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生物多样性——2022-2023年湖北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23 黄石)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
A.体表覆盖鳞片或甲 B.用肺呼吸
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终生生活在水中
2.(2023 黄石)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2023 黄石)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皮肤 C.鳃 D.肺和皮肤
4.(2023 黄石)下列选项中属于鱼类的是( )
A.甲鱼 B.带鱼 C.章鱼 D.娃娃鱼
5.(2023 黄石)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C.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6.(2023 鄂州)生物圈中有一些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据图判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变形虫 D.衣藻
7.(2023 鄂州)《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学典籍,是传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五畜指牛、犬、羊、猪、鸡五种。下列关于五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恒温动物
B.都是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D.都是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
8.(2023 鄂州)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生物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工作是( )
A.以豌豆为材料探究相对性状的遗传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C.以狗为实验材料,从胰岛中提取出胰岛素
D.首例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9.(2023 湖北)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是多细胞生物
B.个体微小,可用培养基培养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0.(2023 十堰)如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11.(2023 宜昌)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是( )
①鲸鱼——肺
②蚯蚓—湿润的体壁
③蜥蜴——肺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气门
⑦家鸽——肺和气囊
⑧河蚌——鳃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⑦⑧
12.(2023 宜昌)“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2023 十堰)据所学知识,以下动物及其相关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刚毛辅助运动
B.鲫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
C.扬子鳄——用肺呼吸,牙齿有分化
D.家鸽——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
14.(2023 宜昌)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2023 宜昌)如表为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分析结果(“+”表示有,“﹣”表示无),甲、乙、丙三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A.蛔虫、枯草杆菌、水稻 B.酵母菌、枯草杆菌、水稻
C.蛔虫、酵母菌、水稻 D.蛔虫、枯草杆菌、酵母菌
16.(2023 随州)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所提及的植物与其所属类群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诗句 所属类群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藻类植物
B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蕨类植物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苔藓植物
D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种子植物
A.A B.B C.C D.D
17.(2022 随州)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在唤醒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和谐共生美丽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定不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
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18.(2022 咸宁)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来自湖北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林中精灵”金丝猴、“人间仙物”麋鹿等吸引了世界目光。下列保护这些动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性法律法规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19.(2022 宜昌)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④河蚌的贝壳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 襄阳)动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
C.小羊吃青草,促进物质循环
D.青蛙捕捉农业害虫,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21.(2022 荆门)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并利用细菌和真菌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及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仅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它们有好处
B.种植豆科植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与其共生的根瘤菌能够固氮
C.馒头面包松软可口,利用了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
D.农民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等物质生产沼气,利用了甲烷菌的分解作用
22.(2022 荆门)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国际社会纷纷立法保护,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我国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可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3.(2022 咸宁)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属于原核生物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24.(2022 咸宁)白鹤是一种珍稀濒危鸟类,是我国重点保护物种。下列关于白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鹤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B.白鹤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C.白鹤前肢变成翼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D.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5.(2022 宜昌)“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6.(2022 襄阳)生物分类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以下对狼分类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哺乳纲 B.灵长目 C.犬科 D.犬属
27.(2022 襄阳)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28.(2022 襄阳)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
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
29.(2022 恩施州)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等湿地。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下列关于丹顶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可作补充
B.丹顶鹤、褐马鸡、鸵鸟、扬子鳄等鸟类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C.丹顶鹤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成分,属于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D.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采取措施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0.(2023 荆州)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31.(2023 荆州)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达尔文的 学说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三.解答题(共3小题)
32.(2023 湖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上世纪因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其中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数量降至1012头,比大熊猫数量还少。位于湖北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水质优良,是首个对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喜食水草和虾的短颌鲚等小型杂食性鱼类资源丰富,为江豚提供了多种食物。在保护区内,经常人工投放鳙、鲢等大中型鱼类的幼鱼,作为江豚的补充食物,以促进其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目前,天鹅洲故道的江豚数量已从最初的5头上升至约160头,保护效果显著。同时,因环境适宜,鳙、鲢等大中型鱼类也得到快速繁殖。
资料二: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
(1)上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事实,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
(2)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长江中白鲟、江豚和虾的生活环境相似,但属于不同的类群,白鲟、江豚都属于 动物。
(3)某同学依据资料一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中短颌鲚与虾之间的关系是 。在此食物网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请写出图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
