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 同步讲义(含答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散文诗二首 同步讲义(含答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2 22: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同步讲义
知识点01 诗歌诵读。
【即学即练1】
(一)、诵读诗歌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语气、语调。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二)、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句字,说说句子体现了描写对象的什么情感?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参考示例: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和快乐。
2.“孩子,你在哪里呀?”
参考示例: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关爱。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参考示例:读出母亲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参考示例:读出孩子淘气、机灵、撒娇、顽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知识点02理解诗歌塑造的形象。
【即学即练3】
(一)、从这句话:“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中体会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答案示例:爱孩子的妈妈。“坏”字,惊喜、责备中看出妈妈的爱。孩子“失踪”了一天,妈妈着急担心。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当我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说我“坏”,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见着了,当然要责怪一下。责怪是表面,实际是高兴。也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
(二)、泰戈尔在《金色花》中塑造了怎样的孩童形象
答案示例: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孩子为什么那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 因为沐浴在母爱中。诗中的孩子跟妈妈三次捉迷藏,主要出于孩子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同时,他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也见出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注意不宜拔高理解。
(三)、说说冰心《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形象
答案示例:《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品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既表现出了母爱的动人,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爱的化身。
知识点03 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及其作用。
【即学即练3】
(一)、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二)、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答案示例: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三)、说说句子“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四)、园里莲花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荫庇下的幸福。
解析:理解句子含义,由浅入深,由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双关句解说双关语义;比喻句还原修辞本意;哲理句解析蕴含的哲理;深奥难懂句抓关键词,结合上下文,化难为易。
知识点04 分析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即学即练2】仔细阅读两首诗,分析其特点,填写下面表格。
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情感基调
内容分析
语言特点
诗歌形象
表现手法
构思特点
参考示例:
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情感基调 亲切自然、温馨幸福 活泼、可爱、亲昵 感激、依恋
内容分析 母爱 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语言特点 简洁、清新、细腻 活泼可爱、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诗歌形象 母亲形象 儿童对母亲 “金色花”象征 少女对母亲 “荷叶”象征
表现手法 象征 孩子的天真 母亲的厚爱
构思特点 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 虚境,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 实境: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
考点:了解散文诗。
【知识点】1.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感情真挚,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渡。语言隽永、精粹、凝练,形式灵活耐人寻味,抒彩十分强烈。常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现主题。
