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19: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jū)  叱咄(chì)  免冠徒跣(xiǎn)
B.烨然(yè) 媵人(yìnɡ) 负箧曳屣(xiè)
C.容臭(xiù) 缟素(ɡǎo) 以头抢地(qiānɡ)
D.豆羹(ɡēnɡ) 硕师(shuò) 廪稍之供(lǐ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以大易小(交换)
C.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感谢) 于我何加焉(益处)
3.下列选项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蹴尔而与之  B.腰白玉之环
C.天下缟素 D.斗折蛇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岂直五百里哉
C.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长跪而谢之曰
5.下面对四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C.在《满江红》这首词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6.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词句是 。
(4)秋瑾的《满江红》中“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5)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中揭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一句是
(6)(《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儒林外史》中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的人是( )
A.周进 B.范进
C.马二先生 D.鲁编修
(2)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门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这个人是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被誉为“  ”。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 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课本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西楚中学将邀请丁立梅老师来校担任“经典咏流传”大赛的评委,活动时间为2019年4月24日上午9:00。请你以该校的名义拟写一份邀请函。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诗词,会阿大问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妻妾之奉( )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礼记·檀弓》中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中“不食嗟来之食”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

15.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持汤沃灌        汤: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腰白玉之环 腰:
(4)以军务倥偬 以:
(5)今日预为 预: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18.【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  ”(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  ”。
19.【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 【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 g o)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duò)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li è)。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 yu)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p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注释:埒:同等;(相)等 矩矱:尺度;标准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朴:没有加工的木材,比喻不加修饰:~素。~实。
20.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性 刚 毅 方 严 终 日 无 惰 容 不 轻 言 笑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赵先生耻居其下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B.且遗一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C.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D.虽守无如之何 虽然,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2)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23.请概括出作为学官的赵准有哪些特点?并简要分析。
三、作文
24.根据要求作文。
带着一颗心,锁定目的地,执着地前行;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哪怕山高路远,哪怕日晒雨淋……
题目:向目的地进发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⑤有创意地表达。
答案
B 2.D 3.A 4.C 5.D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C (2)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1)与2013版相比,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1倍,中小学生年平均阅读古诗文篇数增加近1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初中增长率比小学高。
(2)示例:小明同学,刚开始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时,你就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
(3)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丁老师:
您好!
我校准备开展“经典咏流传”赛事活动,特邀请您于4月24日上午9:00来我校担任大赛评委,敬请莅临指导!
此致
敬礼
西楚中学
2019年4月18日
9、C
10、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11、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12.(1)祸患,灾难 (2)同“辨”,辨别 (3)侍奉
13.(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14.解析 从“嗟来之食”传达出的给予者的轻蔑之态可把握。
参考答案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他这种高尚的气节和忠贞爱国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1)热水 (2)同“披”,穿着 (3)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4)因为
事先,预先 
17、(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2)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觉得有什么痛苦。
18、勤 有恒
19、以中有足乐者。坚持每天完成当天的学业任务。
20、性 刚 毅 方 严 / 终 日 无 惰 /容 不 轻 言 笑
21、B
22、(1)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2)藩王令诸郡王都(跟随赵准)学习经学, 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 门下弟子常有几十人
23、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