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A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
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用石墨制铅笔芯
[解析]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其升华吸热制冷工作,属于利用物理性质工作;B.汽油作燃料,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属于利用化学性质(可燃性)工作;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物理性质(密度小)工作;D.用石墨制铅笔芯,利用石墨灰黑色且质软特点工作,属于利用物理性质工作。
[答案]B
2、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解析]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属于获取事实与证据环节。
[答案]C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理由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素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思考
[解析]实验法: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经历190次后的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素,这说明实验的重要性。
[答案]B
4、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 撕开多种不同“锯齿”形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 多痊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 先后在“锯齿”形状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 分别撕开“平边”形状和“锯齿”形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解析]根据题意,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而变量为“锯齿”形状,故只有设置口袋的形状不同,通过测量力的大小得出结论。A. 撕开的包装袋都是锯齿状,未控制变量,无法得出结论;B.不同学生所用力不同,且撕开的包装袋位置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C.先后在锯齿状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变量为包装袋的形状,变量唯一,符合小华的猜想,可得出正确结论;D.不仅改变了包装袋的形状,还有包装袋的材质,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某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为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B.图乙为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图丙为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
D.图丁为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解析] A.图甲为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不正确;B.图乙为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正确;C.图丙为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正确;D.图丁为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正确。
[答案]A
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 B.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C. 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移动路径 D. 核电站废水直接排放入海
[解析] A.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B.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C. 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移动路径,此三项都是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大事,而D. 核电站废水直接排放入海,将严重海洋污染,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20毫米=20毫米×1/1000米=0.02米 B. 0.05米=0.05×100毫米=5毫米
C. 9升=9×1000毫升=9000毫升 D. 3吨=3×1000=3000千克
[解析] A、“20毫米×1/1000米”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错误;B、进率错误,1米=1000毫米,所以0.05米=0.05×1000毫米=50毫米,故B错误;C、进率及过程正确,故C正确;D、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D错误。
[答案]C
8、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种子的是( )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解析]黄瓜、西红柿、芸豆都是种子植物,而海带是孢子植物不会有种子。
[答案]C
9、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500米,测量后他发现这把尺比标准的米尺短了0.004米,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应为( )
A.0.496米 B.0.498米 C.0.502米 D.0.504米
[解析] 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50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短了0.004m,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0.996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0.996cm;读数是0.500m,相当于50个0.996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50×0.996cm=49.8cm=0.498m。为了保持分度值统一不变,因此小方桌边长的真实长度是0.498m。B符合题意。
[答案]B
10、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C.0 ℃的冰块没有能量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析] 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正确;B.不同形式的能量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0 ℃的冰块没有能量也具有能量,C不正确;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正确。
[答案]C
11、将新鲜的柿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脱涩,有人说食盐水比清水更容易让新鲜的柿子脱涩。为了检验这种说法,应该选择的实验方案是( )
[解析] 要比较“食盐水是否比清水更容易让新鲜的柿子脱涩”,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变量应是清水或食盐水,其他条件都相同,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2、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A脊椎动物鱼类,但鱼类不包含鲸(哺乳类),不正确;B、无脊椎动物包含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包含昆虫,正确;C、食肉目包含猫属,猫性包含猫科,不正确;D、单细胞生物包含单细胞动物,但单细胞动物不包含衣藻(植物),不正确。
[答案]B
1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解析]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说明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说明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说明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河虾的外骨骼,主要是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水分流失,与游动关系不大,D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
1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些外来物种
[解析]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合理利用和开发,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正确;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对引进些外来物种应持审慎态度,外来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泛滥成灾,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容易很导致当地生态失衡。