2.散文诗的特点:本质上属于诗,也属于散文﹐有诗的情绪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给读者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3.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考法:(一)、散文诗是兼有 和 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 ,具有诗的 和散文的 。 是散文, 是诗。
答案示例:诗;散文;短小;情绪和幻想;细节;外观 ;内在
(二)、这首散文诗,借助哪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这些形象分别象征什么?
文章借 、 、 这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
A:荷叶象征 形象。
B:红莲象征 的形象。 
C:风雨象征生活中的 、 、 。
答案示例: 勇敢、慈怜、隐蔽、母亲、孩子、困难、厄运、打击
(三)、说说金色花的象征意义。
答案示例: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也象征着母爱的光辉——圣洁、美好!。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根据的拼音写汉字或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祷( ) 姊妹( ) 菡萏( )
敧斜( ) 荫蔽( ) 徘徊( ) 并蒂( )
2.解释下面词语
(1)并蒂: (2)徘徊:
(3)荫蔽: (4)适意:
(5)匿: (6)祷告: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荫蔽 怒不可遏 花瑞 海枯石滥
B.祷告 坦荡如砥 攲斜 矫揉造作
C.襟怀 力不遐供 慈怜 憨然入梦
D.恍惚 仰之迩高 佝偻 振聋发溃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 被定为印度国歌
5.文学常识:《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名)作家、诗人 本文选自《 》
冰心(1900~1999),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 、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往事》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 、 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B.我们要科学防控疫情,切忌不能听信、传播谣言,外出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C.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甘南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D.复习时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先筛查知识漏洞,再有针对性地填补。
7.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 。 ,人生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进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一 (A.幅 B.副)对联,看似短小精悍,实则对仗的背后蕴含着很强的文化蕴意,是智慧和学识的结晶。它既可以说道历史,又可以畅谈人文;既可以托物言志,又可以借古喻今。从优秀的对联身上,任何时候总是能看到中华文化的深刻烙印,嗅(A.xiù B.xìu)到笔砚深处的醉人芳香。它们又宛如中华大地上的一棵棵枝繁叶茂的白杨,坚定地守卫里在华夏文明的千里大堤上,在栉风沐雨中以别样的丰姿铸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长廊。
(1)请为文中加点处和横线处分别选择恰当的选项。
一 (A.幅 B.副) 嗅 (Axiù B.xìu)
(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短小精悍 文化蕴意 B.托物言志 借古喻今
C.中华文化 枝繁叶茂 D.华夏文明 栉风沐雨
(3)下列语句中不符合对联要求的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9.写一首诗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在母亲节那天送给她。
要求: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情,写一两句诗。例如:妈妈,我想变成…(凉风、清茶、阳光、雨伞、……)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22上海虹口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听父打鼾,拍儿入眠
闻云飞
①鼾声,如果是大学舍友的鼾声或合租伙伴的“雷鸣”,那可能是吵得你睡不着的噪音。但是,假如你已人到中年,在疲惫的人生旅途中,偶尔回家看看老父亲,陪他睡一晚,那这一晚他的鼾声,可能就像一首歌。
②过年之后,我一起夜就睡不着。想着工作中自己负责的那摊子事儿,想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想着想着就失眠。后来,情况越发严重,睡前一定要听舒缓的音乐。即使如此,一周还是有两三晚会失眠。医生说是轻度焦虑,劝我放轻松些,最好休假出去玩几天,把烦心事扔一边儿,还给开了安眠药。
③端午假期,我带着儿子回了趟老家。怕家人担心,我失眠的事没告诉父母。那天晚上,三岁的儿子吵着要跟奶奶睡,要听奶奶讲故事。我就跟父亲一张床,一如小时候那样——我依旧睡在父亲的脚跟处。
④躺下之后,我问他:“爸,你血压怎么样了,还一直吃药吗?”父亲说:“不吃了。前些日子,去村卫村量了量,血压正常。”“平时还是得注意点,葱头、芹菜啥的
还是得注意点,葱头、芹菜啥的,常吃着些。” “嗯……你最近单位没事儿吧?” “没事儿,就是些琐碎事儿,鸡毛蒜皮的。”……
⑤我知道,自己长久失眠、形谷憔悴,让父亲担心了。没一会儿工夫,父亲睡着了,很快就打起了鼾。
⑥父亲打鼾,我是知道的。来之前,我就没想过能睡安稳。我本来打算带儿子睡的,而儿子半夜要上厕所、说梦话,肯定是闹得我睡不着——最近在家里,儿子都是跟妻子一起睡的。
⑦父亲的鼾声有节奏地响了起来。乡村的夜晚,很黑很静,偶尔有一两声狗叫传来,让我想起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大黑狗吓得回不了家的趣事。当时,那条狗就在我家门口,而随后赶来的父亲,只做了个弯腰捡石子的动作,大黑狗就吓跑了。父亲跟我说:“不要怕!你越歹势,它越强势!”
