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阶段性调研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降临 降落 投降 从天而降
B.宁静 安宁 宁可 宁死不屈
C.将士 将军 即将 残兵败将
D.露面 露馅 露怯 泄露天机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人声鼎沸 无原无故 鹤发童颜 山崩地裂
B.鸦雀无声 威风凛凛 响彻云宵 英勇无畏
C.相貌堂堂 悄无声息 刚正不阿 文质杉杉
D.精忠报国 秉公执法 腾云驾雾 提心吊胆
3.括号中依次应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非常________,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
A.新鲜 舒适 匀称 空隙
B.鲜亮 舒服 均匀 缝隙
C.新鲜 舒服 均匀 空隙
D.明亮 舒适 匀称 缝隙
4.“刚采摘的西红柿很新鲜”中“新鲜”的意思是( )
A.事物出现不久 B.食物没有变质
C.新奇,稀罕 D.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5.朝代、作者姓名、诗题、诗句相配的是( )
A.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B.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C.唐—白居易—《暮江吟》—唯见长江天际流
D.唐—孟浩然—《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B.那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D.没有仔细地观察怎么会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呢?
二、填空题
7.巧填同音字。
píng ( )比 ( )借 草( ) 花( )
jìng ( )然 ( )赛 安( ) 尊( )
8.比一比,再组词。
休( ) 迹( ) 曲( ) 经( ) 拂( )
体( ) 弯( ) 田( ) 茎( ) 佛( )
9.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舒服──( ) 光滑──( )
痛苦──( ) 凶恶──( ) 黑暗──( )
10.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吸引人们的注意。( )
(2)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
(3)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积起来。( )
1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东西 的成绩 地盯住
地拍拍 地盯着 地说
12.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临”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一句中“临”的意思是 :(填序号)①临近,临到;②到,来;③遭遇,碰到。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èn nè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ì zhì),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āo zào),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3.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14.用“ ”和“ ”分别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并分别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理解文意,选择填空。
(1)蟋蟀出来吃草,不吃出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很好看 B.那丛草可以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出口
(2)选文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
A.由远到近 B.从整体到部分 C.从外到内
16.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选文第二自然段,试着用下面的句式来表达其内容。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我觉得蟋蟀真是 。
阅读
篝火燃烧起来了
时光悄悄地流逝着。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增长着才干,认识了周围的许多事物,火就是其中之一。
原始人发明用火,是经历了艰苦缓慢的时间和认识过程的。
你看,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电闪雷鸣,雷电击到树木或者其他容易燃烧的物质上,就会燃起熊火。由于火山喷发或者陨石坠地,也会酿成森林火灾。
我们的祖先起初是不喜欢火的。那时候,火对人类总是板着一副凶狠的面孔:大火燃起,烈焰冲天,浓烟蔽日,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火的破坏性使原始人望而生畏,遇到大火就惊恐万状,逃之天天。
但是,遇到火的次数多了,人们就渐渐不以为奇,反而习以为常了。并且逐渐懂得了火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大火过后,被烧死的野兽香气扑鼻,鲜美异常,吃起来外焦里嫩;火能使人得到温暖,赶走寒冷;火还可以用作防御和攻击猛兽的武器,因为猛兽也是害怕火的。
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改变着原始人时火的认识,他们慢慢地由怕火变成爱火。当大火再一次袭来的时候,他们不再一跑了之,而是果敢地小心冀冀地把一些还在燃烧的树枝拿回来,并且不断地给它们添加新的树枝——精心地“喂养”起来。于是,由几根树枝架起的一堆算火就燃烧起来了。
当人类第一次围在篝火旁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的时刻,那该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他们兴高采烈地欢呼庆贺。啊!他们终于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第一盏“灯”,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光源。
火愉快地燃烧着,善良地微笑着,它由人类的敌人变成了人类的朋友。
1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逃之夭夭:
习以为常:
19.认真读文,想一想原始人是怎样“喂养”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概括一下,火给原始人带来了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2.习作交流台。
我们欣赏了作者观察的爬山虎、仙人掌。你认真观察过什么?种子发芽的过程?豌豆苗的成长?蒲公英的变化……请把你观察过的一种植物及其变化用一个片段写下来。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要读准词语。
A.“降临”“降落”“从天而降”中的“降”都读为“jiàng”,“投降”的“降”读音为“xiáng”。
B.“宁静”“安宁”中的“宁”都读为“níng”,“宁可”“宁死不屈”的“宁”都读为“nìng”。
C.“将士”“残兵败将”中的“将”都读为“jiàng”,“将军”“即将”中的“将”都读为“jiāng”。
