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B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自工业化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地球上生物物种正以近千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在迅速消失,每年消失的物种近千种。下列做法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是( )
A.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 B.偶尔使用一次性制品 C.不遵守交通规则 D.践踏草坪
[解析] A.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使野生动植物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减少;B.一次性制品很多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如一次性筷子等,即使偶尔使用一次性制品,也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不遵守交通规则与生物多样性无关,符合题意;D.践踏草坪,会导致生物生长不好,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C
2、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解析]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不正确;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远,不正确;C.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正确;D.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形态结构为主要依据,植物主要是外部形态结构,动物要考虑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
[答案]C
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属于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 D. 获得结论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收集事实与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根据题意,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答案]B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3.7米=3.7×1 000毫米=3 700毫米 B.3.7米=3.7米×1 000毫米=3 700毫米
C.3.7米=3.7米×1 000=3 700毫米 D.3.7米=3.7×1 000=3 700毫米
[解析] A、过程及进率正确,故B符合题意;B、换算过程中单位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中间过程单位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过程没有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小玲有下列四次测量: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科学书的长度 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欲测量一根细钢丝的直径,细钢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 ④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解析] 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科学书的长度,使分度值变大,则测量值偏小,符合题意;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测量值偏小,符合题意;③欲测量一根细钢丝的直径,细钢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测量值偏大,不符合题意;④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测量值偏小,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6、小陈同学用天平测物块质量时,在右盘加减砝码的步骤为: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天平已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 135 克 B.若天平已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 185 克
C.若将该物块送到月球上,则质量会变小 D.若加减砝码后天平还不平衡,则要调节平衡螺母
[解析]加砝码的原则是“先大码后小码、不够称游码”,根据题意,放上右盘的砝码有1个100g、1个20g、1个10g、1个5g,故砝码总质量为135g,若此时天平平衡,则物体质量135g,故A正确,B不正确;若天平不平衡,再可向右调节游码,但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D不正确;这个物块送到月球上时质量不会变化,故C不正确。
[答案]A
7、下列操作或读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6.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6.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7.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7.EPS" \* MERGEFORMATINET
A.测量木块的长度 B.圆柱体的直径是 1.10 cm C.测量水的温度 D.温度计示数是 46 ℃
[解析]A、没有对准刻度尺的0起点进行测量,测量值偏小;B、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刻度值为3.10cm,物体长度为3.100cm-2.00cm=1.10cm,故B正确;C、温度计的玻璃接触到烧杯底,测量不准确;D、温度计示数越向下示数越大,应读作零下34℃,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摘自《诗经 蒹葭》,其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肾蕨 B.葫芦藓 C.花生 D.玉米
[解析]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肾蕨类和葫芦藓同属于孢子植物,花生和玉米同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且花生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而芦苇是单子叶植物,故玉米和芦苇的亲缘关系最近。
[答案]D
9、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了避免食物因微生物变质,一般可以通过干藏法、冷藏法以及真空包装法等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从以上信息中,不能得出的微生物生存条件( )
A. 需要水分 B. 需要合适的温度 C. 需要光照 D. 需要空气
[解析]根据题意,干藏法与水分有关,冷藏法与温度有关,真空包装法与空气有关,故没有提及的是光照。
[答案]C
10、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表,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的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猎豹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鲫鱼 游泳 水中 鳍 需要
鹰 飞行 空中 翼 需要
A.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 B.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C.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D.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解析]题干信息中没有比较动物运动快慢的信息,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是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7℃;现在把该温度计挂在墙上示数为38摄氏度,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为( )
A.31℃ B.38℃ C.43℃ D.34℃
[解析] 沸水中示数是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7℃,说明相差91格,温度差为100℃,说明每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100/91℃,即100℃/91;当该温度示显示38℃时,表示与冰水中相差了38-7=31格,则表示的实际温度31×100℃/91≈34℃。
[答案]D
12、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量物体长度时,选择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B. 量筒、刻度尺都无零刻度线
C. 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刻度都均匀 D. 用体温度计不能测冰水或沸水温度
