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 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这篇短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 等方法,把太阳 、 、 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请把引用传说部分的句子找出来。用引用传说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太阳有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课外阅读。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士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白蚊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工、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对堤坝造成很大的危害。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米,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F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量必将成为现实。
5.请为文章加个题目《 》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屡见不鲜: 星罗棋布:
毁于一旦: 固若金汤:
7.第二自然段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白蚁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8.文中使用是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
说明方法: 例子:
说明方法: 例子:
9.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
A.由整体到部分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结果到原因
10.文中加线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明文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遍 普通 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遍 普通 普及)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 普通 普及)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1.用“ ”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2.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 “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13.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 请简要概括。
14.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种)
1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
鼠,重要的森林设计师
森林中有一群可爱的鼠,各种植物的种子是它们重要的食物资源。这些鼠在取食和贮藏种子的同时也将种子传播到了森林里更广阔的区域,帮助植物实现更新和种群扩散。它们是森林健康成长的重要帮手,也是十分重要的森林设计师。
鼠如何成为“森林设计师”?
森林中有很多种鼠,种子是它们的重要食物资源。为了适应食物资源的季节波动,许多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贮藏食物的习性,即在食物丰富的秋季,鼠将大量的种子搬运到洞穴、石缝或树洞等地方贮藏起来(即集中贮藏);或者分散埋藏在家附近的土壤浅层或枯枝落叶中,以备冬季食物短缺时利用(即分散贮藏)。贮藏食物的习性对鼠成功越冬和春季繁殖至关重要。
集中贮藏的种子对植物更新一般没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种子通常会被鼠吃掉,即使有机会萌发,幼苗也会因为激烈的林间竞争而死亡。分散贮藏的种子不会全部被鼠或其他动物找到并取食,一些幸存的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就会萌发成幼苗。鼠的贮藏习性客观上帮助植物传播了种子,对植物更新、种群扩散、森林保育与生态恢复等有积极的意义。
哪些鼠能担当大任?
充当“森林设计师”的鼠通常具有分散贮藏食物的习性,在四季分明、食物季节性波动较为明显的温带地区尤其明显。如果它们贮藏的恰好是种子或果实,就可能成为种子的传播者。例如,松鼠中的岩松鼠、赤腹松鼠、北美灰松鼠红松鼠、花鼠等,在取食植物种子的同时,会将种子搬运到灌丛、草丛及林间空地等处,埋藏在土壤或枯枝败叶中。岩松鼠是北京东灵山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松鼠,会贮藏山杏、山桃辽东栎、核桃和胡桃楸(山核桃)等植物的种子。它们会将种子搬到离母树100米以外的地方埋藏起来,最远的搬运距离超过300米。这对这些树的扩散和更新十分重要。岩松鼠缺失或密度小的年份,胡桃楸和山桃等个体较大且外壳坚硬的种子传播会变得比较困难。
鼠喜欢为哪些树木作嫁衣?
鼠贮藏种子只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但是无插柳之举间接帮助了树木的传播和森林的扩张。
依赖鼠传播的种子一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个体较大,营养物质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能为鼠类提供丰富的营养回报;二、具有较坚硬的木质化种子外壳或者种子含单宁等次生性有毒化学物质,能阻止鼠过度取食种子,因此鼠会把种子搬离母树贮藏起来,而不是立即吃掉;三、种子可贮藏,不易腐烂,营养物质不会有太多损失,符合鼠的贮藏要求。
鼠对森林中植物种子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影响植物更新、种群扩散和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森林培育和生态管理工作中,我们不能忽略鼠对生态环境起到的作用。
16.文中的鼠在作者眼里是什么样的?( )
A.可爱 B.可恶 C.贪吃 D.常见
17.下列哪一项是鼠分散贮藏的地方?( )
A.洞穴中 B.石缝里 C.树洞中 D.落叶中
18.对植物更新有积极意义的是( )
A.集中贮藏的种子
B.分散贮藏的种子
C.被鼠吃掉的种子
D.自然掉落的种子
19.关于依赖鼠传播的种子的共同特点中,能阻止鼠过度取食的是( )
A.个体较大 B.营养丰富 C.外壳坚硬 D不易腐烂
20.为什么说鼠无心插柳之举间接帮助了树木的传播和森林的扩张?请根据文本信息说明。
21.请具体说说“哪些鼠能担当大任?”这一部分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风向袋的制作
风无影无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 可以借助一些容易随风飘动的物体,比如风向袋,根据它飘动的方向判断风向。
制作风向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准备竹竿、细铁丝、粗铁丝、尖嘴钳、尼龙纱巾或其他较轻的纺织品、塑料绳、针线等材料和工具。
第二,缝制口袋。用尼龙纱巾缝一个圆锥形口袋,袋口直径约10厘米,袋长40~50厘米。用细铁丝做一个和袋口一样大小的圆圈,用针线把细铁丝固定在袋口处,把袋口撑开。
第三,剪下4根长约10厘米的塑料绳,在袋口边缘分别扎4个小洞。将4根塑料绳的一头分别穿过4个小洞,绑在铁丝圈上,另一头绑在一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
第四,拿一根细铁丝,在离竹竿顶端10厘米处缠2~3圈,不要缠太紧,做一个可以在竹竿上自由滑动的细铁丝圈。离细铁丝圈上下各1~2厘米处,用尖嘴钳把粗铁丝在竹竿上紧紧缠绕3~4圈,这样细铁丝圈就只能在缠紧的粗铁丝圈之间上下滑动。再剪下一根15厘米长的塑料绳,一头绑在之前打好的绳结上,另一头绑在竹竿的细铁丝圈上,把口袋系在竹竿上。
将竹竿固定在空旷的场地上,在观察前确认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当风向袋随风飘动时,观察它飘动的方向。风向袋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
22.为什么要制作风向袋
23.短文在介绍制作步骤时,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4.第一步主要讲了 。在介绍第二、三、四步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dàng dāng )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_____出来_____到树枝底下或者____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sāi sè)到老树空心的缝(féng fèng)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被惹恼(lǎo nǎo)了,( )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hěn hèn)恨声。
