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能默读课文,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教学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描写。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谜底:雷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学习雷雨,了解雷雨。
3、板书课题:16雷雨(学生跟着一起书空)
二、识记生字,学会组词、造句。(压、垂、乱、摆)
1、出示带拼音生字,自由拼读。
2、多种方法学习生字。(1)指名认读生字。(2)A、B组赛读生字。(3)学生齐读生字。
3、去掉拼音读生字。多种方法读生字,训练学习效率,让学生说出没拼读的生字。
4、指导书写:垂(1)观察生字,看整体结构。(2)分析笔画,把握布局。(3)熟悉笔顺。(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到压线笔画。(5)老师范写,学生仿写。(6)全班分析评价。(7)修改完善自己的生字。
5、用“垂”造句。
6、把生字放在词语、句子中掌握。雷声压下来蜘蛛网垂下来乱摆渐渐地彩虹(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4)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7、扩词练习。压()()()乱()()()垂()()虹()
三、朗读课文,解决问题。
1、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1—3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4—6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7—8大声朗读课文,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找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
2、学习雷雨前1---3自然段。
满天的乌云,黑沉(chén)沉地压(yā)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luàn) 摆。一只 蜘蛛从网(wǎng)上垂(chuí)下来,逃走了。闪电越(yuè)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做出评析。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都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作者是怎样去具体描写的呢?同学们可以用笔划一划。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出示乌云图 )现在满天 的乌云 向我们 压下来,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做动作。怎样读呢?学生用压抑的声音读出来。我们全班四十多片乌云一起压下来。齐读。学生理解了句子。雷雨前描写景物还有?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句子比较1.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那一个好,为什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学生:第二句话好,生动。一起用生动的语气读起来。雷雨前还有什么表现呢?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接着是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注意越来越怎样读,一次比一次亮,一声比一声响。A、B组赛读。正确把握读这句话的含义,和语气。既然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那么要怎样了?要下雨啦!让我们一起冲进雨中,去尽情欣赏吧!
3、学习雷雨中4---6自然段。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哗,哗,哗,雨下起来了。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什么呢?
雨下得大而且急。为什么说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因为——————————————,所以——————————————————————。用了两个“渐渐地”,你读懂什么了?我读懂了雨慢慢变小了。
4、学习雷雨后7---8自然段。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 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比较雷雨前后天空的不同。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小动物们有什么表现呢?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四、读课文,照样子比一比雷雨前和雷雨后有什么不同?(填表格)细细观察,自然现象真奇妙!
五、模仿《雷雨》,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六、积累运用
1、“小猴学样”。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
2、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越()越()。
七、板书设计
16雷雨
前 中 后
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