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20: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抒情借资料,厚植爱国情——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3.在梳理与探究能力上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感受先贤志士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结合背景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四单元,主题为“爱国情怀”,谈到爱国,你的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很多仁人志士的名字,如(男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像(女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以及(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爱国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赤诚,最热烈的情感,现在让我们走进诗词的世界,一同来感受诗人笔下的爱国情怀。
—齐读课题(12古诗三首)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南宋,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来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之情。
师:对于陆游,你有哪些了解?请你来说
师:谁再来补充?
师:这是他的资料,谁来读--(指生读)
(二)了解作者
资料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他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创作的诗歌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师:正如资料中所说,陆游的一生创作了很多的爱国诗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就是陆游在 85岁时所做的一首诗,齐读课题《示儿》(贴板书)
(三)理解古诗
师: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谁来读?
师:字音很准确,谁再读?
师: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就像她这样,一起读。
师:古诗会读了,让我们走进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解诗题——
师:先来看诗的题目?请你读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示儿”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注释
师:你的方法非常好,结合注释我们读懂了诗题。读懂诗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贴板书—解诗题)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师:什么是遗嘱?
生:一个人临死前留给后人的话。
师:是啊,一个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他一般会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
生:让子女们好好生活......
师:是啊,有对亲人的不舍,有对家人的嘱托......
(是啊,有遗憾,有回忆)有对亲人的不舍,有对家人的嘱托......明诗意——
师:那陆游在临终前又对儿子说了什么呢?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遗嘱的内容。(贴板书-明诗意)
师:请你来说—生预设:我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请坐,我们一起来看“元”是什么意思?——是啊,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又是什么意思?
师:其实,“但”在这里不是表示转折,理解为“只是”更为恰当。
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遗嘱的内容?请你来。你的表达很完整。
悟诗情——
师:了解了遗嘱的内容,那诗人此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写下这份遗嘱的?(贴板书-悟诗情)
师:我们先来看前两句,谁来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从这两句诗中你能感受到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我能体会到诗人悲伤的心情,
师:还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我能体会到诗人难过的心情,
师:这种心情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标红悲,学生读)
师:诗人为何而悲?
生:不见九州同(没有看见国家的统一)
师:是啊,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是诗人最大的悲,当时的国家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一起来了解
(视频播放,老师介绍)
资料二:
公元 1127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都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师: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用四字成语来形容了当时的情景,一起读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
师:词语是有画面的,请抓住一个词语来说说自己看到或听到的画面。
生:我从“流离失所”这个词中仿佛看到了老人孩子背着沉重的行李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处去漂泊。
师:继续交流
生:我从“哀鸿遍野”这个词仿佛听到了百姓们痛苦叫喊的声音。
师:85岁高龄的诗人看到这一幕是多么地悲痛啊!让他悲痛的不是自己的离去,而是国家支离玻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怎样的情感?
生:(悲愤)
师:请读出你的理解。
师:还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伤心
师:读出他的伤心
师:继续交流
师:诗人之所以如此悲愤伤心难过,都是源于他拥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爱国
师:让我们读出他的爱国!
师:诗人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他悲伤难过又无可奈何,所以临终前他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愿望,谁来读后两句?(指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指生说)你又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的心情?
生:我读出了诗人的期盼—盼望—叮嘱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盼
师:诗人在盼什么?
生:诗人在盼望国家的统一
师:是啊,诗人在盼望国家统一,读出你的期盼
师:我听出了一种急切的盼
师:诗人还在盼什么?
师(预设):国家统一了,失散的亲人就能?
生:团聚了
师:所以诗人还在盼什么?
生:诗人在盼望亲人的团聚师:读出诗人的这种盼!
师:这是一种强烈的盼!诗人还在盼什么?
(国家统一,流离失所的百姓就能?所以诗人还在盼什么?)
生:诗人还在盼流离失所的百姓可以重返家园!