D.这四个词语中的“露”都读为“lòu”。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项:“无原无故”应为“无缘无故”。
B项:“响彻云宵”应为“响彻云霄”。
C项:“文质杉杉”应为“文质彬彬”。
3.B
【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理解与运用。
解答此题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鲜亮:意思是指鲜明,漂亮。
新鲜:没有枯萎的。
舒适:指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舒服:能使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匀称:比例和谐。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可知,“叶子绿得”与“鲜亮”搭配;“看着”与“舒服”搭配;“在墙上铺得”与“均匀”搭配;“一点儿不留”与“缝隙”搭配。
故本题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刚采摘的西红柿很新鲜”可知,“新鲜”的意思是:指西红柿没有变质,颜色很鲜艳。故选:B。
5.A
【详解】B项,王维是唐朝诗人。
C项,《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项,《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故选A。
6.B
【解析】略
7. 评 凭 坪 瓶 竟 竞 静 敬
【解析】略
8. 休息 痕迹 歌曲 经常 拂过 身体 弯曲 田地 草茎 佛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拂,意思是轻轻擦过;掸去;甩动;抖。组词:拂过。
佛,从人从弗。人表意,表示看不清楚。组词:佛祖、仿佛。
9. 喧闹 难受 粗糙 快乐 友善 光明
【详解】略
10. 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引人注意: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2)均匀:意思指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
(3)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11. 极小 不小 牢牢 高兴 聚精会神 毫不在意
【解析】略
12. L lín | 8 ①
【解析】略
13.tí nèng zì cāo 1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浪花在海面上跳舞。 15. C C 16.选文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17. 简朴 干燥 卫生 一位伟大的建筑师
【解析】13.本题考查字音。
堤:读音dī,沿河、沿湖或沿海的防水构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
嫩:读音nèn,1.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叶。~芽。2.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跟“老”相对):这肉片炒得很~。3.(某些颜色)浅:~黄。~绿。4.阅历浅,不老练。
置:读音zhì,1.搁;放:安~。搁~。漠然~之。~之不理。~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设~。3.购置:添~。
燥:读音zào,干;缺少水分。
1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把出口处的草丛比作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比喻句时要找到具有相似点的本体和喻体进行合理的比喻,答案不唯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中的“弹琴”赋予了蟋蟀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拟人句时要给事物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感,语言要优美,答案不唯一。
15.本体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可知,蟋蟀出来吃草,不吃出口那丛草的原因是那丛草可以遮蔽出口。
短文依次介绍了隧道、出口、内部的布置和墙壁等,所以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外到内。
16.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选址。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介绍了蟋蟀住址的外部。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介绍了蟋蟀住址的内部。
17.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蟋蟀的住宅很简朴,很干燥,还很卫生。我觉得蟋蟀真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
18. 逃跑的无影无踪。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19.把一些还在燃烧的树枝拿回来,不断地给它们添加新的树枝。 20.烧食物吃;取暖;防御和攻击猛兽。 21.原始人发明用火,是经历了艰苦缓慢的时间和认识过程的。
【解析】略
22.例文:
仙人掌
我家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它的名字叫仙人掌。你知道仙人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告诉你吧:因为它的外形很像人的手掌,所以人们就叫它仙人掌!
仙人掌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身上长满了许多小刺,那些刺摸起来很柔软,一阵微风吹过,仙人掌的刺就随着风一起舞蹈,好看极了!
过了一段时间,仙人掌就变成了翠绿色,那绿色让人看起来是那般的耀眼,那般的舒服,那么的新鲜。它身上原来柔软的小刺也变得发硬,就像一颗颗钢针。又过了一段时间,它身上又长出了一个花骨朵。慢慢地,越来越大,最后开出了一个红色的大红花,看起来真是漂亮极了!听外婆说,能看到仙人掌开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仙人掌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题目要求把观察过的一种植物及其变化用一个片段写下来。解答时,先回顾自己观察过的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一种现象的变化过程,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对于怎样观察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可以用时序观察法、周期观察法、动态观察法……来写出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同时用多种观察方法。
注意要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观察,要有顺序,这样写出来才有层次感。还要抓住植物的特点、突出重点。写出植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开头:开门见山/设疑式开头点题。
正文:把植物变化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抓住特点去写。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可以写写自己的观察感受、观察结果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