[答案]D
15、在温度是20 ℃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解析] A、房间内空气的温度只有20℃,并不能高于这一温度,因此不合题意;B、这一刻度还没有达到沸水的温度,也不合题意;C、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先使温度计内的液体温度变化,从而发生热胀冷缩,进而指示出不同示数的,所以符合题意;D、这一刻度当然表示了一定的温度,因此不合题意。
[答案]C
16、“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解析]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不是门,不正确;B.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同科,而大豆与它们同门,故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不正确;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水稻(同科,分类等级低),不正确;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正确。
[答案]D
17、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有关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 A.制作泡菜需要乳酸菌的发酵产生乳酸,而乳酸菌需要无氧环境中才能生存,故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使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中产生大量乳酸;不正确;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正确;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正确;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正确。
[答案]A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 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17℃,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 17℃ B. 20℃ C. 23℃ D. 19.2℃
[解析]冰水中-5℃,沸水中105℃,其间相差110格,刻度均匀,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相同,都是10℃/11,设示数17℃时实际温度为t;有[17-(-5)] 10℃/11 =20℃。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9、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
A. 测量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量物体质量
B. 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磨损了
C. 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
D. 没有把游码移动到最左端,便调节天平平衡开始测量
[解析] A、指针偏向左侧,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要想使天平平衡,右侧必须多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行,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A错误;B、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B错误;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相当于增加了物体的质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C错误;D、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测量结果会偏小,故D正确。
[答案]D
20、下表是小明用豌豆种子研究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实验记录。表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解析] 通过分析该表格,可知小明设置的对照实验中甲和乙不同的变量是空气(敞开、密封);乙和丙有两个变量,一个是空气(敞开、密封),另一个是温度 (20℃、0℃);乙和丁有两个变量,一个是空气(敞开、密封),另一个水分(湿润、干燥);丙和丁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温度(20℃、0℃),另一个水分 (湿润、干燥),因此有唯一变量的只有甲和乙。
[答案]A
21、“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程却比体温计大
[解析]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所有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故A正确不合题意;B、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从30℃到490℃,此范围内纳米管的热胀冷缩要很小才能不影响测量结果,故B正确不合题意;C、金属镓的体积在30℃到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但我们还要通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它液柱的变化读取数值,绝对不能忽略不计,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纳米管温度计”的量程是30℃~490℃,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所以它的量程比体温计大得多,故D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C
22、某新闻报道宣布确认某县一男性在夏天死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主要由蜱虫(如图所示)叮咬引起。蜱虫的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C.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
[解析]根据题意,蜱虫身体呈椭圆形,身体分两部分,腹面有4对足,足分节,具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而昆虫应该分出头、胸和腹三个部份,所以蜱虫不属于昆虫。B符合题意。
[答案]B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某学生在野外检视四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黄瓜。则它是( )
A. P B. Q C. R D. S
[解析]黄瓜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能开花所以有花粉,能结果,故R是黄瓜,C符合题意。
[答案]C
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是错误,因此误差不是错误,故B错误;C、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因此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差,故C不正确;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
[答案]D
25、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最佳选择。高铁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燃料。目前最快的高铁已达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A.水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电能转化为核能 D. 动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高铁利用电力牵引,所以其能量转化是消耗电能,获得高铁运行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下列四种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①青菜 ②萝卜 ③马铃薯 ④西红柿。(以下请填序号)
其中主要食用叶的是 ;主要食用其茎的是 ;
主要食用其根的是 ;主要食用其果实的是 。
[解析]青菜主要食用其叶;萝卜主是食用其根;马铃薯主要食用其茎,西红柿主要食用其果实。
[答案] ① ; ③; ② ; ④
27、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选填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
[解析]铁熔化成铁水时,质量不能随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硬度、熔点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需要化学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易生锈、易燃烧等。
[答案] 不变;①② ;③
28、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
(2)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 。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2n;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偏大。
[答案] (1) 1.55 (2) D2-D1/2n ; 偏大