[解析] A. 测量物体长度时,选择最小刻度并不是越小越好,应按具体测量要求选择准确度合适的刻度尺,A不正确;B. 量筒无零刻度线,而刻度尺有零刻度线,B不正确;C. 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刻度都均匀,但量杯刻度不均匀,C不正确;D. 用体温度计的量程为35℃~42℃,不能测冰水或沸水温度,D正确。
[答案]D
13、下列能反映“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的诗句是( )
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属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桃花已经开始开放,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4、为了比较准确且尽可能快的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皮垫圈的数量(估计有几千个), 最好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即为10M/m垫圈总数
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M/m即为垫圈总数
C.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10L/L0 即为垫圈总数
D.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 1 个垫圈的厚度L0,L/L0 即为垫圈总数
[解析] 要想比较准确、快速地得出一堆相同规格小橡皮垫圈的数量,可采用累积法来通过测量得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则一个的质量就是 m /10 , 10M/ m 就是垫圈的总数量;另一种是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 0 ,则一个的厚度就是 L 0 /10 , 10L/ L 0 就是垫圈的总数量.对照各选项可知,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 含有两个变量 B.缺少对照实验 C.蛙卵数过少 D.结果不明显
[解析] 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变量应该是不同水质,而其他条件都应控制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6、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解析] 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为L1>L2 , 所以L2[答案]C
17、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大于 4.1g B.等于 4.1g C.小于 4.1g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食盐为10.4g时,左物右码,右盘中加入5、0克砝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大于10.4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m甲=10.4g+m′;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质量小.在称量食盐为6.3gg时,左物右码,右盘中加入6.3g砝码,只有左边的食盐质量小于6.3g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m乙=6.3g-m″;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为△m=m甲-m乙=10.4g+m′-(6.3g-m″)=4.1g+(m′+m″),由于m′与m″不为零,略大于0,则△m>4.1g。
[答案]A
18、在摘大白菜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田地中有很多“熟悉的陌生人”。在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隐藏着大量的“田溜溜”。老师看到后,对大家进行介绍,其实这种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的动物,在生物学中叫蛞蝓(kuò yú),和蜗牛都属同一门生物。请问蛞蝓属于( )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解析]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蛞蝓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答案]B
19、央视6月5日报道,来自西双版纳勐养子自然保护区的17头野生亚洲象进入了版纳植物园。由于象群食量巨大,植物园中13000多种植物,尤其是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着被象群取食和破坏的危险。几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解析]生物之间存在关系,任何生物的变化都会受其他生物的影响,植物也有很多的濒危物种,也需要保护,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种类一般也较为稳定,它们以极慢的速度变化和发展着。一引动新的物种会不断诞生,一些物种会逐渐灭绝,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力的增加,一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加速了一些生物种类的灭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的多样性息息相关,我们应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和各类,故A说法不正确。
[答案]A
20、为配制适当浓度的盐水,需要用天平称取5 g食盐,天平调平衡后,现在将右盘放5 g砝码,食盐放在左盘,发现指针稍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取出部分食盐 B.往左盘加适量食盐 C.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盘中的砝码取出
[解析]因为要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所以应该先确定砝码(或游码)的质量,然后加食盐直到天平平衡。故加入食盐后指针右偏,说明食盐的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所以应该加入适量的食盐。
[答案]B
21、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己,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现象体现同一原理的是( )
A. 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B. 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 雷鸟在降雪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 D. 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解析]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这是肺鱼对环境的适应与题中原理不同,A错误;B、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这是一种警告,与题中原理不同,B错误;C、雷鸟在降雪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白色羽毛在雪中起保护作用,但在雪前环境不显白色,雷鸟的白色羽毛使雷鸟更显眼,与题中原理相同,C正确。D、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是一种拟态起保护作用,与原理不同,D错误。
[答案]C
22、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 B. 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
C.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 D. 在野外察看蚂蚁的取食
[解析] 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C
23、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水稻和大豆属于同一目
C.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小麦的少 D.水稻、小麦、大豆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解析] 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所以: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种不是属,A不正确;B.目比科的分类等级高,所以水稻和大豆同科则不同目,B不正确;C.水稻与大豆同门不同纲,而水稻与小麦同科不同属,所以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小麦的少,C正确;D.水稻、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而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D不正确。
[答案]C
24、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都要求参加。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其中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
