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 )
A.西晋统一
B.蜀国灭亡
C.东晋建立
D.北朝开始
2.《晋书》记载:“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当时王氏家族政令己出,与皇室势均力敌。可见东晋门阀政治( )
A.能够确保国家政权稳固
B.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D.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3.《通典》记载:“(氐族)其衣服尚青,俗能织布。善田种,畜羊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族人当时( )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
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
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而多贫”;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6.史书记载,南朝的齐豫章王萧嶷为荆州刺史时“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萧梁时“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南朝时期( )
A.官僚与商人的勾结
B.市坊制度开始瓦解
C.弃官从商现象严重
D.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7.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8.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勋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9.据《晋书》记载,前秦统治者苻坚曾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当时统治“东南一隅”的政权是( )
A.孙吴 B.西晋
C.东晋 D.刘宋
10.表格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反映的是东晋至南朝时期哪一方面的史实(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C.北方人民南迁的原因
D.民族交融
11.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
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
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
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
1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B.大运河的开通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13.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14.孝文帝时大多数人主张迁都比洛阳富裕的邺城(今河北临漳),而孝文帝却选择“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的洛阳。这一做法旨在( )
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
B.更利于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C.缓解鲜卑贵族内部矛盾
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的大业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15.民族交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 (258—398年) 平城时期 (398—494年) 洛阳时期 (494—534年)
出土地址 呼和浩 特鲜卑墓 大同下深 井北魏墓 河南偃 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糅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的现象
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的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与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 )
A.西晋统一
B.蜀国灭亡
C.东晋建立
D.北朝开始
答案:A,解析:由B,C,D都可以排除。
2.《晋书》记载:“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当时王氏家族政令己出,与皇室势均力敌。可见东晋门阀政治( )
A.能够确保国家政权稳固
B.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D.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东晋时期,王氏与皇室势均力敌,可以说明东晋的门阀政治是在国家分裂的情况下,皇室为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倚靠士族而形成的,所以是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一种变异,故选C项。王氏与皇室势均力敌,不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固,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阶层的变动,排除B项;王氏与皇室势均力敌不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排除D项。
3.《通典》记载:“(氐族)其衣服尚青,俗能织布。善田种,畜羊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族人当时( )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
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
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氐族)其衣服尚青,俗能织布。善田种,畜羊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可知氐族人能织布,善于种田,畜羊豕牛马驴骡,这表明了氐族人当时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A
解析:“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指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反映了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A项符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佛教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述的是少数民族的袭扰,C项不符合题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草原风光,D项不符合题意。
5.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而多贫”;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北方人民因躲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故C项正确。
6.史书记载,南朝的齐豫章王萧嶷为荆州刺史时“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萧梁时“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南朝时期( )
A.官僚与商人的勾结
B.市坊制度开始瓦解
C.弃官从商现象严重
D.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南朝时期贵族、官僚经商现象普遍出现,这从侧面反映出南朝时期商业活动较为活跃,故D项正确。
7.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封建化和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因此取得成功,故D项正确;A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排除;B、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8.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勋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之后政权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应该是受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故A项正确。
9.据《晋书》记载,前秦统治者苻坚曾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当时统治“东南一隅”的政权是( )
A.孙吴 B.西晋
C.东晋 D.刘宋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前秦对峙的政权是东晋,故C项正确。
10.表格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反映的是东晋至南朝时期哪一方面的史实( )
农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C.北方人民南迁的原因
D.民族交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东晋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民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纺织、制瓷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贸易及城市繁荣,故B项符合题意。
11.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
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
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
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有司选举”“家之婚姻”等“必由于谱系”,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士族特权地位,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均排除。
1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B.大运河的开通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亩产不断提升,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故选D项;孝文帝改革是在北魏时期,题干材料涉及的是东吴和南朝,排除A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南方亩产增加,与大运河开通关联不大,排除B项;C项是这种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
13.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答案:C
14.孝文帝时大多数人主张迁都比洛阳富裕的邺城(今河北临漳),而孝文帝却选择“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的洛阳。这一做法旨在( )
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
B.更利于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C.缓解鲜卑贵族内部矛盾
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的大业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巩固统治,因此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15.民族交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 (258—398年) 平城时期 (398—494年) 洛阳时期 (494—534年)
出土地址 呼和浩 特鲜卑墓 大同下深 井北魏墓 河南偃 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糅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的现象
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的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参考答案:趋势:民族交融。
意义:出土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以及民族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与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制度:分封制。方式: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2)事件:张骞通西域。作用: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3)领导人:北魏孝文帝。目的:巩固北魏鲜卑贵族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