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意义;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方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意义。
1976
1978
徘徊时期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0世纪80年代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017
中共十九大
新时代
巨大
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华国锋:“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毛主席要我们时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毛主席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这样做。
──华国锋:《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1976—1978 两年徘徊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内容: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纠正“左”的错误。
意义: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概况: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工作中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战略决策:改革开放;
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集体领导(邓小平)
思想
乱
拨
政治
组织
正
反
邓小平理论精髓
中共党史上的三次历史转折和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分别指什么?
三次历史转折:
(1)第一次是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反对“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
(2)第二次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3)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1)第一次是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秋,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入农村,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指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第二次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了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基本政策,确定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3)第三次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平反冤假错案
原则: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内容: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 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
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名誉。
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概况: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内容: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32 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四、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概况:
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序言 序言
一 总纲 一 总纲
二 国家机构 二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 国家机构
四 国旗、国徽、首都 四 国旗、国徽、首都
意义:
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进程
一、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12月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的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到了田头忘带锄,
再去回家逛一趟。
——人民公社时农村顺口溜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改革开放后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
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长期承包,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前提:土地公有制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8年前)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8年后)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成效
①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凸显,人民公社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地位:中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③农村现状: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贫困。
④农民精神:农民具有敢于冒险、用于开拓的精神。
经济体制改革为首先在农村开始的原因:
农村改革的意义:
(1)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农村改革的具体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制。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至今)。
★进行精准扶贫。
时期 政策 土地所有制
井冈山时期 土地革命 地主所有→农民所有 私有
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 地主所有 私有
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1952 土地改革 地主所有→农民所有 私有
1953—1956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所有→集体公有 公有
1958—1983 人民公社 集体所有 公有
1978年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所有 公有
我党在农村土地政策方面的调整
改革开放进程
一、对内:改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原则:
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方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
邯郸钢铁厂从1967年开始,生产每况愈下。至1977年,邯钢连年亏损,累计亏损1.26亿元……1991年到1995年的5年间,产品销售收入由10.2亿元增加到50亿元;上缴税款由1.6亿元增加到4.3亿元;钢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215万吨。
改革开放进程
二、对外:开放
1980
经济特区
1984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沿海港口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
2000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引进来”“走出去”
2001
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特点: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
1992
改革开放进程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87年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1989年,《光明日报》刊发
《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0年,《北京日报》刊发
《中国的改革决不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1年,《当代思潮》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
姓“资”姓“社”争论场景,改革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进程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不争论作为一条原则定下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现在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说起市场,又有人讲市场经济是搞资本主义。其实,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哪是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的主义。
——邓小平(1992,深圳)
1992年 南方谈话
意义: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改革开放进程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87年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引进来”和“走出去”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2001年
正式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1992年
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
一国:
一个中国
国际上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则性
两制:
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灵活性
实践:
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意义: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台湾问题
1979
元旦
1981
9.30
1993
4月
2005
2015
11.7
《告台湾同胞书》 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汪辜会谈 新加坡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
意义: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3月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反分裂国家法》
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习马会 新加坡 意义:
1949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