33.(2022 襄阳)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分类学上,新冠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理由是它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2)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群体中耐药性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耐药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3)某些 (选填“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4)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丙为传播途径
C.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D.外出戴口罩、接种疫苗、核酸检测等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5)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以抵抗病原体,这属于 (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6)截止到2022年6月1日,我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超338131.4万剂次。接种新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 。
(7)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抗击疫情的“良方”。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调节自己情绪的好方法: (答出一条即可)。
34.(2022 咸宁)囊鼠是一种啮齿类哺乳动物。囊鼠体色的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
(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一对 。
(2)浅色囊鼠基因组成是 ,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
(3)某研究团队调查不同区域不同体色囊鼠的数量,调查结果如图。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推测合理的有 (多选,填序号)
①深色岩区,囊鼠的浅色属于不利变异
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③囊鼠的浅色与深色岩区环境差异较大,浅色囊鼠更容易被天敌捕食
④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23 黄石)下列哪项不是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
A.体表覆盖鳞片或甲 B.用肺呼吸
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终生生活在水中
【解答】解: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
故选:D。
2.(2023 黄石)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解答】解:A、江豚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A正确;
B、江豚体毛退化,B正确;
C、江豚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温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
D、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3.(2023 黄石)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皮肤 C.鳃 D.肺和皮肤
【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选:D。
4.(2023 黄石)下列选项中属于鱼类的是( )
A.甲鱼 B.带鱼 C.章鱼 D.娃娃鱼
【解答】解:A、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带鱼靠鳃呼吸,用鳍游泳,并且生活在水中,所以带鱼是鱼类,B符合题意;
C、章鱼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娃娃鱼又叫大鲵,幼时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 黄石)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C.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解答】解: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辨别气味的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正确;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正确;
C、鸡、鸭、鹅等家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正确;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蛇毒可以抗癌作用、止血作用等,错误。
故选:D。
6.(2023 鄂州)生物圈中有一些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据图判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变形虫 D.衣藻
【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CD、草履虫、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CD错误。
故选:A。
7.(2023 鄂州)《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学典籍,是传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五畜指牛、犬、羊、猪、鸡五种。下列关于五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恒温动物
B.都是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D.都是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
【解答】解:A、牛、犬、羊、猪是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A正确;
B、牛、犬、羊、猪、鸡都是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牛、犬、羊、猪、鸡都是脊椎动物且在陆地上生活,C正确;
D、鸡是卵生,D错误。
故选:D。
8.(2023 鄂州)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生物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工作是( )
A.以豌豆为材料探究相对性状的遗传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C.以狗为实验材料,从胰岛中提取出胰岛素
D.首例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解答】解:A、孟德尔,奥地利科学家,利用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A不符合题意;
B、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虎克RobertHooke,1636﹣1703),于1665年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用其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从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打开了一扇大门。C不符合题意;
D、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 湖北)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是多细胞生物
B.个体微小,可用培养基培养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解答】解:A、乳酸菌是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A错误;
B、乳酸菌是细菌,个体较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以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可以用培养基培养,B正确;
C、乳酸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C正确;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乳酸菌是细菌,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A。
10.(2023 十堰)如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A、图中①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A正确。
B、图中②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B正确。
C、图中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C错误。
D、细菌耐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耐药性强,有的耐药性弱,耐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耐药性强的个体不被药物杀死而留存下来,经过一代代药物的选择,耐药性强的细菌大量繁殖,细菌群体耐药性逐渐增强,D正确。
故选:C。
11.(2023 宜昌)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的是( )
①鲸鱼——肺
②蚯蚓—湿润的体壁
③蜥蜴——肺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气门
⑦家鸽——肺和气囊
⑧河蚌——鳃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⑦⑧
【解答】解:①鲸鱼属于哺乳动物,依靠肺进行呼吸,①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②正确。
③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依靠肺进行呼吸,③正确。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④正确。
⑤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⑤正确。
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⑥错误。
⑦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⑦错误。
⑧河蚌是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⑧正确。
故选:B。
12.(2023 宜昌)“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结合分析可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B错误。
C.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C正确。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人工选择(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13.(2023 十堰)据所学知识,以下动物及其相关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刚毛辅助运动
B.鲫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
C.扬子鳄——用肺呼吸,牙齿有分化
D.家鸽——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
【解答】解: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A正确。
B、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正确。
C、扬子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牙齿没有分化,C错误。