A. 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 B. 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 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 D. 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解析] 根据动物的分类特征,鲸鱼是哺乳类动物,鲫鱼是鱼类,鳄鱼是爬行类动物,章鱼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类动物,小丑鱼、鲨鱼、鲤鱼是鱼类,甲鱼是爬行类动物,鲈鱼是鱼类。故鱼类运动会中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不能参加。A符合题意。
[答案]A
25、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
A.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 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解析]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保护。
[答案]B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刻度尺是测量 的工具,天平是测量 的工具,秒表是测量 的工具,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
[解析]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答案]长度; 质量; 时间 ;体积(液体体积)
27、小明在记录测量值时忘记加单位了,请你帮他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篮球中锋姚明身高226________。
(2)百米奥运成绩约为10.5________。
(3)刘春雷举重成绩约为286________。
[解析]身高属于长度,合适的单位是米或厘米,姚明身高约为226厘米;百米赛跑比的是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合适单位是秒;举重比较的是质量,合适单位是千克(kg)。
[答案](1)厘米(cm),(2)秒(s),(3)千克(kg)
28、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解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出现新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熔点沸点等;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新物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毒性等。
[答案]③;⑥
29、请在横线上填写甲、乙、丙三幅图中各仪器的读数:
(1)图甲中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中天平称量的石块的质量是 克;
(3)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解析](1)图甲中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即1mm,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是2.56cm;(2)图乙中天平称量的石块的质量砝码质量20g+20g+5g=45g,游码指示质量为2.4g,质量共为47.4g,即物体质量47.4g;(3)图丙中温度计,向下示数增大为负,分度值为1℃,故示数是-15℃。
[答案] (1)1mm 、 2.56(合理即可)(2) 47.4 (3)-15℃
30、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填字母)。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 。
(3)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 (填字母)。
(4)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解析] (1)图中的A是蕨,属于蕨类植物;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这三者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E荠菜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繁殖后代;(2)E属于被子植物,C属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特有的器官是花和果实;(3)A蕨类植物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C裸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E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中有导管和筛管,输导组织更加发达;(4)图中的植物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D→B→A→C→E。
[答案] (1)ABD;(2)花和果实;(3)ACE;(4)D→B→A→C→E
31、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 ;理由是 。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解析](1)绿豆是绿色开花植物属于被子植物;(2)不能改变成1颗种子,否则易出现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3)根据表中数据显示, pH越大或越小,幼苗生长越不好,只有pH约为7时幼苗才生长较好,所以酸雨对绿豆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答案] (1)被子植物; (2)不能; 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 (3)抑制
32、被称为城市的肾的西溪湿地景观带,湿地内土地肥沃、潮湿,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场所,湿地内有几百种动物和植物。常见的有白鹭、蟹、鳄鱼、杨柳、青蛙,有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
请选择上述五种生物中的四种填在后面四个空格:P ,Q ,R ,S 。
[解析] 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或动物时,应当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寻找该动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动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动植物检索表。在运用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或解剖动植物标本,了解各种器官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通过检索可知:题干中的杨柳属于被子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见P表示杨柳;蟹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Q表示蟹;白鹭是鸟类,心脏四强,体温恒定,体表被毛,可见R是白鹭.青蛙体温不恒定,体表裸露,能辅助呼吸,可见S表示青蛙。
[答案] 杨柳 蟹 白鹭 青蛙
33、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________℃。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________℃
[解析] 设暖气片的温度为T1,由“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可列式:
解得T1=67℃;设外界温度为T2。解得T2=-3℃。
[答案] 67;-3
34、小明到溪边游玩,溪水清澈见底,溪底和河滩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鹅卵石。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河滩上的树木都向流水方向倾斜(如图所示),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
(1)下列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____。
A.河滩上的树木都是樟树 B.溪流中的鹅卵石有大有小
C.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 D.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
(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你认为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 。
[解析] (1)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 (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那么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溪流水位变化情况等。
[答案] (1)C、D (2)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溪流水位变化情况等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35、小明发现快递配送的冷藏生鲜都装在泡沫保温箱中。为比较泡沫与棉花隔热性能的强弱,他利用温度传感器、纸板箱、棉花和泡沫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装置A、B,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的冰和等质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在相同室内环境下同时开始实验,测得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
