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①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②“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联系前文,母亲的态度有变化吗?如果有,说说为什么有变化。
2.下列词语中,没有体现小女孩的变化的一项是_____
A.愉快 B.兴奋 C.快乐 D.安静
3.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4.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针对课文这部分内容提的问题是:
阅读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人类( )月球,( )深海,( )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5.根据课文原文,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
洞察 潜入 探索 登上
6.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科学家们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高科技产品,发现了许多微观世界的奥秘。( )
(2)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是指地球会越来越小,变成村子。( )
(3)科学在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 ( )
7.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哪些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写几句连贯的话。
8.针对文段,从不同方面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9.读了上面的语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0.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都猜想了哪些地方?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上“√”,错误的打“×”。
屋宇里( ) 麦田里( ) 树林里( )
蜂巢中( ) 园里的花朵下( ) 老树干的底面( )
桥下面( ) 石头上( ) 树叶下面( )
11.这个语段主要描写了( )
A.天气的恶劣。
B.蝴蝶的弱小。
C.“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
12.作者猜想了那么多地方,又说在那些地方都没有见到蝴蝶,这说明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14.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5.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 、 、 。
16.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阅读理解
背阳光的猫
艾儿坐在草地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突然,一只灰猫在附近的一座草房好不远处的一棵枯树之间穿梭……“小猫,你在忙什么?”艾儿好奇地问。“我在背阳光呢!小姑娘有兴趣不妨进屋坐坐……艾儿坐在草地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突然,一只灰猫在附近的一座草房好不远处的一棵枯树之间穿梭……
“小猫,你在忙什么?”艾儿好奇地问。“我在背阳光呢!小姑娘有兴趣不妨进屋坐坐。”小猫说。
艾儿跟着小猫进了屋。忽然,艾儿听到一阵呻吟。“那是个奄奄一息的老太婆。”猫说。
艾儿走到床边,问:“老婆婆,你哪儿不舒服呀?”“这屋里冷呀!可把我这把病骨头冻坏了!”艾儿搀住老婆婆的手,想扶她走出屋子。“不行呀!”老婆婆说,“在床上躺了太久,动不了了。唉——”怎样才能帮助老婆婆呢?艾儿突然眼睛一亮,向灰猫恳求道:“请你给老婆婆背点儿阳光吧!”“哼!”灰猫傲慢地说,“我只给自己背。不过,如果你愿意做一只猫,这事还能商量商量。”“永远都变作一只吗?”“也许。”“嗯,那好吧,其实当一只背阳光的猫也不坏呀!”艾儿话音未落,浑身就被一团金光笼罩了,身体渐渐缩小,最后变成了一只小白猫。
灰猫把艾儿带到枯树下,说:“只有这儿的阳光能背,你上树吧!”
艾儿爬上了树,在树枝上静静地蹲着,果然,她觉得背上越来越重。当爬进屋子时,她发现自己通体金光。然后她把阳光往床上轻轻一抖,老婆婆双眼顿时有了光泽,高兴得喊道:“阳光!阳光!”艾儿听了,更卖力的背着阳光。
阳光洒落在地板上,洒落在桌子上,洒落在老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屋子里变得亮堂堂的,老婆婆也变得精神矍铄。艾儿觉得开兴极了,但她实在太累了,便一头扎在桌子底下,甜甜地睡着了……
17.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老婆婆也变得精神矍铄”,此时还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18.艾儿跟着小猫进屋后,她发现了什么?她为什么要帮助老婆婆?
19.在文中用“____”划出描写艾儿为老婆婆背阳光的动作的词语。
20.你觉得艾儿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
阅读
我们家的三个“桶”
我们家有三个桶:老爸“饭桶”,老妈“火药桶”,还有我这个“垃圾桶”。
先说我老爸吧。他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不吃饱能行吗?所以老爸吃饭可是海量,每次吃饭时,我才刚吃几口,老爸一碗饭就已经进肚了。每顿早饭两三个馒头,五六碗稀饭,七八碟小菜根本不在话下。每次吃饭,只要我稍微吃慢一点,就只能欣赏老爸那风卷残云一般的吃相了。看着老爸日益隆起的大肚子,我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猪八戒,真有点儿替他发愁。
再说老妈。老妈身上火药味十足,我和老爸天天战战兢兢,随时得看老妈的脸色行事。你想,要是你身边时刻跟着个“火药桶”,而且随时都会被引爆,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如果我一不小心犯了错,点燃了“导火索”,就只能开溜。可老妈的动作总是比我敏捷,我每次都逃不出她的手掌心。等她一把把我拎回来,我总是“哧溜”缩到墙角。当老妈的“火药”开始爆炸时,我就只能准备好耳朵洗耳恭听,准备好脑袋点头哈腰了。
我自己嘛,小“垃圾桶”一个。爱吃“垃圾食品”,比如薯片、虾条、汉堡、果冻……可最近电视上说,不宜多吃“垃圾食品”。于是我再逛超市,尽量少买,把“垃圾”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现在,老爸、老妈、我,都在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家三个“桶”的名称就会换换了。
2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22.短文介绍的是“我们”一家人的( )
A.优点 B.缺点
23.“我们”家的三个“桶”分别有什么特点?
