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4 20: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xīng xìng)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从水底钻(zuān zuàn)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又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以后,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2.哪吨的两件法宝是 和 。
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哪吃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哪吒 。
4.哪吒是神话传说《封神演义》里的人物,你读过这本书吗?请你写出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课内阅读。
普罗米修斯(节选)
有一天,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5.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选文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气急败坏”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说明宙斯 。
7.联系全文,简单说说宙斯是怎么惩罚普罗米修斯的。
8.选文第4自然段中,普罗米修斯的话给了你怎样的触动?写在下面横线上。
课外阅读。
鲧(ɡǔn)禹治水
传说,上古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
当时的首领虞(yú)舜(shùn)命令鲧来治理洪水。鲧筑堤阻拦洪水,还筑城墙来围堵洪水,可是都失败了。后来,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于是上天盗取了神奇的息壤。鲧在滔天的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筑起河堤。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可是河堤越筑越高,却始终挡不住不断涨高的洪水。
天帝发现鲧盗走了息壤,勃然大怒,派火神杀死了鲧。
鲧死后,虞舜听说鲧的儿子禹贤明能干,便命令禹负责治水。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启程赴任。
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订治水的方案。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于是,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他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哪里需要开山,哪里需要挖河。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导了九条河道,劈开了九座大山,修治了九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百姓们终于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9.虞舜是当时的 ,他先后命令鲧和禹治水。鲧是禹的 。
10.鲧和禹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治水?结果怎样?
11.从哪里能看出“息壤”十分神奇?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2.从画“  ”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
A.禹非常想念亲人,想快点儿完成治水的任务,和家人团聚。
B.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C.禹贪图功劳,让大家日夜苦干,去完成繁重的工作。
13.你还知道其他关于禹治水的传说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考试
小河对岸的桃子热了。鲜红嫩白的大小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拥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前,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 可由于众猴你拽我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猴儿们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候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 )对,猴王绞尽脑汁地出着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还是没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答对了,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法子,只得( )考下去。
一只猴子终于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了河去。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河上飘来得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蹿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4.在原文的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5.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有四个错别字,画出来,并改过来。
(1)_______改________ (2)________改__________
(3) ________改__________ (4) ________改__________
16.联系文章,理解下列词语。
(1)纹尽脑汁:
(2)聚精会神:
17.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1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应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时刻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上,我们班围在操场上,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逗笑比赛。
参赛选手分为“金刚队”和“银铃队”。林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比赛时,一对一,参赛者可用任何方式引逗对方,谁先笑,谁认输。”林老师话音刚落,金刚队的邓皎龙同学已经在队伍里哈哈大笑起来,还没上阵就被罚下场来。
第一回合,金刚队的曾晓龙与银铃队的余宏翔对阵。曾晓龙扮演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模样,真是栩栩如生,余宏翔忍不住裂开嘴笑了,立刻败了下来。占程龙二话没说,一个箭步冲上去。他捏着一根鸡毛在曾晓龙的脖子上搔痒,曾晓龙还真是顽强,紧咬嘴唇,硬是不笑。而曾晓龙扮演黄宏当超生游击队队员,背上背着“孩子”,手里抱着“孩子”,一走一晃的,一下子逗得占程龙捧腹大笑。当占程龙醒悟过来时,才知道中了计,又打了败仗。“还有谁,上来呀,要不冠军是我的了!”曾晓龙故意趾高气扬地向银铃队挑战。
沉默了片刻,银铃队的李杨上场了。瞧,他和曾晓龙,一个学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个学老奶奶扭秧歌舞。只见李杨憋着脸,忍住笑,忽左忽右地扭动着,鼻子里还发出“哼哼”的声音,累得热汗直流。他们一招又一招的表演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有的笑得弯下了腰,有的笑得前俯后仰,真是好玩。这时,李杨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假面具,往脸上一套,弄得曾晓龙禁不住笑出了眼泪。原来,李杨忙中出乱,把面具给戴反了。曾晓龙这一笑,歪打正着,意外地败下阵。笑声此起彼伏,比赛还在继续进行着……
这真是快乐的时刻啊,大家一直沉浸在欢笑中。
19.文中恰当运用多个成语,准确生动,请写出四个。
20.文中表达“输了”,这个意思的短句有好几句,如“又打了败仗”,请你再找出三句来。
21.概括内容。