(2)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泡沫的隔热性能比棉花强。请结合图乙信息,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证据是:
;
(3)泡沫的隔热性能很强,但专家并不建议用泡沫箱来保温食品。下列叙述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
A.泡沫具有耐冲击、易成型的性质,且价格低廉
B.当温度高于65°C时,泡沫会释放有毒物质渗入到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
C.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运输费用
D.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
[解析] (1)要比较泡沫和棉花的隔热性能,就必须要测量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时间用钟表,因此还需要测量工具是钟表。(2)由图乙可知,经过相同时间后,泡沫内的温度比棉花的温度更低,发现泡沫的隔热性能比棉花强。(3)A.泡沫具有耐冲击、易成型的性质,且价格低廉,适合做保温箱,故A不符合题意; B.当温度高于65°C时,泡沫会释放有毒物质渗入到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不适合做保温箱,故B符合题意; C.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运输费用,适合做保温箱,故C不符合题意; D.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不适合做保温箱,故D符合题意。故选BD。
[答案] (1)钟表 (2)经过相同时间后,泡沫内的温度比棉花的温度更低 (3) BD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和初温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的时间。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________。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 (选填“毛料”或“棉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________衣服。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室温为________℃。
(4)除了采用测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你还可以通过________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解析]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没有控制布料的厚度和环境的温度相同。(2)根据表格可知,当温度都降低到20℃时,毛料用了99min,而棉布用了130min,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棉料的保温性能更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我该选择的衣服是棉料衣服。(3)根据表格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20℃时就不在降低了,因此当时的室温为20℃;(4)除了采用测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答案] (1)没有控制布料的厚度和环境的温度相同 (2)棉料;棉料 (3)20 (4)测量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转换法
37、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的问题质疑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较多。老师提示: 酒精灯加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 (1)Ⅰ、在实验中,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这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酒精燃烧更充分;Ⅱ、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显示,酒精灯的内焰的温度最高;可能是因为内焰被外焰包被热量不易散失的缘故;(2)①从酒精自身原因;②酒精灯的构造,灯芯的长短等找原因。
[答案] (1)Ⅰ、外焰 Ⅱ、 内焰; (2)①酒精的浓度;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等。
38、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则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有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2)每组不是选用 1 枝而是 20 枝月季花的原因是 。
(3)两组相比,若 B 组月季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根据题意,要研究“柚子皮的提取液是否可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这一问题,变量是柚子皮提取液和清水,其他条件应保证相同,故10ml 柚子皮提取液,以形成对照;(2)每组选用多枝月季花就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3)根据实验结果,若B组月季花的保鲜时间更长,则可说明柚子皮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答案] (1)10ml 柚子皮提取液(或10ml 加了柚子皮提取液的水)(2) 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具有科学普遍性(写出一点就可) (3) 柚子皮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5分)识别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完成下面问题。
(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其依赖于_____进行呼吸。
(2)乙属于________类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需要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3)观察丙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 ,原因是 。
[解析] (1)甲是青蛙,两栖动物,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其依赖于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2)乙是鳄鱼,属于爬行类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需要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体表覆盖鳞片。(3)丙是蚯蚓,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实验者在其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则蚯蚓会死亡,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的。
[答案] (1)肺和皮肤 (2)爬行 ; 体表覆盖鱗片 (3)死亡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40、(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别在干土和湿土中做鼠妇实验,下表数字表示鼠妇的数量,请回答问题: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 7 分钟 8 分钟 9 分钟
干土 4 4 3 3 2 2 2 1
湿土 6 6 7 7 8 8 8 9
(1)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需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 。
(2)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后再得出结论,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 B.抄其他小组的结果
C. 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D. 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水分,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需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保持变量唯一性。 (2)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后再得出结论,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应该如实记录,重新假设并重新进行实验。
