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22: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34分)
1、读音节,写词语。(10分)
jiāng yìng jià shǐ ào mì gǎishàn wān dòu
jí shǐ héng qī shù bā hū fēng huàn yǔ
2、下列字读音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奶奶和村里的老人们都管麻雀(què)叫家雀(qiǎo),我也跟着这样叫。
B、不会系(xì)鞋带有什么关系(xì)呢?我可以穿那种搭扣款的运动鞋。
C、老这样坐下去,我的肩膀恐怕会变得僵(jiān)硬起来。
D、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物质(zi)生活。
3、选字填空(9分)
驻 蛀 拄 ( )虫 ( )扎 ( )拐
捐 娟 绢 手( ) ( )秀 ( )款
苞 雹 鲍 花( ) ( )鱼 冰( )
4、选词填空。(7分)
启发 启示 启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
( )
(2)这本书( )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3)只有( )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严防严打。
既……又 …… 不是……而是……
即使……也…… 如果……就……
( )你能捉住我,( )请你来吧。
我们( )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能骄傲自满。
失败( )人生的绊脚石,(_ )人生的垫脚石。
这里( )温暖,(_ )舒适。
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创造奇迹 密集的雨点 B、寄托愿望猛烈的风雨
C、改善生活 轻盈的身体 D、发挥题意灵巧的眼睛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的避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按要求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地震后,灾区的小朋友们没有食物、棉衣、鞋子、书本。
用上排比的修辞方法:
用上设问的修辞方法:
二、课内精读(25分)
(一)课文传真:联系所学的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12分)
1、回忆所学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完成图片。(4分)
2、如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
B、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
C、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想到什么就提问什么。
D、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标点符号、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来提问。
3、妹妹是个“小问号”,不管做什么,总喜欢问“为什么”。妈.妈有时候被她搅得心烦:“你怎么有这么多“为什么”呢?”我笑着说:“ , ”听了我的话,妈妈无奈地笑了。(2分)
4、在学习时,我们要多思多问,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 , 。”只有多思多问,才能取得成功。(2分)
5、做学问,一定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还要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力行,这使我想起了《礼记》中的“ , , ,
,笃行之”。(2分)
(二)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3分)
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妙;20世纪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宫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话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给第三段中没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4分)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诗句。(3分)
(1)原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现在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势。( )
(2)能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3)旧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 )
3、“千里眼”和“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因此,引号的作用是( )(1分)
A、特殊含义 B、强调 C、声音延长
4、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2分)
千里眼: 顺风耳:
“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发明是指:
发现是指: 。(2分)
三、课外阅读(11分)
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是玻璃王国的“公民”。据说,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到了13世纪,才出现了真正的眼镜,它是用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带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
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儿童的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出现近视情况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下,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 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本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2分)
①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②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股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
2、眼镜是如何演变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下图。(3分)
下面是小君在阅读定章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你认为哪个问题对理解文章内容最有
用?( )(2分)
A、眼镜是如何“进化”的? B、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C、“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4、在视力普查中,10岁的小军查出近视50度。他想让妈妈带他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最好是隐形眼镜。小军的想法正确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劝他。(3分)
四、习作展示台。(30分)
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人,他们或许是同学、朋友或者自己的家人,选择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下来吧!注意要写出他/她的特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