25.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26.给语段中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27.在最后一句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8.画横线句子中的“横渡”是指 ,这句话介绍了 。
29.下面内容分别表现了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
A.丰富的感情 B.轻快 C.聪明 D.警觉 E.智慧
①从松鼠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 ;
②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 ;
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 ;
④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 ;
⑤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 。
参考答案:
1.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2.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传说 距离 大小 热度 3.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太阳表面温度非常高。太阳赐予了我们生命;赐予了我们食物;给了我们温暖;为我们提供了能源。
【分析】1.考查了改写句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本题的“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无疑而问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删去“哪”“呢”添加“不”,变问号为句号。改为: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掌握。带着问题读文章,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钢铁碰到它会变成汽是举例子,139万、6000摄氏度等数字是列数字,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是作比较,开头后羿射日的故事是引用传说。
3.本题考查学生对引传说这种说明方法的识别,和对其作用的认识,前一问难度较小,后一问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喜不喜欢这个开头,为什么?解答后自然可以明确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或者自己概括文段意思得出正确结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白蚁的破坏作用 6. 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毁灭。; 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7.日蚁种类;自蚁分工;白蚁巢穴;白蚁危害 8. 列数字 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 分类别 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 9.D 10.不能去掉,因为对士大自然来说,这些是很平常的现象;白蚁有属于它们的地位。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对人类有害的,就得消灭。这是相对而言的。
【解析】5.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6.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8.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9.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0.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11.普及 普通 普遍 12.呈暗红色、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13.①美化市容;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③方便交通管理。 14.举例子: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列数字: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 15.C
【解析】1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组的正确选择,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上下文的语境理解,画出恰当词语即可。
1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原文即可得出答案。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理解,仔细分析文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写出答案即可。
1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所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再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即可的得出答案。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从原文内容仔细阅读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的是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16.A 17.D 18.B 19.C 20.鼠贮藏食物本来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但被它们分散贮藏却未被食用的树木种子却能在条件合适时长成大树,从而实现植物种群的扩散。所以说鼠无心插柳之举间接帮助了树木的传播和森林的扩张。 21.举例子。作者以岩松鼠贮藏胡桃楸等植物的种子为例,说明北京岩松鼠分散贮藏又没有取食的胡桃楸等植物的种子能够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有利于该种群的扩散,但是当岩松鼠缺失或密度小时,胡桃楸等植物的种子就没那么容易传播了。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了有分散贮藏习惯的岩松鼠对植物种群扩散的重要性。
【解析】16.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森林中有一群可爱的鼠”,故答案为A。
17.第三自然段提到“或者分散埋藏在家附近的土壤浅层或枯枝落叶中,以备冬季食物短缺时利用(即分散贮藏)。”故答案为D。
18.第六自然段:充当“森林设计师”的鼠通常具有分散贮藏食物的习性。这对这些树的扩散和更新十分重要。故答案为B。
19.第九自然段“具有较坚硬的木质化种子外壳或者种子含单宁等次生性有毒化学物质,能阻止鼠过度取食种子,因此鼠会把种子搬离母树贮藏起来,而不是立即吃掉”,故答案为C。
20.第六自然段“充当“森林设计师”的鼠通常具有分散贮藏食物的习性,在四季分明、食物季节性波动较为明显的温带地区尤其明显。如果它们贮藏的恰好是种子或果实,就可能成为种子的传播者。” 第八自然段“鼠贮藏种子只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但是无插柳之举间接帮助了树木的传播和森林的扩张。”
21.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22.为了知道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 2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样写的好处是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写得更有条理。 24. 制作风向袋应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解析】略
25.跑 躲 逃 26.dàng sāi fèng nǎo hèn 27.要是 还会 28.从河的一边过到另一边 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 29.E D C B A
【解析】25.略
26.略
27.略
28.略
29.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