(1)老爸“饭桶”: 。
(2)老妈“火药桶”: 。
(3)“我”“垃圾桶”: 。
24.“饭桶”老爸让我想到了贪吃的 ,“火药桶”老妈让我想到了脾气暴躁的 。(填动物名称)
参考答案:
1.母亲的态度有变化。因为这个母亲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发现小女孩比以前愉快得多。 2.D 3.小姑娘受到豌豆顽强生长的鼓舞,恢复了健康。 4.为什么小女孩变得快乐起来?
【解析】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②自然段“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可知,母亲的态度有变化。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因为她发现小女孩比以前愉快得多。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根据第②自然段“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可知,“安静”这个词语没有体现小女孩的变化。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之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是因为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振作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4.本题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
示例:针对课文这部分内容提的问题是:为什么豌豆的生命力这样顽强?
5.登上 潜入 洞察 探索 6. √ × √ 7.现在的交通便利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8.科学在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
科学家们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高科技产品,是不是也发现了许多微观世界的奥秘?
【分析】5.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
潜入:暗中进入。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登上:攀登到上面。
6.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1)结合文中“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可知,选项正确。
(2)结合文中“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是指我们现代人的快捷交通,使得我们在现在的整个地球上的往来,就像是在村里往来一样方便快捷。 选项错误。
(3)结合文中“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知,选项正确。
7.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按照题目要求,想一想你生活中有哪些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回答本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最便利的生活方式回答。如:足不出户,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相隔千里,就能面对面地聊天;打开电脑,就能了解天下大事;键盘一敲,就能把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也不怕;一车在手,赏遍天下美……以上种种,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8.本题考查学生自我提问的能力。
在阅读时,学习并试着从不一样的出发点去思考,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寻求解答,借此理解文本内容。
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提问;对作者阐明的观点进行提问等。自我提问最终目的在于掌握文章的意义,获得乐趣和信息。本题通过阅读这段话内容,写出你的疑惑即可。如“20世纪有哪些发明”、“什么是地球村”、“科学家们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高科技产品,是不是也发现了许多微观世界的奥秘?”等等。
9.作者每一次猜想、每一次探寻后的心情怎样? 10. √ √ √ × √ √ √ × √ 11.C 12.说明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和对生命爱怜的人。
【分析】9.本题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注意认真阅读分析,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读文后的思考,写出自己的问题即可,可以从写作手法、文章内容、中心等展开提问。
10.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分析。
从“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等语句可知答案。
11.本题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概括,注意认真阅读原文分析。
阅读文章可知,作者为了帮助蝴蝶找到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再结合“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等内容,可以看出“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故选C。
1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人物特点的理解,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为了帮助蝴蝶找到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作者猜想了那么多地方,又说在那些地方都没有见到蝴蝶,可知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和对生命爱怜的人。
13. 模仿 反复 障碍 14.蝙蝠是怎么在夜里飞行的?蝙蝠是靠什么改变飞行的方向? 15. 嘴 超声波 耳朵 16.根据萤火虫发明了冷光灯。
【分析】1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仿照: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从文中找出近义词“模仿”。重复:反反复复。从文中找出近义词“反复”;阻碍:障碍。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障碍”。
1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从文中“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以文中是围绕蝙蝠是怎么在夜里飞行的和蝙蝠是靠什么改变飞行的方向来进行描写的。
15.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读课文内容,从“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 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可知,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6.本题考查了学生写话的能力。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意思表达清楚。如: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的速度。
17. 容光焕发 精神抖擞 18.她发现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婆婆。屋子里冷,老婆婆又动不了,所以决定帮助老婆婆。 19.爬上、蹲着、爬进、轻轻一抖。 20.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善良姑娘。
【分析】17.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精神矍铄的意思是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与“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意思相近。
18.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联系短文,我们知道艾儿跟着小猫进屋后,发现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婆婆。因为屋子里冷,老婆婆不能动,也不能晒阳光,就决定帮助老婆婆。
19.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描写艾儿为老婆婆背阳光的动作的词语有:爬上、蹲着、爬进、轻轻一抖。
20.此题考查人物品质的概括总结。根据文本信息,我们认识了一个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艾儿。她为了帮助老人,自己变成一只猫,为老人背阳光。
21.我们家有三个桶:老爸“饭桶”,老妈“火药桶”,还有我这个“垃圾桶”。 22.B 23. 饭量大 脾气暴躁 爱吃“垃圾食品” 24. 示例:猪 狮子
【分析】21.通过平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短文的首句或尾句一般为全文的中心句,它起着总领或总结全文的作用。此文段的首句为全文的中心句,它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2.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本文介绍了“我们”一家人的不好生活习惯及脾气秉性,而这些都是“我们”一家人的缺点。
2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2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1)看着老爸日益隆起的大肚子,我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猪八戒,真有点儿替他发愁。(2)可老妈的动作总是比我敏捷,我每次都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知道,“饭桶”老爸让我想到了贪吃的猪,“火药桶”老妈让我想到了脾气暴躁的狮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