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17:1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人要抓住特点》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写人要抓住特点
1.互动游戏 趣味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准备了一幅漫画,你们猜一猜画的是谁?知道的同学请举手示意我。
(PPT呈现漫画)
生:我觉得是成龙。
师:你是捕捉到了漫画中什么特点而发现他是成龙的呢?
生:眼神和发型。
师:你能不能具体描述呢?
生:成龙的头发是波浪形,眼睛是小小的,鼻子是大大的。
师:非常地好!我们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全班鼓掌)
师:能够准确、迅速地把握人物的特征,说明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特别强!从另外一方面说,我们也要为画家点赞。因为我们发现这位画家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征,而且能把它鲜活地表现出来。其实,画画和写作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都要用到笔。同样是用一支妙笔,我们如何用同样的方式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征,并且鲜活地表现出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写人要抓住特点”)
2.猜人游戏 描绘人物
师:刚才的小游戏让大家意犹未尽,我们再来进行一个小游戏。现在我需要一个同学配合我,谁愿意来试一试呢?
(一学生上讲台并戴上眼罩)
师:眼睛被蒙起来后,我们看不清。但是别担心,我们心灵的眼睛会慢慢打开。下面坐着的是一群未来伟大的作家,他们会向你描述人物的特征。请你根据他们的描述猜出是谁。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齐):准备好了。
(PPT呈现游戏规则)
师:下面将展示一组图片,大家来猜猜他是谁?下面我们开始游戏。
猜人游戏一
(PPT呈现鲁迅图片)
师: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图片中的人物?提示:按照图片上人物的特征,结合写作小贴士,尽量具体细致地描绘。
生1: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头发不是很长。
生2:他是平头,眼神严肃,一字型胡子。
生(戴眼罩):鲁迅先生。
师:刚才同学们描述的哪些词语让你有了启发?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生(戴眼罩):一字型胡子让我想起来大文豪鲁迅先生。
师:我们发现,人物中的某一个特征是他最突出的。当我们捕捉到这个特征时,我们就更容易知道他是谁。
猜人游戏二
(PPT呈现老师自己的生活照)
师: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图片中的人物?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衣着入手,某次的具体穿着,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样式等。
生1:这个人今天在现场。
师:请你结合人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生1:体型偏胖,每天穿的衣服一样。
生2:体型臃肿,头发类似平头,喜欢穿休闲的衣服。
生3:他有着小小的眼睛,高挺的鼻子,一张小嘴巴,还戴着一副眼镜。
生(戴眼罩):我们的语文老师栗老师。
师:刚才同学们的哪些描述让你猜出来的?
生:体型偏胖,小小的眼睛,戴着一副眼镜。
师:有的同学描述这幅图片时,提到他喜欢穿一件格子衫。可以从当下的衣着描述一个人,也可以从习惯性衣着入手描述一个人。
猜人游戏三
(PPT呈现本班学生的生活照)
师:下面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
生1:他身高偏矮,头发偏长,穿着校服,戴着蓝色的手表,皮肤黑黑的,脸庞鼓鼓的,显得非常可爱,还戴着一副眼镜。
生2:他像蓝精灵。
生3:栗老师曾经说过他长得像蒙奇奇。
生(戴眼罩):我猜是姜凯翔。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我们发现,有些语言的描述是无效的,别人听后,完全不知道描述的是谁。所以,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要准确地描述一个人的特点。通过这些游戏,你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认为还要抓住一个人的五官、性格和爱好。
师:对,我们还要抓住一个人的五官、性格和爱好等特征去区别于别人。另外,我们在描述时,如果顺序不当,会让听者比较茫然。所以,我们在描述人物时还要注意描述的顺序。
师:通过这几个游戏,我们来总结一下。
(板书“准”字)
师:在描述人物特征时,要注意“准”,即要准确地捕捉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用词要准确,描写的顺序也要精准。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光有较强的观察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一学描写方法。
方法探究 理解运用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描写。
(PPT出示二段对寿镜吾先生的描写话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二段关于寿镜吾先生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哪位同学来分析第一段?
生:我认为第一段是从他的外貌来描写。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他抓住了寿镜吾先生又高又瘦的特征,以及他两鬓斑白,戴着一副很大的眼镜。
师:在描述一个人时,我们想知道他是谁,我们要捕捉住他区别于他人的特征。我们看看这段话有没有体现出描绘时的“准”字啊。有,并且一下子将他与别人区别开来,用词准确,顺序精准。
师:哪位同学来分析第二段?
生:第二段用了动作描写,包括寿镜吾先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念出动作描写的原话)。
师:抓住了寿镜吾先生平时的一些习惯动作。说得非常好!把掌声送给她!(全班鼓掌)
师:还有没有同学给我们来分析?
生:我认为用了语言描写(念出语言描写的原话)。
师:表明了寿镜吾先生是严厉的人。抓住一个人的语言特征会让我们感觉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以,想要清楚地描写一个人,我们还要学会语言描绘。在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同学说了某一句话或者他说话的方式,你就知道这个人是谁?
生:他说话沙哑,总是用“罚抄”二字。
师:具体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罚抄”二字?
生:一般是学生不做作业或者上课讲话。
师:你们能猜出是谁吗?
