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分子式为C6H12O6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羧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A.6种 B.8种 C.10种 D.12种
2.图甲代表细胞中某生理过程,图乙和图丙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代表的过程与⑤的形成有关
B.图乙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磷酸、戊糖、碱基
C.图乙中的虚线是不同于①②间作用力的化学键
D.如果用35S 标记某氨基酸,35S会出现在图丙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92g甘油和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含有分子数为1.5NA
C.取14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其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D.取1mol甲酸与2mol甲醇进行酯化反应,最终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4.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同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B.可用溶液鉴别苯酚和乙醛酸
C.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1 mol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 mol NaOH
5.下列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HOCH2CH2CH2OH b.CH3CH2CH2OH c.CH3CH2COOCH3 d.HOCH2CH(OH)CH2OH
A.d>a>b>c B.c>d>a>b C.d>b>c>a D.c>d>b>a
6.新冠肺炎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席卷全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高温可以使冠状病毒失去活性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C.“84”消毒液、双氧水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利用的是它们的强氧化性
D.医院所用的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分异构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尿液中是否含糖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H4)2SO4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不溶解
D.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是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8.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帕罗西汀(Ⅰ)及其合成中间体(Ⅱ)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Ⅰ分子中含两个手性碳原子
C.Ⅱ分子式为C16H18NO4F D.1molⅡ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3molNaOH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盐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丙氨酸可与NaOH、HCl分别发生反应 D.可用淀粉区分加碘盐与非加碘盐
10.化合物L可用作日化香精的定香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中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
B.L中含氧官能团有3种
C.L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均可与溶液反应
D.1mol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二、填空题
11.A、B、C、D四种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 ,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2)1molB最多能与 molH2发生反应,B与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D发生聚合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A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5)关于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B.C、D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A和C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1molC最多能与4molBr2发生反应
12.某些醇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酯化反应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反应。请分析此过程包含哪些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
13.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氨基的电子式为 。
(2)物质A为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加氢后得产物B的键线式为 。
①物质B的系统命名为 。
②烯烃A可能的结构有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3)已知物质C( )和物质D( )
①物质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②写出物质D的分子式 ,
③物质E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与C互为同系物,同时满足前述条件的物质E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4)物质 F(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在不考虑立体异构的情况下,其中既能与反应,又能遇溶液显色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
14.按要求填空。
(1)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1的氨气与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
(2)0.3 mol CH4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
(3)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20 g,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4)用系统命法命名 。
(5)分子式为C5H10、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峰的烃的结构简式 ;
(6)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
(7)的分子式为 。
(8)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 (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9)1mol最多能与 mol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0)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15.药物X是治疗咳喘、免疫性疾病常用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分子式为 ;X能发生 (填字母)。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2)1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充分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mol,最多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工业上合成X的原料之一为M()。
①M分子中最多有 个碳原子共面。
②可用 试剂鉴别M和X。
16.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们最重要的补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是一种 (填标号)。
A.蛋白质凝胶 B.纯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3)大豆中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油脂,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和 。
17.有机化合物分子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会断裂不同的化学键,请就此完成下列各题。
(1)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时,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为
A.碳氢键 B.碳碳键 C.碳氧键 D.氢氧键
(2)乙醇可以发生下列化学反应,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碳氧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A.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发生的消去反应 B.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C.乙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 D.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3)下列各醇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是
