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02 21: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1.能正确地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
2.会用公式 v= 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3.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4.练习停表的使用
学习目标
速度的定义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v=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有哪些分类呢?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1)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依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即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实验用哪些测量工具?
(3)实验方案是什么?
提出问题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测出路程s和时间t,根据v= 求出平均速度。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和_______,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测量,然后由公式______计算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s和时间t必须_____,即选定某路程s,必须用_____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t。
刻度尺
停表
对应
通过这一段路程
路程
时间
v=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部或中部固定金属片。
s1



s2
注意:使斜面坡度保持较小,便于计时。
斜面、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实验器材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步骤
金属片
s3
s1
s2
t1
t2
t3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s1-s2
t3= t1-t2
v3 =
记录表格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1)
s1=0.7 t1=3.2 v1=0.22
s2=0.35 t2=1.9 v2=0.18
s3=0.35 t3=1.3 v3=0.27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上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交流与评估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便于测量时间和防止小车滑落。
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会使小车速度过快,不易记录时间,导致实验有误差。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
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根据信息回答:
SAB= cm, tBC= s, vAC= m/s.
【例题】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40.00
1
0.3
v=
在开始实验前,我们要先练习停表的使用哦!
1.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2.组装好实验器材,将挡板置于某一位置,然后在由静止释放小车,练习使用停表准确记录小车撞击到挡板的时间。多尝试几次!
熟悉读数




停表的使用
现代测速方法
超声波测速:原理如图所示,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发射点到障碍物的实际距离,根据连续两次发射和接收测的距离和间隔时间可以测出物体的运动速度。
发射器
接收器
障碍物
频闪摄影法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它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下物体连续的运动过程,因为每一次摄影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照片上任意相邻图像的时间间隔都相等。
GPS测速
GPS作为常见的导航定位系统已经逐渐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为各个运动载体进行定位。还可以测出其速度, 已经应用于各种导航软件中。
车速表:一般叫车速里程表,是实时显示汽车时速的仪表,单位是km/h,一般在驾驶位置正前方。
想一想:车速表的测速原理是什么?
车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形成脉冲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和车轮半径就可以测算出汽车当下的运动速度。
①雷达测速:
测量的是瞬时速度,平时交警使用的定点测速或移动测速都是雷达测速,测量的是瞬时速度。
②区间测速:
测量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利用雷达、摄像头等现代手段记录下汽车进出区间路段所用的时间,再根据区间测速的长度计算出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雷达测速的原理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小木块、
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
停表的使用
课堂小结
1. 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下,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 6 km/h ,65 cm
B. 1.5 km/h,1.2 m
C. 6 km/h,20 cm
D. 15 km/h ,0.6 m
A
随堂检测
2. 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cm/s。
4.50
0.90
3.如图所示,一列长为12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L3
L1
L2
分析:
火车实际通过的距离是桥的长度和火车自身长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