2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当他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中指针右偏现象,说明右侧质量大,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砝码质量较小,应该适当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读数,石块的质量为50g+20g+5g+3.4g=78.4g。
[答案] 左 ; 增加 ; 78.4
INCLUDEPICTURE "E:\\已做完\\科学\\华师七年级科学(word)\\A16-7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华师七年级科学(word)\\A16-70.TIF" \* MERGEFORMAT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根据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回答问题。
(1)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 发酵制成的。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与鱼的这种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纺锤形,用鳍游泳,用 呼吸。
(3)如图为宁波市的市花——茶花,它属于 (填“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解析] (1)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与鱼的这种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纺锤形,用鳍游泳,用鳃呼吸。(3)茶花,花瓣数为5,网状叶脉,它属于双子叶植物。
[答案](1)乳酸菌 (2)鳃 (3)双子叶植物
31、冬季雷鸟的羽毛换成白色,以适应降雪的环境.据此回答:
(1)从生态因素来看,影响雷鸟换羽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冬天雷鸟与冰天雪地一致的羽毛,称为保护色,其适应意义在于 ;
(3)若冬天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的白色羽毛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相对性,其
原因是 。
[解析] 雷鸟的羽毛颜色是一种保护色,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强.到冬天,光照时间变短,短到一定程度之后,雷鸟受其影响开始慢慢换成白羽,以便使自己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更难被发现,光照时间变长之后便会刺激雷鸟再次换羽,春天变成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适应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所以属于一种保护色,利于捕食和躲避敌害,但如果冬天没有下雪,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使雷鸟更容易被发现,称为适应的相对性,只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是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 (1)光照(日照时间的长短) (2)利于捕食和躲避敌害;(3);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相互作用的结果
32、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 5毫升 B. 50毫升 C. 80毫升 D. 95毫升
[解析]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岀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3)小石块体积(体积为15厘米3),5毫升、50毫升、80毫升、95毫升的水放入石块浸没后的总体积分别为20毫升、65毫升、95毫升和110毫升,其中前面三个都没有超过量程,故选ABC。
[答案] (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岀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V0-V1;] (3)A、B、C
33、如图,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2)求出木块体积,即V= 。
[解析] 。图中量筒的量程为0-90ml,分度值为5ml,因为V2表示的水加铁块的体积,示数为70ml,V3表示的是水加铁块再加木块的体积示数为85ml,所以V木=V3-V2=85ml-70ml=15ml=15cm3,因为没有必要测量水的体积,故步骤A多余。
[答案] (1)A (2)15 cm3
34、新冠疫情仍未结束,出入公共场所还需检测体温。现在常用医用红外体温计(图甲)来代替普通水银体温计(图乙)进行体温测量。
(1)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 。
(2)小明在家里看到一支水银体温计,直接拿来测量自己体温,测得读数为36.8℃。小明的体温可能是_______。
A.36.5℃ B.36.8℃ C.37.0℃ D.37.8℃
(3)结合表丙分析:与水银体温计相比,医用红外体温计的优点有_______(可多选)
A.读数更方便 B.测量时间缩短 C.精确度更高 D.体积小易携带E.测量范围更大
[解析](1)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体温计工作时,只要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不可能偏低,若小明测得体温为36.8℃,则小明的实际体温应该小于或等于36.8℃,故AB符合题意。(3)A.医用红外体温计采用数字显示温度,读数更方便,正确;B.红外体温计测量体温只需要1~2秒,测量时间短,正确;C.水银温度的分度值为0.1℃,即可以精确到0.1℃。而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医用红外体温计精确度为(或),所以水银体温计更准确,错误;D.水银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相比,体积更小,更方便携带,错误;E.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而医用红外体温计测量范围为-,所以医用红外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更大,正确。故选ABE。
[答案] (1)水银的热胀冷缩 (2)AB (3)ABE
35、如图所示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如表的实验数据:
(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______的关系。这种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_法。
(3)通过比较第l、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第1、3或2、4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___________无关。
[解析] (1)直接测出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大,可以测量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来减少误差。(2)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2次实验,铁块质量相等,摆线长度不同,摆线长度越长摆的周期越大。(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3或2、4实验中,小铁块的质量不同,摆线的长度相同,摆的周期相同,由此可知: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答案] (1)测量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 (2)细绳长度; 控制变量 (3)在相同条件下,摆的长度越长,周期越长 (4)质量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种子数
甲组 10粒 有光、适量的水、25℃的环境中 10粒
乙组 10粒 无光、适量的水、____℃的环境中 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横线处应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意,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都应控制相同,故乙组处理方法应为“无光、适量的水、25℃的环境中”;(2)实验过程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3)实验结果,相同条件下,有光和无光的两组种子全部萌发,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答案](1)25 (2)避免偶然性 (3)该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37、小芳在生活中发现窗玻璃有的是单层的,有的是双层的。在敲玻璃时,她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她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芳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共做6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后,小芳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芳改进后重做了该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1)你认为最初“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小科得出“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的实验结论。为使实验数据有更大的差异性,他改进后再次重复上述实验。请说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 。