⑧听着父亲的鼾声,想着小时候的事,我不自觉地摸了摸父亲的腿,他那原本有些蜷缩的腿就慢慢伸开了。与此相关的记忆,又如同春日消融的冰河,慢慢流动起来。上中学的时候,我还是跟父亲睡一张床的。那时,我总爱抱着父亲的腿入眠。
⑨人的记忆或许是分类储存的,同类的记忆总是会同时泛起。我又不觉想到儿子入睡的习惯。儿子总喜欢摸着大人的胳膊入睡,有时候没摸到,小手还会四处乱伸,这时,我或妻子就赶紧把自己的胳膊伸到儿子的小手边,另一只手则轻轻拍着他,很快,大人孩子都呼呼入睡了。
⑩听着父亲的鼾声,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许多事儿,还有儿子的趣事。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是轻松的、愉悦的。此时,父亲的鼾声就成为缥缈隐约的背景音乐。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
那是我半年来睡得最香的一晚。回到家后,我主动提出晚上跟儿子睡。儿子还同以往一样,睡前让我讲故事,讲不了多久,就开始摸我的胳膊。这时,我轻拍着他,不一会儿,他就睡熟了——那小手还时不时在我的胳膊上来回摩挲。神奇的是,慢慢地拍着儿子,感受着他轻柔的抚摸,我竟然不用听舒缓的音乐就睡着了。
我的失眠现在已经好了。没想到,医院都治不好的病,被亲人治愈了。
10.第⑩段加点词“缥缈”在文中的意思是 。
11.第⑩段加点词“这些”在文中具体指:
(1) ;
(2) ;
(3) 。
12.分析第 段画线句的丰富内涵。
13.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 nì mù qí dǎo zǐ hàn dàn qī yīn bì pái huái dì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匿笑(nì xiào):暗中偷笑;掩口暗笑。
沐浴(mù 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祈祷(qí dǎo):向神祝告求福。
姊妹(zǐ mèi):姐妹。
菡萏(hàn dàn):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敧斜(qī xié):歪斜不正。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并蒂(bìng dì):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地长在同一根茎上。
2. 并蒂:并蒂“并”是并排,并列的意思,“蒂”是瓜、果等茎、枝相连的部分。从字面理解“并蒂”是并排生长在同一个茎,枝上的两个瓜果。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荫蔽:遮蔽。 适意:舒适 隐藏,不让人知道; 向神祈求保佑。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需要平时注意积累与识记。课内有注释的,尽量按注释解释,否则根据自己阅读积累和记忆解释词语,有本义和引申义的,最好都说明。这几个词语来自于课本《散文诗二首》,课下没有注释,可以结合课文语言环境进行解释,可以用同义词替换法解释,也可以用拆分法解释。
(1)并蒂:读音是bìng dì,指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地长在同一根茎上。也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2)徘徊:读音是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3)荫蔽:读音是yīn bì,遮蔽;隐蔽。
(4)适意:读音是shì yì,意思是自在合意。
(5)匿:读音是nì,本义是隐藏,后引申为隐瞒。
(6)祷告:读音是dǎo gào,宗教徒向神祈求保佑。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花瑞——花蕊,海枯石滥——海枯石烂;
C.力不遐供——力不暇供,憨然入梦——酣然入梦;
D.仰之迩高——仰之弥高,振聋发溃——振聋发聩;
故选B。
4.B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的理解。B.《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
5. 印度 泰戈尔 新月集 谢婉莹 散文家 母爱 童真 自然 母爱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选自《新月集》。诗歌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其中“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或在“良好”前加“有无”;
B.否定不当,去掉“不能”或“切忌”;
D.搭配不当,把“为原则”改为“的原则”或者将“本着”改为“以”;
故选C。
7.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首先通读①②③④的句子,确定首句,②表述观点是首句,①承接②论述“蜕变”的痛苦,③是对①的转折,并且“这样”一词指代①的内容,论述经历痛苦之后的成长,④与“生命也因此美丽”一起构成总结句,故选A。也可以通读①②③④的句子之后,根据四个选项所给首句用排除法,③中“但是”一词表示对前面句子的转折,不能作为首句,首先排除D;④是总结句,排除B;再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在A和C中选出顺序合理的一项即可。
8.(1) B A
(2)B
(3)C
【解析】(1)
考查字形、字音。
幅,读作:fú,本义为布的宽度,引申指“泛指事物的宽度”,又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又用作姓。副,读作fù,本意是指用刀剖开;形容词意为非正的;名词意为辅助等;量词意为套、双、张等。对联分上联和下联,合在一起为一套,所以应该用量词“副”,故选B。
