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5 22: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共产党宣言》书影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1820-1895)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0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2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03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经过几十年的斗争,1832年,英国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选民人数增加到总人口的3.3%,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选举权,但是广大工人仍然一无所获。
工人政治权力极其有限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19世纪欧洲工人的生活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
材料:这里(普通的工人住宅区)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而坑坑洼洼,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的这些地区是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气如何,是容易想象的。
劳动条件相当恶劣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材料一: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在1818年至1827年间,一家呢绒纺织厂中,死亡的成年工人和青工为92人,其中至少52人死于肺结核,或称做“痨病”。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使用降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十九世纪中叶,工作日仍然长达16—18小时。据统计,1839年英国工厂有43万多工厂,其中,妇女24万多,18岁以下童工占19万,工厂环境条件差。
工资微薄、妇女和儿童处境更为悲惨、贫穷、疾病和犯罪
A.经济处境:经济危机;欧洲各地普遍出现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B.政治处境:工人的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C.劳动条件:劳动条件相当恶劣;工资微薄,面临失业的危险;妇女和儿童处境更为悲惨
D.生活条件:住宅区是贫民窟,成了贫穷、疾病和犯罪之地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背景:
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
1.经济: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病显现暴露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矛盾尖锐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
(卢德运动时期)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
设问:
两则材料分别认为工人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他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早期工人运动: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早期工人运动:
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
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肆无忌惮的压榨,横加于我们之身!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
捣毁机器
争取政治权利
自发行动
自觉运动
形式:
争取政治权利,通过政治变革改变经济地位
自觉运动
通过打砸机器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
自发运动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诞生的背景:
三大工人运动 纲领或口号 结果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不共和,毋宁死 失败
英国宪章运动 成年男子普选权,取消议员财产限制,工人进入议会等6项要求 失败
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反对资本剥削和私有制 失败
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意义: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时间
目的
形式
主要事件
意义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身权益
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力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早期工人运动: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代表人物
法国贵族
实行实业制度,人人都要劳动,按才能和贡献实施分配,财产共有
傅里叶(画像)
阶级调和与合作,按照兴趣从事工作,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
欧文(画像)
“新和谐公社”,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
▲“新和谐公社”蓝图
法国资产阶级
英国资产阶级
圣西门(画像)
上书拿破仑,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
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自己出资进行实验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2.主张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3.结果
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欧文的思想只是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无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恩格斯深入到工人之中
马、恩同工人交谈
马、恩一起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诞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病逐渐显现。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础: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1818年
1844年
1846-1847年
1848年
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
恩格斯与马克思结下亲密友谊
两人加入了 “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党宣言》发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揭示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
斗争目标、结果——
革命基本力量——
实现目标手段——
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暴力革命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革命力量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革命途径 暴力革命 和平改造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出来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直接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
内容:
①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③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性质和特点: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作用:是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影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1864,伦敦)
(1)背景
材料2: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预言过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起来。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60年代欧洲产业工人达874万人,手工业工人有1100万人。工人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也日益提高。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3)成立意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成立时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1)背景及过程
普法战争失败
1870年
梯也尔政府
(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民族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激化
武装起义
1871·3·18
巴黎公社
3·28
失败
5.28
根本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直接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企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2)成立:
1871 年3月28日-5月28日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3)措施
类别 内 容
政 权 建 设 除 旧
布 新
经济 政策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军队、旧警察;
①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关;
②成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③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4)性质:
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工人政权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5)结果
1871年5月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绞杀
(6)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5)失败原因
根本: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社会发展不足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
客观: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内外联合镇压
主观:
①没有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
②未没收法兰西银行,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③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孤军奋战
教训:
①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③要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经验:
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济
前提
阶级
基础
实践
基础
思想
基础
马克思主义
巴黎公社
影响
丰富
空想
科学
理论
实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