[答案] (1)水分; 保持变量的唯一性 (2)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卷B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自工业化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地球上生物物种正以近千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在迅速消失,每年消失的物种近千种。下列做法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是( )
A.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 B.偶尔使用一次性制品 C.不遵守交通规则 D.践踏草坪
2、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属于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 D. 获得结论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3.7米=3.7×1 000毫米=3 700毫米 B.3.7米=3.7米×1 000毫米=3 700毫米
C.3.7米=3.7米×1 000=3 700毫米 D.3.7米=3.7×1 000=3 700毫米
5、小玲有下列四次测量: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科学书的长度 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欲测量一根细钢丝的直径,细钢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 ④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6、小陈同学用天平测物块质量时,在右盘加减砝码的步骤为: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天平已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 135 克 B.若天平已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 185 克
C.若将该物块送到月球上,则质量会变小 D.若加减砝码后天平还不平衡,则要调节平衡螺母
7、下列操作或读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6.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6.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7.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华师七年级科学\\A16-67.EPS" \* MERGEFORMATINET
A.测量木块的长度 B.圆柱体的直径是 1.10 cm C.测量水的温度 D.温度计示数是 46 ℃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摘自《诗经 蒹葭》,其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肾蕨 B.葫芦藓 C.花生 D.玉米
9、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了避免食物因微生物变质,一般可以通过干藏法、冷藏法以及真空包装法等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从以上信息中,不能得出的微生物生存条件( )
A. 需要水分 B. 需要合适的温度 C. 需要光照 D. 需要空气
10、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表,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的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猎豹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鲫鱼 游泳 水中 鳍 需要
鹰 飞行 空中 翼 需要
A.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 B.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C. 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D.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1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是98℃;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7℃;现在把该温度计挂在墙上示数为38摄氏度,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为( )
A.31℃ B.38℃ C.43℃ D.34℃
12、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量物体长度时,选择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B. 量筒、刻度尺都无零刻度线
C. 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刻度都均匀 D. 用体温度计不能测冰水或沸水温度
13、下列能反映“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的诗句是( )
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4、为了比较准确且尽可能快的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皮垫圈的数量(估计有几千个), 最好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十个垫圈的质量m,即为10M/m垫圈总数
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M/m即为垫圈总数
C.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0,10L/L0 即为垫圈总数
D.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 1 个垫圈的厚度L0,L/L0 即为垫圈总数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 含有两个变量 B.缺少对照实验 C.蛙卵数过少 D.结果不明显
16、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17、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大于 4.1g B.等于 4.1g C.小于 4.1g D.无法确定
18、在摘大白菜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田地中有很多“熟悉的陌生人”。在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隐藏着大量的“田溜溜”。老师看到后,对大家进行介绍,其实这种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的动物,在生物学中叫蛞蝓(kuò yú),和蜗牛都属同一门生物。请问蛞蝓属于( )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19、央视6月5日报道,来自西双版纳勐养子自然保护区的17头野生亚洲象进入了版纳植物园。由于象群食量巨大,植物园中13000多种植物,尤其是135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着被象群取食和破坏的危险。几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20、为配制适当浓度的盐水,需要用天平称取5 g食盐,天平调平衡后,现在将右盘放5 g砝码,食盐放在左盘,发现指针稍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取出部分食盐 B.往左盘加适量食盐 C.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盘中的砝码取出
21、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己,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现象体现同一原理的是( )
A. 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B. 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 雷鸟在降雪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 D. 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22、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 B. 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
C. 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 D. 在野外察看蚂蚁的取食
23、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水稻和大豆属于同一目
C.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水稻和小麦的少 D.水稻、小麦、大豆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24、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小丑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都要求参加。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其中不具备参赛资格的是( )
