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字词复习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谨以此和反义词,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2.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并能灵活使用。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
三、复习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教师听写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和词语。(摸底,课本115页写字表和118页词语表)
(二)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要求认的字。
1.师出示课件(2-5):塘 脑 袋 灰 哇 教 捕 迎 阿 姨 宽 龟 顶 披 鼓 晒 极 傍 越 滴 溪 奔 洋 坏 淹 没 冲 毁 屋 灾 猜 植 如 为 旅 备 纷 刺 底 炸 离 识 粗 得 套 帽 登 鞋 裤 图 壶 帐 篷 指 针
2.齐读,个别读,教师正音。
(三)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要求写的字。
师出示课件(6-8):指名读要求写的字,教师正音,指导难写的字。
(四)复习本单元的多音字。
师出示课件(9):多音字齐读,教师正音。复习掌握正确读多音字的方法。
(五)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语。
师出示课件(10):词语积累齐读。教师正音。
复词和反义词(11)。
学生熟读,教师提问。
(七)课堂练习。
1.师出示课件(12-14):课堂练习。
2.生进行练习
3.教师评讲。
(八)课堂练习:订正听写本上的错字。
(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掌握第一单元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十)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知识回顾
认字
写字
多音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统整复习
一、复习目标:
1.能在分角色中体会童话的语言特点,根据不同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理解重点句子,提取关键信息。
二、复习重难点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能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借助图片或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复习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复习内容。
1.同学们,大自然是无奇不有的,通过学习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从中了解到很多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二)复习交流汇报:回顾每篇课文重点
1.生小组交流: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生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师小结:学习了这个单元,我们知道了以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我们要细心地发现它们。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课后设计了四个练习,其中第一个内容属于读的,而且是分角色读,第二个内容是根据图片将小蝌蚪妈妈的故事,第三道题是用加点词各说一句话,第四个则是认读生字词。
《我是什么》是科普短文,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水的种种变化、状态和人类的关系,让读者去猜,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课后练习题中也是由浅入深,然后进行的词语拓展。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讲述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想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的愿望,培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本文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妈妈-孩子”这样的关联,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易激发想象、引发思考。你说有趣不有趣。在课后练习中,其中第二和第三选做练习中,思维进行的扩展,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口语交际的话题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说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教材首先列举了鹦鹉、萤火虫、松鼠等动物有趣的特点,并辅以一组很有特点的动物图片。“有趣的动物”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兴趣自然容易产生较强的交流愿望。这个话题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但要注意要给学生讲要求,比如吐字清楚,声音要洪亮等。
通过读,分角色读,通过互读,互相提问都可以达到掌握课文大意。
(三)总结。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复习课,我们对大自然的秘密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存在的魅力或让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四)作业:完成课堂布置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复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看图讲故事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复习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借助拼音和插图完成识字,把词语读正确。
2.掌握动词的灵活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两个重要句式。
4.巩固背诵古诗《梅花》。
二、复习重难点:
两个重点句式
三、复习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复习内容。
(二)复习词句段运用第一板块。
1.读一读:借助拼音把词语读正确。同桌之间互听、互正。
2.看一看:结合教材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属于哪一类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备的物品。
3.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
4.联系生活提问: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为什么准备这些东西 鼓励学生运用上面的词语交流。
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备的物品
(三)复习词句段运用第二板块。
字词句运用
1.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1)读一读:自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
(2)想一想:这些加点词是什么意思 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3)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出代表上台表演。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第一组中“迎”是“向着”的意思,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赶,紧跟着”的意思,是指同一方向的动作。第二组中“穿”是“把衣物鞋袜等物套在身上”的意思,“披”是“覆盖在肩背上”的意思;“穿”的动作比“披”复杂。第三组中“甩”是“抡,扔”的意思,“摇”是“摆动”的意思;“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第二组: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的“有时候……有时候……”是说同一种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情况;第二句的“在……在……在……在……”是说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
(3)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
第一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温和—暴躁”,写出了“我”的性格复杂多变。
第二句中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些拟人化的词语,是在讲“我”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四)复习书写提示第三板块。
1.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铅笔握好后要靠在虎口上。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 别”。
2.写一写。
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说笔画名称;再在田字格中书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新练写。
(五)复习古诗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背诵。自由背,同桌背。
复习《快乐读书吧》,要求学会制作读书卡。
课堂练习:
1.抽背《梅花》
2.会用“有时……有时……有时……说上两个句子。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在野外观察大自然的必备物品,认识了几个动词,学会了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同学们继续努力。
(九)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复习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