[解析] (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3)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 (4)为使数据有更大差异性,可减小斜面的坡度或加大拉开橡胶球的角度等。
[答案] (1)随意拉开橡胶球 (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 (4)减小斜面的坡度(或加大拉开橡胶球的角度等合理均可)
38、下图是小利同学用托盘天平、烧杯练习测量食用油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
(2)如图甲所示,把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为150g。
(3)把烧杯中的 (选填:“全部”或“一部分”)食用油倒入一个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g。
[解析] (1)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右侧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2)把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150g(3)把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100g+50g=150g,再将烧杯中的适量(一部分)食用油倒入容器中,现将剩余的油和杯子一起称量;(4)指针偏左时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此时指针偏右说明这个砝码太重,应取下该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中央刻度线为止。根据丁图和甲图,倒出的油的质量:[100g+50g] -[100g+10g+5g+0.8g ]=34.2g。
[答案] (1)右 (2) 烧杯和食用油 (3)一部分 (4)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34.2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孢子植物的有 ;
(2)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
(3)银杏与桃花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 。
[解析](1)贯众、葫芦藓、小球藻都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属于孢子植物;(2)没有果皮包被种子的是裸子植物,有银杏、松、杉、柏等;(3)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有小球藻等藻类植物;(3)银杏是裸子植物,不开花没有果实,种子没果皮包被;桃是被子植物,开花结果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答案] (1)贯众、葫芦藓、小球藻 (2)小球藻 (3)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裹
40、(8分)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1)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 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 a.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b.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c.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 d.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e.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
①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②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
[解析] (1)测量沸水的实验步骤为: 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③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④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⑤取出温度计; ⑥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BACEDF ;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由于烧杯底部温度很高,所以测量值会偏大。(2)①根据公式得到: ; 解得:t'=50℃;②根据公式得到:;解得:t=25℃ 。
[答案] (1)BACEDF;偏大 (2)50;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A 答题卷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 ; ; ; ;
27、 ; ; ;
28、(1) ;(2) ; ;
29、 ; ; ;
30、(1) ;(2) ;(3) ;
31、(1) ;(2) ;
(3) ;
32、(1) ;
(2) ;
(3) ;
33、(1) ;(2) ;
34、(1) ;(2) ;(3) ;
35、(1) ;
(2) ; ;
(3) ;(4) 。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1) ;
(2) ;
(3) ;
37、(1) ;(2) ;
(3) ;(4) ;
38、(1) ;(2) ;(3) ;
(4)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1) ;
(2) ;(3) ;
40、(1) ; ;
(2)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A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
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用石墨制铅笔芯
2、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理由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素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思考
4、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 撕开多种不同“锯齿”形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 多痊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 先后在“锯齿”形状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 分别撕开“平边”形状和“锯齿”形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某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为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B.图乙为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图丙为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
D.图丁为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 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 B.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C. 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移动路径 D. 核电站废水直接排放入海
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20毫米=20毫米×1/1000米=0.02米 B. 0.05米=0.05×100毫米=5毫米
C. 9升=9×1000毫升=9000毫升 D. 3吨=3×1000=3000千克
8、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种子的是( )
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
9、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500米,测量后他发现这把尺比标准的米尺短了0.004米,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应为( )
A.0.496米 B.0.498米 C.0.502米 D.0.504米
10、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C.0 ℃的冰块没有能量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11、将新鲜的柿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脱涩,有人说食盐水比清水更容易让新鲜的柿子脱涩。为了检验这种说法,应该选择的实验方案是( )
12、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1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些外来物种