师:请读出这种强烈的盼
师:是呀,国家统一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谁能带着不见九州同的悲和对国家统一的盼来读整首诗,感受诗人浓浓的爱国情(配乐读)。
师:一起诵背这首诗,将这份爱国情铭记于心。
师: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我们发现除了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三部曲外,还有一个环节对我们理解诗词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借资料
师:对,借资料来了解时代背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结合课前预习查阅的资料,自学——《题临安邸》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解诗题
师:先来解诗题。通过诗的题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通过题目我知道这首诗是诗人林升在临安旅店写的一首诗
师:题是什么意思?
生:题是题写的意思
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是诗人题写在临安旅店的诗,所以诗的题目我们应该这样读(题/临安邸)明诗意
师:诗人在临安旅店的墙上题写了什么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预设):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才会停止?暖洋洋的春风把这些达官贵人们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师:这是你的理解,我们来看:老师认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理解为竟会更准确。
师:谁能试着再来
师:就在诗人陆游临终前都在盼望国家统一的时候,南宋统治者却在干什么?这段资料介绍了他们的表现,谁来读?
资料三:
中原被金人占领之后,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沉迷于杭州的江南秀水中,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师: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诗人林升,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 1:生气-请读出你的生气
师:还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 2:愤怒—请读出你的愤怒
师:标点符号同样也能表情达意,从这个问号你又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我体会到了愤怒
生:我体会到了诗人的愤恨
师:国家只剩下半壁江山,统治者却在这里歌舞升平,一个反问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思进取是多么的愤恨!(写板书-恨)
师:让我们读出这种情感!
师:诗的后两句哪个字传神地写出了统治者的状态?
生:(预设)我觉得是“醉”字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师:大家看,这是“醉”的古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酒瓶子,还有一件衣服
师:是啊,这里的衣服代表着一个人,他把酒瓶里的酒全喝光,已经神志不清,喝醉了!
师:这里的醉,仅仅是醉酒的醉吗?这些统治者还为何而醉?(可以联系诗的前两句来思考)
生:他们被美景陶醉
师:是啊,统治者被江南旖旎的风光所陶醉,请读出这种醉。
师:除了被美景所陶醉,南宋的统治者还为何而醉?
生:被安逸的生活所陶醉
师:是啊,他们还被这纸醉金迷的生活陶醉
师:他们不思进取,只求苟且偷安,竟然把临时的避难所杭州当做了自己曾经的老家汴州,所以这里的醉更是醉生梦死的醉!!
师:透过一个“醉”字,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诗人非常的着急
师:还有怎样的心情?
生:诗人非常的愤怒
师:是啊,诗人对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是多么愤恨,对国家的命运又是多么的担忧啊!
师:谁能读出这种情感(恨、忧)
师:自己试着诵背这首诗。
(四)拓展延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国家被占领了,统治者可以逃到杭州,但是汴州那些受奴役的老百姓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思考:哪个字写出了人民痛苦的生活?
生:泪、望、又
师:金兵横行,遗民泪尽,汴州的百姓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南望王师又一年”,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
生说:多少年,多少年
师:老师告诉大家,诗人作此诗时,已经 68岁,中原地区已经沦陷在金人之手 65年了。老百姓,盼呀盼,一年过去了——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南望王师又一年六十五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是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而努力。青年时,他说——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中年时,他说——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老年时,他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师:但是他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所以陆游八十五岁时的苦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化为了遗愿,林升愤恨的质问?“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成为了无声的控诉。
(五)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首诗。国家山河破碎,诗人们的内心伤痕累累,无论是?是?是?是?都饱含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什么?是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是为祖国的壮美而感到骄傲家国情怀还是什么?是国家罹难时的强烈遗愿,是国家政权黑暗之时的强烈愤慨。无论怎样,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都渴望这样的生活: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师: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这条爱国之路上奉献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像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六)布置作业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己亥杂诗,去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感受诗人龚自珍的爱国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