A. 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 B. 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 鲸鱼、鳄鱼、章鱼、小丑鱼、甲鱼 D. 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25、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
A.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 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刻度尺是测量 的工具,天平是测量 的工具,秒表是测量 的工具,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
27、小明在记录测量值时忘记加单位了,请你帮他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篮球中锋姚明身高226________。
(2)百米奥运成绩约为10.5________。
(3)刘春雷举重成绩约为286________。
28、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29、请在横线上填写甲、乙、丙三幅图中各仪器的读数:
(1)图甲中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中天平称量的石块的质量是 克;
(3)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30、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填字母)。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 。
(3)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 (填字母)。
(4)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1、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 ;理由是 。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32、被称为城市的肾的西溪湿地景观带,湿地内土地肥沃、潮湿,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场所,湿地内有几百种动物和植物。常见的有白鹭、蟹、鳄鱼、杨柳、青蛙,有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
33、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________℃。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________℃
34、小明到溪边游玩,溪水清澈见底,溪底和河滩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鹅卵石。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河滩上的树木都向流水方向倾斜(如图所示),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
(1)下列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____。
A.河滩上的树木都是樟树 B.溪流中的鹅卵石有大有小
C.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 D.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
(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你认为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 。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35、小明发现快递配送的冷藏生鲜都装在泡沫保温箱中。为比较泡沫与棉花隔热性能的强弱,他利用温度传感器、纸板箱、棉花和泡沫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装置A、B,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的冰和等质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在相同室内环境下同时开始实验,测得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1)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
(2)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泡沫的隔热性能比棉花强。请结合图乙信息,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证据是:
;
(3)泡沫的隔热性能很强,但专家并不建议用泡沫箱来保温食品。下列叙述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
A.泡沫具有耐冲击、易成型的性质,且价格低廉
B.当温度高于65°C时,泡沫会释放有毒物质渗入到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
C.泡沫密度小,可有效减轻物品包装质量,降低运输费用
D.泡沫易燃,大量泡沫堆积,运输中易引发火灾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和初温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时间。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________。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 (选填“毛料”或“棉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________衣服。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室温为________℃。
(4)除了采用测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你还可以通过________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37、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各自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的问题质疑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较多。老师提示: 酒精灯加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38、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则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有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2)每组不是选用 1 枝而是 20 枝月季花的原因是 。
(3)两组相比,若 B 组月季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5分)识别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完成下面问题。
(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其依赖于_____进行呼吸。
(2)乙属于________类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需要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
(3)观察丙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 ,原因是 。
40、(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别在干土和湿土中做鼠妇实验,下表数字表示鼠妇的数量,请回答问题: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 7 分钟 8 分钟 9 分钟
干土 4 4 3 3 2 2 2 1
湿土 6 6 7 7 8 8 8 9
(1)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需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 。
(2)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后再得出结论,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 B.抄其他小组的结果
C. 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D. 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期中模拟测试B 答题卷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 ; ; ; ;
27、(1) ;(2) ;(3) ;
28、 ; ;
29、(1) ; ;(2) ;(3) ;
30、(1) ;(2) ;
(3) ; (4) ;
31、(1) ;(2) ; ;
(3) ;
32、 ; ; ; ;
33、 ; ;
34、(1) ;
(2) ;
35、(1) ;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1) ;
(2) ; ;
(3) ;(4) ; 。
37、(1) ; ;(2) ;
38、(1) ;
(2) ;
(3)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1) ;(2) ; ;
(3) ; 。
40、(1) ; ;
(2)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