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2 20: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选题含答案
鲁科版(2019)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一、选择题。(18题)
1、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
A.CaO B.Ca(OH)2 C.CO2 D.Al2O3
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
B. 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C. 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 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与O2  B.NaOH与CO2 C.Na2O2与CO2 D.C与O2
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漂白粉溶液失去了部分水分,浓度增大了
5、下列操作能达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室安全措施的是( )
A.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B.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尽快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
D.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用水冲走
6、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7、使等体积的AlCl3、CaCl2、NaCl溶液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所用0.1mol/LAgNO3溶液的体积相同,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1:1 C.2:3:6 D.6:3:2
8、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9、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
B.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C. 氢原子光谱发现电子分层排布: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D.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电子: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
10、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
A.湿布 B.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CO2) C.煤油 D.沙子
11、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定容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oC、101kPa下,11.2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B.18gH2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
C.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
D.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13、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C. 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14、下列各组物质,因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和NaOH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5molO2体积是33.6L
B.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是44.8L
C.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相等
D.32g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体积是22.4L
16、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A. CaO B. SiO2 C. Al2O3 D. Ca(OH)2
17、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中所有化学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1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2g Na2O中的离子总数为0.2NA
B.pH=2的盐酸中的H+总数为0.01NA
C.2.3g Na和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5.6L H2O所含O-H键的数目为0.5NA
二、填空题。(4题)
19、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在沥青公路上的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海参(甲醛) B.白酒(甲醇)
C.奶粉(三聚氰胺) D.食盐(KIO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20、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规定气体的流动方向为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连接顺序是:空气→Ⅳ→_______→_______→_______(填“Ⅰ”“Ⅱ”“Ⅲ”,仪器不能重复使用)。
(2)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 。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
(4)加热装置Ⅰ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21、(1)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2)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分别用p(Ne)、p(H2)、p(O2)表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2、已知NH3气体34.0g,求:
(1)N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NH3所含分子总数为_______个;
(3)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NH3溶于水后形成2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
三、工艺流程题。
23、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及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操作I 、操作II均为_______(填操作名称)。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铝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反应④制取金属铝,若有0.6mol电子发生发生转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_______g。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课后选题含答案
鲁科版(2019)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一、选择题。(18题)
1、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
A.CaO B.Ca(OH)2 C.CO2 D.Al2O3
【答案】A
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
B. 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C. 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 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答案】B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与O2  B.NaOH与CO2 C.Na2O2与CO2 D.C与O2
【答案】C
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漂白粉溶液失去了部分水分,浓度增大了
【答案】B 
5、下列操作能达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室安全措施的是( )
A.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B.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尽快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
D.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用水冲走
【答案】B
6、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
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2)>m(O2)
【答案】B
7、使等体积的AlCl3、CaCl2、NaCl溶液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所用0.1mol/LAgNO3溶液的体积相同,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1:1 C.2:3:6 D.6:3:2
【答案】C
8、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答案】C
9、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
B.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C. 氢原子光谱发现电子分层排布: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D.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电子: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B
10、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
A.湿布 B.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CO2) C.煤油 D.沙子
【答案】D
11、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定容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答案】B
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oC、101kPa下,11.2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B.18gH2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
C.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
D.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答案】A
13、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C. 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答案】C
14、下列各组物质,因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和NaOH
【答案】C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5molO2体积是33.6L
B.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是44.8L
C.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相等
D.32g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体积是22.4L
【答案】B
16、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
A. CaO B. SiO2 C. Al2O3 D. Ca(OH)2
【答案】A
17、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中所有化学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答案】D
1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2g Na2O中的离子总数为0.2NA
B.pH=2的盐酸中的H+总数为0.01NA
C.2.3g Na和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5.6L H2O所含O-H键的数目为0.5NA
【答案】C
二、填空题。(4题)
19、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在沥青公路上的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海参(甲醛) B.白酒(甲醇)
C.奶粉(三聚氰胺) D.食盐(KIO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答案】A D D
20、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规定气体的流动方向为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连接顺序是:空气→Ⅳ→_______→_______→_______(填“Ⅰ”“Ⅱ”“Ⅲ”,仪器不能重复使用)。
(2)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 。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
(4)加热装置Ⅰ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答案】(1)Ⅲ;Ⅰ;Ⅱ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4)
21、(1)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2)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分别用p(Ne)、p(H2)、p(O2)表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1∶1;2∶3 (2)106 g·mol-1 (3)p(H2)>p(Ne)>p(O2)
22、已知NH3气体34.0g,求:
(1)N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NH3所含分子总数为_______个;
(3)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NH3溶于水后形成2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
【答案】2 1.204×1024 44.8 1
三、工艺流程题。
23、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及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操作I 、操作II均为_______(填操作名称)。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铝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反应④制取金属铝,若有0.6mol电子发生发生转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NaOH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过滤 ④ NaAlO2+CO2(足)+2H2O=Al(OH)3↓+NaHCO3 2Al+Fe2O3Al2O3+2Fe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