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试题空气、物质的构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试题空气、物质的构成(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2 14: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测试题(后附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3.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成功。制造飞船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eq \o(\s\up7(),\s\do5(A.空气组成(按体积计)))      eq \o(\s\up7(),\s\do5(B.原子结构     ))
eq \o(\s\up7(),\s\do5(C.微粒与元素关系  ))     D.地壳中元素含量
5.“”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eq \o(\s\up7(),\s\do5(A))     eq \o(\s\up7(),\s\do5(B))     eq \o(\s\up7(),\s\do5(C))     eq \o(\s\up7(),\s\do5(D))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元素的符号是He
B.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C.原子序数:乙>丙>甲
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间隔变小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4分)
10.(4分)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 __。
(2)保持水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 __。
(3)5个铝原子:__ __。
(4)3个钠离子:__ _。
11.(4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 __。
(2)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 __。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_ __。(以上均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3)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 _。
12.(3分)下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的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1)物质类别:①__ __,②__ __。
(2)变化类型:③__ __。
13.(5分)如图1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碘原子的质子数是__ __。
(2)图2中属于离子的是__ __(填字母),该元素位于第__ __周期。
(3)图2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 __(填字母)。
(4)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 __(填字母)。
14.(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物质 A属于 __ __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在以上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__ __ 。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 B是由 __ 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一个分子 C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 __ __ 。
15.(4分) 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 Y形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子的性质的验证实验。
(1)一段时间后,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__ 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 __。
(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 __ __(填字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16.(6分)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
(1)实验1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__ 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__ 。
(2)实验2中通入空气的试管中现象是 __ 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 。
(3)实验3中对着哈气的镜片上的现象是__ 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_ _。
17.(7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此时看到的现象
是__ _。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中A、B都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A管上端加上密封盖。进行如下操作: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
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体积忽略不计)。
①操作b的目的是__ __。
②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 __(填整数)cm。
③列举两条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__ __,__ __。
四、计算题(5分)
18.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 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4.482×10-26 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试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
答案:
第二章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1.(D)
2.(C)
3.(A)
4.(A)
5.(B)
6.(D)
7.(C)
8.(B)
9.(B)
10.
(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O__。
(2)保持水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H2O__。
(3)5个铝原子:__5Al__。
(4)3个钠离子:__3Na+__。
11.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0.94%__。
(2)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BCD__。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是__A__。(以上均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3)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植树造林(合理即可)__。
12.
(1)物质类别:①__纯净物__,②__单质__。
(2)变化类型:③__化学变化__。
13.
(1)碘原子的质子数是__53__。
(2)图2中属于离子的是__C__(填字母),该元素位于第__三__周期。
(3)图2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B、D__(填字母)。
(4)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A、C__(填字母)。
14.
(1)物质 A属于 __单质__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在以上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__氧原子、氢原子__ 。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 B是由 __分子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一个分子 C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 __3__ 。
15.
(1)一段时间后,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__酚酞溶液变红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分子在不断运动__。
(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 __C__(填字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__。
16.
(1)实验1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__木条很快熄灭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__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__。
(2)实验2中通入空气的试管中现象是 __无明显现象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__。
(3)实验3中对着哈气的镜片上的现象是__出现水雾__,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__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多__。
17.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__;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此时看到的现象是__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到达刻度1处__。
(2)
①操作b的目的是__保证A瓶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__。
②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12__(填整数)cm。
③列举两条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__防止污染空气__,__减小误差__。
四、计算题(5分)
18.
解:(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6.986
答: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6。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24××1.993×10-26 kg=3.986×10-26kg
答: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3.986×10-2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