本文运用 的结构,按 顺序写的。开头概括写 (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第二部分主要交代了 ,第三部分重点记叙了 ,最后结尾点题,概括说就是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风筝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对放风筝也格外留心。
在春天的郊外,在碧蓝如洗的晴空,常常会看到我们放飞的“沙燕儿”。慢慢地,我们也学会了辨认“沙燕儿”的种类:有的叫“肥燕”,翅膀和尾巴都很肥大饱满;有的叫“瘦燕”,体态修长窈窕;有的叫“雏燕”,样子天真稚拙;还有一种叫“比翼燕”,是两只燕子并肩飞行。
记得我还放过一种叫“黑锅底”的风筝,它的色彩是单一的黑色,样子像“沙燕儿”。不知为什么,见到“黑锅底”我总会联想到京剧里包公的脸谱。与“黑锅底”相近的,还有“红锅底”“蓝锅底”,色彩也单一,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色彩虽然单一,但给人凝重简洁的印象,飞上晴空,黑、红、蓝互相映衬,别有情趣。
我们那时放风筝,除了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远以外,还在放飞时,玩一种叫“送饭的”游戏。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
我们常常望着“送饭的”,一面旋转着,一面直奔风筝,越飞越远。我们欢呼雀跃,好像真的把“饭”送给天上的风筝吃了。
童年的风筝,一直在我记忆的天空里飞翔。
至今,在我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只风筝,它常常带着我飞回我的童年。
22.“欢呼雀跃”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 它的反义词是 。
23.“沙燕儿”有很多种类:有的叫 ,有的叫 有的叫 。还有一种叫 。
24.什么是“送饭的”游戏?在文中找出来,用“ ”画下来。
25.简要概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6.文中结尾:“我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带我飞回我的童年。”那只风筝怎样带作者飞回童年?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xīng zuān 2. 混天绫 乾坤圈 3.闪 取下 扔去 聪明机智 4.姜子牙 周文王 苏妲己。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信息提取内容,答案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
3.本题考查动词内容。寻找描写动作的词语,“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可以体现哪吒的聪明机灵。
4.本题考查日常积累。注意写出的内容必须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注意不写错别字。
5.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并且拒绝向宙斯认错。 6.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对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行为十分愤怒。 7.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日夜遭受风吹雨淋,而且每天让,鹰豚食他能够重新长起来的肝脏。 8.从普罗米修斯的话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为人类造福的决心,我被他这种宁 牺牲自己要为人类造福的精神深深感动,他真了不起。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段内容的概括,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可知选文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并拒绝认错的事。
6.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从“气急败坏”一词可以看出宙斯对于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这一行为的愤怒。
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与理解,从课文中可知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命令火神将其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而且每天让,鹰豚食他能够重新长起来的肝脏。
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从普罗米修斯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他无私奉献,一心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9. 首领 父亲 10.鲧采用拦堵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了。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结果成功了。 11.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 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 12.B 13.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解析】9.本题是信息提取题,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从“当时的首领虞舜命令鲧来治理洪水”这句话可以知道,虞舜是首领。“虞舜听说鲧的儿子禹贤明能干”,说明鲧是禹的父亲。
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鲧用息壤筑起河堤。洪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最终失败了。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结果成功了。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先到文章中找关键词“神奇”,然后联系上下文可以找到神奇之处:鲧听说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己生长,而且永远也用不完。
1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不辞辛苦,日夜苦干”这两个词语,可以体现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13.本题考查学生日常的积累。做到表达清楚,不写错别字即可。
14.yìng dé 15.跟——根 飘——漂 得——的 再——在 16. 用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 指注意力高度集中。 17.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啊
大家都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 18.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困难。凡事谦让一点,互相帮助一下,有时困难就很容易解决了。
【解析】略
19.别开生面 栩栩如生 趾高气扬 此起彼伏 20.(1)还没上阵就被罚下场来(2)立刻败了下来(3)意外地败下阵 21. 总分总 事情发展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上,我们班在操场上举行逗笑比赛。 参赛选手和比赛规则 逗笑比赛的经过 比赛真快乐
【解析】19.略
20.略
21.略
22.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欢天喜地 愁眉苦脸 23.肥燕 瘦燕 雏燕 比翼燕 24.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 25.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小时候放风筝的事情,描写了风筝的种类、外形和颜色, 以及放风筝的独特玩法,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 26.作者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让作者回忆起童年放风筝的往事。
【解析】22.略
23.略
24.略
25.略
26.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