15、在温度是20 ℃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16、“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7、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有关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 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17℃,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 17℃ B. 20℃ C. 23℃ D. 19.2℃
19、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
A. 测量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量物体质量
B. 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磨损了
C. 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
D. 没有把游码移动到最左端,便调节天平平衡开始测量
20、下表是小明用豌豆种子研究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实验记录。表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21、“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程却比体温计大
22、某新闻报道宣布确认某县一男性在夏天死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主要由蜱虫(如图所示)叮咬引起。蜱虫的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C.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某学生在野外检视四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黄瓜。则它是( )
A. P B. Q C. R D. S
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25、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最佳选择。高铁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燃料。目前最快的高铁已达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A.水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电能转化为核能 D. 动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下列四种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①青菜 ②萝卜 ③马铃薯 ④西红柿。(以下请填序号)
其中主要食用叶的是 ;主要食用其茎的是 ;
主要食用其根的是 ;主要食用其果实的是 。
27、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0.25k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选填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
28、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
(2)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 。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当他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INCLUDEPICTURE "E:\\已做完\\科学\\华师七年级科学(word)\\A16-7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华师七年级科学(word)\\A16-70.TIF" \* MERGEFORMAT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根据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回答问题。
(1)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 发酵制成的。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与鱼的这种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纺锤形,用鳍游泳,用 呼吸。
(3)如图为宁波市的市花——茶花,它属于 (填“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31、冬季雷鸟的羽毛换成白色,以适应降雪的环境.据此回答:
(1)从生态因素来看,影响雷鸟换羽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冬天雷鸟与冰天雪地一致的羽毛,称为保护色,其适应意义在于 ;
(3)若冬天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的白色羽毛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相对性,其
原因是 。
32、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 5毫升 B. 50毫升 C. 80毫升 D. 95毫升
33、如图,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2)求出木块体积,即V= 。
34、新冠疫情仍未结束,出入公共场所还需检测体温。现在常用医用红外体温计(图甲)来代替普通水银体温计(图乙)进行体温测量。
(1)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 。
(2)小明在家里看到一支水银体温计,直接拿来测量自己体温,测得读数为36.8℃。小明的体温可能是_______。
A.36.5℃ B.36.8℃ C.37.0℃ D.37.8℃
(3)结合表丙分析:与水银体温计相比,医用红外体温计的优点有_______(可多选)
A.读数更方便 B.测量时间缩短 C.精确度更高 D.体积小易携带E.测量范围更大
35、如图所示是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如表的实验数据:
(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______的关系。这种方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_法。
(3)通过比较第l、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第1、3或2、4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___________无关。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种子数
甲组 10粒 有光、适量的水、25℃的环境中 10粒
乙组 10粒 无光、适量的水、____℃的环境中 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横线处应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小芳在生活中发现窗玻璃有的是单层的,有的是双层的。在敲玻璃时,她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她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芳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共做6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后,小芳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芳改进后重做了该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1)你认为最初“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小科得出“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的实验结论。为使实验数据有更大的差异性,他改进后再次重复上述实验。请说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 。
38、下图是小利同学用托盘天平、烧杯练习测量食用油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
(2)如图甲所示,把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为150g。
(3)把烧杯中的 (选填:“全部”或“一部分”)食用油倒入一个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g。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孢子植物的有 ;
(2)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
(3)银杏与桃花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 。
40、(8分)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1)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 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 a.检查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b.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c.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 d.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e.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
①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②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