D、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进行特有的双重呼吸,家鸽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14.(2023 宜昌)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所以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C。
15.(2023 宜昌)如表为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分析结果(“+”表示有,“﹣”表示无),甲、乙、丙三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A.蛔虫、枯草杆菌、水稻 B.酵母菌、枯草杆菌、水稻
C.蛔虫、酵母菌、水稻 D.蛔虫、枯草杆菌、酵母菌
【解答】解:由题干表知,甲生物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因此属于动物细胞。
乙生物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属于原核生物。
丙生物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因此属于植物细胞。
题干选项的生物中:蛔虫属于动物,枯草杆菌属于细菌,水稻属于植物,酵母菌属于酵母菌,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3 随州)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所提及的植物与其所属类群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诗句 所属类群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藻类植物
B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蕨类植物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苔藓植物
D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种子植物
A.A B.B C.C D.D
【解答】解: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提及的植物是苔藓,苔藓矮小,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为假根,所属类群是苔藓植物,A错误。
B、“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提及的植物是蕨菜,蕨菜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所属类群是蕨类植物,B正确。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提及的植物是桂花,桂花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器官,种子被果皮包被着,所属类群是被子植物,C错误。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提及的植物是藻类,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所属类群是藻类植物,D错误。
故选:B。
17.(2022 随州)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在唤醒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和谐共生美丽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定不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
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解答】解: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C错误。
D、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平衡,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故选:B。
18.(2022 咸宁)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来自湖北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林中精灵”金丝猴、“人间仙物”麋鹿等吸引了世界目光。下列保护这些动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性法律法规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22 宜昌)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④河蚌的贝壳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解:①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人类关系密切,①正确。
②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能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②正确。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百灵、画眉等,③正确。
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还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
故选:A。
20.(2022 襄阳)动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采花蜜,帮助植物传粉
B.蚜虫吮吸植物汁液,促进植物的物质运输
C.小羊吃青草,促进物质循环
D.青蛙捕捉农业害虫,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A正确。
B、蚜虫吮吸农作物的汁液,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现象,对植物不利,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B错误。
C、草被牛吃了,会很快在牛的体内分解,说明动物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21.(2022 荆门)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并利用细菌和真菌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及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仅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它们有好处
B.种植豆科植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与其共生的根瘤菌能够固氮
C.馒头面包松软可口,利用了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
D.农民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等物质生产沼气,利用了甲烷菌的分解作用
【解答】解:A、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仅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它们有好处,如生活在肠道的大肠杆菌能分解粗纤维产生维生素,A正确;
B、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
C、做馒头、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的调环境下,呼吸作用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面包松软多孔,C错误;
D、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可分解农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的有机物,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D正确。
故选:C。
22.(2022 荆门)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国际社会纷纷立法保护,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我国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可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解答】解:A、基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的生物的基因具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正确。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会出现外来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C不正确。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23.(2022 咸宁)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属于原核生物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解答】解:A、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A正确;
B、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故选:A。
24.(2022 咸宁)白鹤是一种珍稀濒危鸟类,是我国重点保护物种。下列关于白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鹤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B.白鹤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C.白鹤前肢变成翼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D.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解答】解:A、白鹤属于鸟类,胸肌的两端,一端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两翼上,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A错误。
B、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吸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B错误。
C、白鹤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等,都是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所以,白鹤前肢变成翼并不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C错误
D.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D正确。
故选:D。
25.(2022 宜昌)“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解: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错误。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或40条+XX。B错误。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故选:D。
26.(2022 襄阳)生物分类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以下对狼分类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哺乳纲 B.灵长目 C.犬科 D.犬属
【解答】解: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可对狼分类如下:狼种、犬属、犬科、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界。故B理解错误。
故选:B。
27.(2022 襄阳)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B。
28.(2022 襄阳)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
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