生(齐):历史老师杨老师。
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上这位老师独特的说话方式,我们很快就能知道这个人是谁。
师:还有没有同学来分析第二段?
生: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动作描写(念出动作描写的原话)。
(老师纠正学生错音“拗”字)
师:你认为这些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出寿镜吾先生上课比较温柔。
师:我看见有些同学在摇头。哪位同学有不同理解?
生: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出寿镜吾先生上课非常投入。
师: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想让一个人物立起来,在描写时要描写他的动作”。在我们身边,我们有些同学也有些经典的动作。当你用文字去描绘这些经典的动作时,我们一下子就知道这个人是谁。我们班的同学有哪些经典动作,你能不能用词语描绘一下?
生:有个同学喜欢扯别人的鞋带?
师:你能把这个动作具体描述一下吗?
生:他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先紧盯着别人的鞋子,用手抓过去,用力一拔,鞋带就开了。
师:结果会怎么样?
生:会引起别人的愤怒。
师:大家注意动词“抓”“拔”,这是动作描写。还有同学要举例吗?
生:在体育课上,有些同学会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有位同学会趁他们不注意,瞄准这些同学的屁股,然后用力踢过去,紧接着他会迅速跑远。
(全班大笑)
师: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但是根据同学的描述,我们也能知道他是谁。我们今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师:通过这二段文字,我们发现对寿镜吾先生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它是从外貌、语言和动作方面进行描摹。同样是对寿镜吾先生的描绘,你们有发现这二段文字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段是外貌描写,第二段是动作和语言描写。
师:如果从画画角度来看,第一段属于对人物的素描,那第二段属于什么呢?
生(齐):整幅画动起来了。
师:当我们刻画一个人物时,除了关注到这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之外,还要把这个人物融入到一些情景当中,既要关注到他的语言,还要关注到他的动作,这样人物才表现得比较鲜活。
(板书“鲜活”)
师:学习了写人的方法之后,我们来看一段文字,检验一下大家的辨析能力如何。
(PPT呈现一段文字)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动词有“飞”“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师:这位同学从动作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品质。这样的场景会发生在你们的生活中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母亲在40度高烧下跑到暴雨中,这是不可能的情况,而且为什么一定是母亲送我,为什么不让亲戚送我?
师: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掌声)
师:我们发现这句话有它的优点,但是逻辑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作者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这样写经不起推敲,让人感觉有点假。
(PPT呈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一个字“真”。要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不然我们前面的“准”与“活”就失去了根据。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真”。
(板书“真”字)
4.片段写作 学以致用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次熟悉了写人的方法。现在我们趁热打铁,请同学们做一个片段写作。
(PPT呈现片段写作要求)
师: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它“画”一幅肖像,也可以写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生开始写作)
师:时间到。请大家来分享下自己的写作内容。
生:他是一个男生,他总是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镜框是蓝色。他很喜欢唱《忘情水》这首歌。(生大笑)
师:大家猜猜是谁呀?
生(齐):潘伟奇。
师:掌声送给他!这位同学最初描述时,大家比较茫然,直到听见了他最明显特征时,喜欢唱《忘情水》,大家就猜出来了。还有同学来分享吗?
生:她很爱笑,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鼻梁上面还有一副黑色的圆框眼镜。每天中午,我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听见她的声音,她轻声地喊着“再过五分钟就该值日了”,让每一位同学认真看自己的书。
师:这是谁呀?
生(齐):向桐欣。
师:当说到圆框眼镜时,大家开始慢慢点头了,直到说出她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时,大家就更加确定是谁了。还有同学来分享吗?
生:她是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她是短发,身高较高。她平时大大咧咧,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要说关于她的特点,有一次英语课,老师让同学带读。这位同学便走到讲台,清清嗓子,读起“german german one two go”。我们都笑了起来。于是,以后我们称她为“go姐”。
师:大家说这是谁啊?
生:洪畅。
师:描述得真是入木三分啊!这段话给我们印象深刻是他对洪畅的语言描写。还有同学来分享吗?
生:在一位老师的课上,老师让一位讲话的同学站起来,严肃地问道:“你刚才在讲什么?”这位同学支支吾吾。老师看看他说:“罚抄八遍课文。”有学生说罚抄遍数少了。老师说:“那再加上一遍。”这位同学不停地抄,直到今天早上才罚抄完。
师:这位同学的经历非常地惨痛。大家说这是谁啊?
生(齐):梁铨钰。
师:还有同学来分享吗?
生:他的口头禅是“哦耶”,他喜欢打篮球和看书。
师:描绘了这位同学平时的喜好。你们猜出来了吗?
生(齐):曹力升。
师:那是哪句话触动了你们?
生(齐):“哦耶”。
师:这是典型的语言特点。还有同学来分享吗?
生:他的眼睛很小,笑起来像一轮月牙。他买了很多关于偶像的东西。笑起来会有二个小酒窝,他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
师:你们猜到了吗?
生(齐):焦炜森。
师:我们掌声送给以上所有同学!
(全班鼓掌)
5.课后巩固 作业布置
师:在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人要抓住特点,从“准”“活”“真”三个方面入手。我看见大家对写作意犹未尽,接下来给大家布置一个练笔,将课堂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