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雨》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案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雨》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案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21: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雷雨》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首个戏剧单元。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课本节选为第二幕,是剧情发展阶段,主要有两场戏,一是周梅重逢,二是周鲁斗争。第一场戏是情人相见,表现周朴园作为一个始乱终弃的男人的一面;第二场戏是父子相见,表现周朴园作为父亲和资本家的一面。两场戏,对周朴园的形象塑造都是细致丰满的,从不同的身份和角度对周朴园进行刻画,使这个人物成为话剧舞台上的经典形象。作为教材,教学重点应该把握其核心价值,独有价值。作为高中必修五册书中选入的唯一话剧剧本,无疑,《雷雨》具有标本和样板的作用,从中学习话剧的基本特点是必须的,这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学目标二就是对人物的剖析了。《雷雨》属第三单元“洞察世道沧桑”,从人物形象、人物遭际、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中去感受“人情世态”,洞察人性,是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的重点。我以开放的思维、以少教多学的模式构建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 学情分析
《雷雨》是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学生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需要老师点拨。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因此,学生在体会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这些方面有难度,老师需要点拨。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学生要能听出语言的言外之意,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老师应注意引导。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以周朴园为例掌握如何分析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会如何辨别、筛选、整理信息。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
2、培养人文情怀,学会对人与人性的审视,对复杂人物形象的解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难点
1、引领学生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人性的复杂,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2、以高考意识和人文意识探究在戏剧中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资源
1、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本。
2、利用多媒体引出矛盾冲突的主要人物周朴原。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阶段安排:过程1
学习内容:导入,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1、老师导入。2、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并感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媒体活动:以图片的方式呈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引出矛盾冲突的主要人物周朴原。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
阶段安排:过程2
学习内容:方法指导
教师活动: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活动:明确如何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媒体活动:用多媒体展示分析人物形象的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意图:老师点拨结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多元化研
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戏剧中的人物有自己的感情解读和倾向。
阶段安排:过程3
学习内容: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探究问题:周朴园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1、身份2、通过戏剧中人物的主要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3、戏剧中的语言(个性化、潜台词、富有动作性)刻画人物形象。
学生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答案(一)1、周公馆的主人。2、矿业公司的董事长。(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和鲁侍萍及鲁大海。(三)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丰富的潜台词,写出人物性格特点。
媒体活动:提示线索,明确答案。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以周朴原为例,让学生明确在戏剧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给出分析人物的方法。通过课堂检测落实课堂教学,分析鲁侍萍的的人物形象,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和合作,使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能力展示的方式不做限制。
阶段安排:过程5
学习内容:课堂检测,能力展示。
教师活动:老师写出自己对鲁侍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活动,并呈报课堂成果。
媒体活动:预设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简单提示。
教学设计意图:学会如何辨别、筛选、整理信息。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学会表达。培养人文情怀,学会对人与人性的审视,对复杂人物形象的解读。
阶段安排:过程6
学习内容:师生交流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分析一下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
媒体活动:展示交流成果。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和老师的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阶段安排:过程6
学习内容:欣赏《雷雨》主题曲爱断情伤。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和学生一同体会。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
媒体活动:播放“爱断情伤”视频
教学设计意图:在音乐和故事情节的欣赏中,培养人文情怀,学会对人与人性的审视,对复杂人物形象的解读。
七、教学评价
1、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这个挖掘的过程,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2、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流程比较清晰明白, 使得学生可以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思维,更快的适应上课的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性格特点,了解阶级矛盾的深刻含义。这节课的安排主要是对第一场的主要矛盾冲突两者的人物心理与性格分析,对两个人的所处阶层的深刻反映。我认为我的课堂做到了活跃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努力,继续完善的工作。
八、教学反思
1) 教师的位置是很明晰,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指导、引导的作用,但学生参考了资料,思考还不深入。
2) 对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需要加强,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质疑,要适当地综合。
3) 课型上的突破,在点拨程度上,在学生互动上,都需要加强训练。
4) 在问题设置上,应该尽量做到让学生清晰明白,不要把问题弄的过于隐晦,导致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5) 这次的课对于我而言是一次锻炼,是一次进步,是一次向同行学习的好机会。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补充我的很多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我的很多能力,在反思过程中可以完成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