A. B.
C. D.
18.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机理
羧酸和醇在酸催化下生成 和 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使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去 ,醇脱去 。如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醋酸与乙醇(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酯化反应的常见产物
①链状酯,如CH3CH2OH+CH3COOH 。
2CH3COOH+HOCH2CH2OH 。
HOCH2CH2OH+HOOC—COOH 。
②环状酯,如
+ 。
+ 。
。
19.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可观察到表中右边的实验现象。请从“实验现象”栏中选择正确选项的字 母填入“答案”栏中。 、 、 、 、
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
①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硝酸,微热 _________ A.变无色 B.变黄色 C.变蓝色 D.变紫色 E.变红色 F.变橙色
②向油酸甘油酯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 _________
③向石炭酸溶液中滴加少量 FeCl3溶液 _________
④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 _________
(2)已知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所示,请回答:
①冬青油分子中最少有 个碳原子共平面。
②水杨酸与 NaHCO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1mol 阿司匹林与浓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 mol。
20.学习有机化学,掌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命名和官能团性质是重中之重。
(1) 的分子式为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用表示乙醇的分子结构,该模型表示乙醇分子的 (填“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或“键线式”);
(3)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①CH3CH2OH ② ③CH3CH2Br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芳香烃: ;醇: ;羧酸: ; 酯: 。
(4)当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时称为手性碳原子,如A中星号“*”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若使A失去手性,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一定条件下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一定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三、实验题
21.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用苯甲醛、乙酸酐、醋酸钠等原料制取肉桂酸,其中苯甲醛为无色油状液体。已知:
①++CH3COOH
②部分数据如下表:
苯甲醛 乙酸酐 肉桂酸 乙酸
溶解度/g 0.3 遇水易水解成乙酸 0.04 互溶
沸点/℃ 179.6 138.6 300 118
相对分子质量 106 102 148 60
回答下列问题:
Ⅰ.合成: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向A中先后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5.3g苯甲醛和5.6 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在150~170℃加热1小时,保持微沸状态。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冷凝管的作用是 。
(3)不能将无水CH3COONa换成CH3COONa·3H2O的原因是 。
Ⅱ.粗品精制:将上述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热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下列操作:
①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加入20 mL水,再慢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②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③待烧瓶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下加入盐酸酸化,析出大量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4)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5)水蒸气蒸馏除去的杂质是 ,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6)若得到的肉桂酸晶体产品不纯,采用 方法可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
(7)最后得到纯净的肉桂酸6.2 g,则该反应的产率为 (结果精确到0.1%)。
22.某小组以甲苯、乙醇为原料分两步合成苯甲酸乙酯,相关反应如下:
+2KMnO4→+KOH+2MnO2↓+H2O
+HCl→+ KCl
+C2H5OH+H2O
相关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
试剂 外观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甲苯 无色澄清液体 92 -95.0 110.6 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晶体 122 122.4 249.2 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醇 无色澄清液体 46 -114.1 78.3 与水、乙醚互溶
苯甲酸乙酯 无色澄清液体 150 -34 212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
环己烷 无色澄清液体 84 6.6 80.7 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互溶
I.苯甲酸的制备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0.7mL(9.2g)甲苯和500mL水,然后分批加入34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为100℃,回流反应4小时。
②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冷却后加入足量浓盐酸,抽滤得白色的较干燥的粗产品。
试回答:
(1)步骤②中洗涤剂应选用 ,为提高苯甲酸的产率,洗涤后应 。
(2)粗产品中含KCl杂质,试给出检验苯甲酸固体中KCl的实验方案。
II.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①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I中制得的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如图所示装好仪器,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
②打开冷凝水和加热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小时。反应过程中,环己烷、乙醇和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环己烷和乙醇回流。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的液体。
③将烧瓶内的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合并至有机层。加入CaCl2,对粗产品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9mL(13.5g)。
试回答:
(3)步骤②中判断反应达到终点的依据是 。
(4)关于步骤③中的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该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含18O)、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含有酚酞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OH ;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 ;若用同位素180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4)欲从D中得到乙酸乙酯的分离方法是 ;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请写出两点)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A
6.D
7.B
8.D
9.D
10.D
11. C8H8O 羟基 4 BD
12.包含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13.(1)
(2) 2-甲基-4-乙基己烷 5
(3) 羧基 C4H9NO2 5
(4) 13
14. 80% 3NA 40g/mol 1,2,4-三甲(基)苯 羧基 C4H8O 4 4
15.(1) abcd
(2) 3 5
(3) 9 溶液(合理即可)
16. A 氨基酸 高级脂肪酸 甘油
17.(1)D
(2)AC
(3)AC
18.(1) 酯 水 羟基 氢 +H2O
(2) CH3COOC2H5+H2O CH3COOCH2CH2OOCCH3+2H2O HOCH2CH2OOC—COOH+H2O +2H2O +2H2O +H2O
19.(1) B A D C
(2) 7 3
20.(1) C10H18O 碳碳双键、羟基
(2)球棍模型
(3) ⑨ ① ⑧和⑩ ④
(4)CD
21.(1)三颈烧瓶
(2)使反应物冷凝回流
(3)CH3COONa 3H2O受热生成水会使乙酸酐水解
(4)将肉桂酸转化为肉桂酸钠,溶于水,中和乙酸
(5) 苯甲醛 取样,加入银氨溶液共热,若有银镜出现,说明含有苯甲醛,或加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苯甲醛
(6)重结晶
(7)83.8%
22.(1) 水 合并洗涤液与滤液
(2)方案一:取样,加热水溶解,冷却后取上清液(或过滤得滤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到白色沉淀,则证明样品中含有KCl
方案二:取样,加热水溶解,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上清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
观察,若火焰颜色呈紫色,则证明样品中含有KCl
(3)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4)AD
(5)90%
23.(1) 制乙酸、催化剂、脱水剂
(2) 防止倒吸、冷凝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3)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4) 分液 乙醇
(5) 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 增加了水冷凝装置,冷却效果好,有利于收集产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