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22: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这篇文章从“我”地愿望出发,展开大胆的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奇妙有趣的想象世界;二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学情分析课文趣味性较强,学生乐于学习,三年级的学生正是现象力丰富的时候,他们能够从文章中找到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也能够发挥想象写出想象的故事,但是在想象的同时用上文中的方法,对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改变特点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加以指导。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用自己的话解释“津津有味”的意思。
2.通过听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交流课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分享其中有意思的想象。
3.联系从课文中所学到的习作方法:改变事物的特点、关联事物的特点和创编对话,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写下自己的想象,并与同伴交流评价。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品读文中有意思的地方,理解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大胆想象,完成习作创编。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想导入,想象初体验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猜一猜它是什么?这是老师课前做的问卷调查,从这个结果我发现,咱班同学有着奇特的想象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7课,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这些目标,同学们了解了吗?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英英一起进入想象的世界吧。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通过猜想及教师呈现的成果感受想象的有趣,激起学习兴趣。
活动二:整体感知原因和过程
首先听老师和一位同学合作读前四个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英英为什么要变呢?怎么变的呢?学生交流变化原因。怎么变的呢?边读边感受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你能带着感觉再来读一读吗?如果让你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我真希望变成,这样就。我心里想着,就觉得。呀,我真的变成了!你们的想象真大胆,大胆的想象就会让故事变得更有意思。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找到相应的语句,体会心情进行朗读,发挥想象完成语言训练
活动三:细读感悟,品味“想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 5-23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来你觉得有意思的想象,并写下你的理由,自学时间 3分钟。
学生交流。
1.长鸟窝:都有哪些形状呢?出示现实中的树和想象中的树,通过对比有什么发现?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哪些形状的鸟窝?不长果子长鸟窝,这是改变事物的特点,生活中我们可以改变哪些事物的特点呢?预设:花儿展开长出小房子、树上长出了棒棒糖,小鱼儿长出小花朵等。
2.住动物:说说有意思的地方,小动物能够住进来,而且大树会弯腰,是呀,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了,大树大树,我怎么住进来?小刺猬打着滚儿来到了大树下,大树大树,我怎么住进来?许多小动物们都来到了大树下,它们一起喊,大树大树我们怎么住进来?同学们齐读。不仅小动物们已经住进来了,谁还住进来了呢?妈妈住进来分食物,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吃的很有味道或谈的很有兴趣)可变成大树的英英看得到却吃不到,接下来发生这样的一幕。
3.流口水:你听(播放水声),你觉得是什么?为什么会把口水想象成这些液体呢?抓住口水的特点(关联事物的特点)即合理又有趣。为了让对话更有趣,老师还加上了提示语。朗读时注意语气,小组合作读一读。朗读让想象更有意思。如果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站起来大声读,明白吗?同学们读得真起劲,看来创编对话能够让想象更有趣,我们在写想象故事时也可以创编对话。
4. 饿肚子:咕噜噜地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肚子叫、小鱼吐泡泡、烧开水等根据提示,你来说一说咕噜噜,小松鼠奇怪地说:“___________”小鸭子歪着头说:“ ___________ ”说:“ ___________”英英变成了一棵树,有没有被发现呢?看来想象的世界也隐藏着妈妈的爱。同学们英英的故事讲完了,你发现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请结合板书说一说。
学习评价:
学生能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有自己的想法。
从文中习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改变特点,为习作做铺垫。
能够进行角色转换,灵活运用文章内容进行对话。
能够借助上下文理解词根据声音进行合理的想象,带着体会分角色朗读对话。能够结合声音产生联想,并根据前面所学的方法,创编对话。
学生借助板书梳理本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活动四:迁移运用,大胆想象
光说不练假把式,你想不想创编自己的小故事,下面我们根据本节课用到的学习方法,进行大胆想象,创作《我会变》。出示评价标准:学生交流习作内容,同伴评价。同桌互换评价,学生修改习作,总结星级。
小结:同学们,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希望大家继续徜徉在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领略世界的精彩。
学习评价:
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进行习作,并借助评价量表修改和评价。
作业设计
1.课后完善修改习作。
2.推荐阅读:《我坐在了花瓣上》《温暖旅店》
板书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后反思
1.图画导入,开启想象之门。导入时借助一个简单的笔画入手,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调查摸排班级学生的想象力,为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2.抓关键问题,环环相扣,方法渗透。本课主要以“你觉得文中有意思的想象是什么,写下自己的理由”为关键问题,围绕问题让学生们说自己的想法,并在其中渗透方法的指导:改变特点、联系特点和创编对话,边学习方法时边运用,让学生灵活掌握。
3.学以致用,以评促写。我把本节课的方法放到评价标准里,并设置星级,学生们根据标准和自己的想象进行片段练习,并进行自评,和同桌进行互评,通过评价和交流,学生们能够流畅地写出片段,并且能够标准有理有据地评价同伴的习作,课堂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在每个方法渗透的过程中,在改变特点方面未联系到生活,展示时使用投影仪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