【解答】解:A、血吸虫全部营寄生生活,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中,A正确。
B、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B正确。
C、血吸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会造成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
D、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杀灭虫卵的效果,D正确。
故选:C。
29.(2022 恩施州)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等湿地。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下列关于丹顶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可作补充
B.丹顶鹤、褐马鸡、鸵鸟、扬子鳄等鸟类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C.丹顶鹤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成分,属于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D.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采取措施
【解答】解:A、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和它的生存环境。A错误。
B、丹顶鹤、褐马鸡、扬子鳄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鸵鸟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B错误。
C、丹顶鹤是动物,在生物圈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
D、保护动物多样性就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0.(2023 荆州)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31.(2023 荆州)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 学说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解答】解: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地面、近地面的低空风相对较小,远地面的高空风力很大,有翅的昆虫飞的高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昆虫飞的较低不容易被刮到海里而生存下来。大风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定向选择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存活下来的昆虫大多是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故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故答案为:自然选择。
三.解答题(共3小题)
32.(2023 湖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上世纪因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其中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数量降至1012头,比大熊猫数量还少。位于湖北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水质优良,是首个对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喜食水草和虾的短颌鲚等小型杂食性鱼类资源丰富,为江豚提供了多种食物。在保护区内,经常人工投放鳙、鲢等大中型鱼类的幼鱼,作为江豚的补充食物,以促进其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目前,天鹅洲故道的江豚数量已从最初的5头上升至约160头,保护效果显著。同时,因环境适宜,鳙、鲢等大中型鱼类也得到快速繁殖。
资料二: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
(1)上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事实,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 。
(2)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基因 的多样性。长江中白鲟、江豚和虾的生活环境相似,但属于不同的类群,白鲟、江豚都属于 脊椎 动物。
(3)某同学依据资料一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中短颌鲚与虾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在此食物网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江豚 。请写出图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水生植物→鲢鱼→江豚(或水生植物→短颌鲚→江豚) 。
【解答】解:(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和环境影响生物。上世纪由于船只航行、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原因,这些属于环境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所以应该是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为脊椎动物。白鲟、江豚体内具脊椎,都属于脊椎动物。
(3)图中短颌鲚以虾为食,短颌鲚和虾都以水生植物为食。所以短颌鲚与虾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在此食物网中江豚的消费级别最高,所以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江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图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鲢鱼→江豚、水生植物→短颌鲚→江豚。
故答案为:(1)环境影响生物
(2)基因;脊椎
(3)捕食和竞争;江豚;水生植物→鲢鱼→江豚(或水生植物→短颌鲚→江豚)
33.(2022 襄阳)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分类学上,新冠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理由是它没有 细胞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2)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群体中耐药性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可以用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 学说解释: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耐药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3)某些 真菌 (选填“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4)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丙为传播途径
C.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D.外出戴口罩、接种疫苗、核酸检测等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5)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以抵抗病原体,这属于 特异性免疫 (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6)截止到2022年6月1日,我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超338131.4万剂次。接种新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 抗体 。
(7)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抗击疫情的“良方”。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调节自己情绪的好方法: 要注意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答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细菌的抗药性的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3)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4)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正确。
B、图中的甲传染源,乙易感人群,丙传播途径。B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外出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核酸检测属于控制传染源,可见外出戴口罩、接种疫苗、核酸检测等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D正确。
(5)(6)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7)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抗击疫情的“良方”。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合理宣泄,我们心情不好时,可以向同学、朋友、亲人和师长、等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或者写日记,听听歌曲,看看电影,也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来调节自己紧张情绪。
故答案为:(1)细胞。
(2)自然选择。
(3)真菌。
(4)C。
(5)特异性免疫。
(6)抗体。
(7)要注意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34.(2022 咸宁)囊鼠是一种啮齿类哺乳动物。囊鼠体色的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
(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一对 相对性状 。
(2)浅色囊鼠基因组成是 aa ,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有深色囊鼠也有浅色囊鼠,且比例是1:1 。
(3)某研究团队调查不同区域不同体色囊鼠的数量,调查结果如图。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推测合理的有 ①③④ (多选,填序号)
①深色岩区,囊鼠的浅色属于不利变异
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③囊鼠的浅色与深色岩区环境差异较大,浅色囊鼠更容易被天敌捕食
④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解答】解:(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由题干知,囊鼠体色的深色为显性性状(Aa或AA),浅色为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aa。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遗传图解为:
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有深色也有浅色,且比例是1:1。
(3)①在深色岩区,浅色囊鼠与环境不相适应,容易被天敌发现,属于不利变异。此说法合理。
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还受环境影响。此说法不合理。
③在深色岩区,浅色囊鼠与环境不相适应,容易被天敌发现,更容易被天敌捕食。此说法合理。
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深色囊鼠和浅色囊鼠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此说法合理。
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aa;有深色囊鼠也有浅色囊鼠,且比例是1:1。
(3)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