嗅,意思是用鼻子感知,辨别气味。拼音为xiù,i和u一起,声调标在后,故选A。
(2)
考查短语结构。
A.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B.都是并列短语;
C.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D.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故选B。
(3)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必须一致。
C.不符合。上联“采菊”是动词,下联“悠然”是形容词;上联“东篱下”是偏正结构,表示地点,下联“见南山”是动宾结构,表示动作结果;上下联词性结构不同,不符合对联要求。
故选C。
9.参考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小诗的能力。要根据提示的句式,加入自己的想象,合情合理,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句式为:我想变成……(凉风、清茶、阳光、雨伞、……)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假如选择变成“凉风”,一定是给母亲送去清凉。“当你……的时候”,就可以是“当你烈日下劳作时”,后一句,要符合轻风的特点,就是“我”要送一份清凉给你。我如果变成的是清茶,就是在你劳累的时候,给你解除疲乏。总之,变成什么,后面一句一定是符合变成的这个物能起到的作用。
示例:妈妈,我想变成一缕凉风,当你在烈日下劳作时,我要送一份清凉给你;我想要变成一杯清茶,当你劳累的时候,给你解除疲乏;当你轻松惬意的时候,我已经如一阵轻风,远远的飘逝。
10.时轻时重,忽高忽低,若有若无 11. “我”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大黑狗吓得回不了家,父亲为我赶走了狗。 “我”小时候喜欢抱着父亲的腿入眠。 儿子喜欢摸着“我”的胳膊入睡。 12.那一晚,“我”睡得很沉;“我”的心情更是轻松的、愉悦的、踏实的。 13.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或语言形式优美,或语言生动形象),标题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对应了后文两个材料的顺序);表现了亲人之间需要相互陪伴(相互关爱,相互慰藉)。
【解析】10.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缥缈”的本义是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在句中形容的是父亲的鼾声。再联系后面的“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大多舒缓且低沉,富于节奏与韵律,所以“飘渺”在句中指的是父亲的鼾声时轻时重,忽高忽低,若有若无,如同背景音乐一样,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下,我逐渐进入了梦乡。
11.考查概括事件。
联系第十段中的“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许多事儿,还有儿子的趣事”可知,加点的“这些”指的是我小时候的许多事儿和儿子的趣事。
联系第七段中的“让我想起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大黑狗吓得回不了家的趣事。当时,那条狗就在我家门口,而随后赶来的父亲,只做了个弯腰捡石子的动作,大黑狗就吓跑了”可知,我小时候的许多事儿其一指的是我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大黑狗吓得回不了家,父亲为我赶走了狗。联系第八段中的“上中学的时候,我还是跟父亲睡一张床的。那时,我总爱抱着父亲的腿入眠”可知,我小时候的许多事儿其二是我小时候喜欢抱着父亲的腿入眠。
根据第九段中的“又不觉想到儿子入睡的习惯。儿子总喜欢摸着大人的胳膊入睡,有时候没摸到,小手还会四处乱伸”可知,儿子的趣事指的是儿子喜欢摸着大人的胳膊入睡。
1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第十段中的“此时,父亲的鼾声就成为缥缈隐约的背景音乐。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可知,听着父亲的鼾声我沉沉睡去,睡得特别踏实。
联系第十段中的“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是轻松的、愉悦的”可知,因为听着父亲的鼾声,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和儿子的趣事,心中觉得轻松愉悦。
有这两个原因,所以我才会克服了失眠的困扰,觉得那一晚是自己半年来睡得最香的一晚。
13.考查赏析题目。
从题目本身来看,题目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前后两个半句都是动宾短语,形式优美,富有节奏感。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第三段到第八段记叙的是自己回到老家,听着父亲的鼾声沉沉睡去。第九段和第十段记叙的是我拍着儿子入睡,不仅儿子睡着了,我也治好了失眠的毛病。所以题目概括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联系文本主旨可知,题目中的提到的“父”与“儿”都是我的亲人,是他们治好了我的失眠,所以题目点明了文章主旨:亲情是良药,可以治愈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亲人之间就要相互陪伴扶持。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