统治者努力实现统一
01
02
03
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发展、联系增强要求统一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统一
人心所向、统治者努力推进统一
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有曲折、有兴衰更替,但统一是主流、是大势所趋!
本课小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危机
盛世表现
盛世启示
衰亡之“危”
衰亡之“机”
衰亡反思
国家治理启示录
民族融合新成就
区域开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