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6讲 传统文化——衣食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6讲 传统文化——衣食文化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3 07: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衣食文化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一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 2课时
知识点 食不厌精 火候须知 五采为服 玉不去身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与服饰特点2.能从各种具体的饮食行为和服饰形式中寻找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掌握饮食与服饰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注意饮食与服饰源流
亲爱的同学们,盛夏已经过去,金秋悄悄来临,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即将步入一个硕果累累的文化殿堂。对于人类来说,衣食是基本需求,是生存的首要条件。在漫长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劳动的尊重,运用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衣食文化。每一道精致菜肴的烹制、每一种华美服饰的制作都蕴含着古人最虔诚质朴的情感,承载着古人最厚重坚定的信念,有对故土乡亲的思念,有对天人合一的信仰,有对劳动创作的热爱。截然不同的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着装习惯凝聚着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生活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在本节课,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华饮食与服饰文化的魅力吧!
1.经典导读
每天早上,家人会为你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大年三十儿,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一顿饭不论规模大小,餐桌上的饮食搭配、礼仪规范等,却都要有一定的讲究。古人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就让我们从孔子身上来寻求答案吧!
本节的经典原文选自《论语 乡党》。《乡党》这一篇记载了孔子的言行举止、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又谨守礼仪的孔子。选文中详细记述了孔子对饮食的种种要求:粮食要春得精细,鱼和和肉也要切得细密;不吃那些不新鲜的、烹调不当的、反季的食物;吃肉的量不要超过米面,喝酒不要喝醉……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不仅体现了孔子的饮食习惯,更反映出孔子对“中庸”的追求和对于“礼”的尊重。
孔子曾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说,超过标准和达不到标准是一样的。在孔子心目中,把握为人处世的“度”,持守中庸之道,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孔子在饮食中也遵循了适度原则,不多食肉,不多饮酒。这样的原则对我我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原文:
食不厌精,脍①不厌细。食饐②而餲③,鱼馁④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⑤如也。席不正,不坐。
【注】①脍:细切的肉。②饐:食物腐败发臭。③餲:食物经久而变味。④馁:鱼类腐烂。⑤齐(zhāi):通“斋”,斋戒。
2.文化雅苑
饭前祭
孔子在楚国时,有位渔夫一定要把一条鱼献给他。孔子不肯接受。献鱼的人说:“现在天气很热,如果到市场上卖不出去,就要把它扔掉,这样还不如送给您呢。”孔子就接受了。
孔子让跟随的学生们把鱼清洗干浄,然后祭祀。学生们问:“别人要丢掉的东西,您反而要祭祀,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吃鱼前祭祀符合礼制规定。而且我听说,不糟蹋多余财物、愿意施舍给别人的人,就是圣人。现在我接受了圣人的赏赐,怎能不祭祀呢?”
你知道孔子所说的饭前祭是什么样的仪节吗?据说在周朝,饮食前都要先祭祀,就是从各种食物中各拿出一点,装在礼器里,纪念最初发现这种食物的人。
1.经典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同是一道菜,即使选用相同的食材,按照相同的步骤,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日三餐既能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也能为我们提供感官的享受。正因如此,烹任的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烹任”的意思是通过烧、煮等方式将食物做熟。既然要将食物做熟,就离不开火。人类在发现了火的妙用之后,才开始改变茹毛饮血的饮食状态。中国人爱吃熟食,从最初的明火炙烤到借助陶器的烹煮,我们的烹任技艺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花样繁多的烹任方式:烘、炒、炙、煎、炸、煮、熬、蒸、炖……这些字都是以“火”或者“灬”为形旁的,这就告诉我们,长久以来的烹任方式与用火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中国人在烹任过程中,非常重视火力的强弱和用火时间的长短,这就是“火候”。火候的把握关系到能否将食材变成一道让人齿颊留香的美食。本节的经典原文选自清代诗人、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作者在这段文字中介绍了不同食物和不同烹任方式在用火时的注意事项。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古人早已总结出非常丰富的烹任经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ー下吧!
经典原文: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2.文化雅苑
“十美”原则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谚语:“三世仕宦,方解著(zhuó)衣喫(chī)饭。”《魏志 文帝纪》中也有“五世长者知饮食”之句。仕宦和长者,指的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显贵之人。他们的政治优势、经济实力和文化修养,使他们对饮食具有更高的追求和更深的体悟。在此基础上,中国饮食文化渐渐形成了十种追求,即“十美”原则。
质:原料具有高级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
香:食物拥有好闻的气味。
色:原料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色泽,各种原料的色彩搭配和谐。
形:肴僎( zhuàn)的造型富于艺术性和美感。
器:饮食器具精美,并与食物搭配适宜。
味:食物的滋味,既包括原料的天然美味,也包括烹任后的人工美味。
适:食物的质地和温度使人感到舒适爽口。
序:宴饮中,所有肴馔在上菜时讲求科学的先后顺序。
境:饮食环境优雅怡情。
趣:饮食之人拥有愉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宴饮配合歌舞、赋诗等文化活动。
1.经典导读
同学们穿着校服上学时,你是否注意到,每个学校校服的颜色、样式、标志都包含着各自学校的文化特色呢?看历史剧的时候,你能否从人物物的服饰推断该剧的朝代、角色的身份呢?其实,服饰不单用来蔽体御寒,其中还有一个生活丰富的文化世界。
远古的人类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了保护身体不受野兽、严寒和烈日的侵害,他们学会了用植物叶子、兽皮制作衣物。这时候的服装是极其简易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的装饰功能越发显著,色彩和花纹也越来越丰富。在古老的中国,人们重视天与人之间的沟通,他们往往用服装的色彩和纹饰去模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本节的经典原文出自《后汉书 舆服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重视衣服的色彩和花纹了。我们的祖先根据天地万物的色彩和花纹制作了美丽的服饰,他们参照鸟儿的冠羽、野兽的须角等制作了冠冕,参照日月山川的颜色规定了服饰的五种主色。在中国古代,穿衣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国家礼制的一部分。历朝、历代都对礼服的材质、样式、颜色、花纹等做了严格而详细的规定,以此来区别不同人的身份地位。
经典原文:
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凡十二章。故《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曰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
2.文化雅苑
清代官员服饰
古代官员的等级高低是可以从服饰上看出来的,清代官服表现得最为突出。清代的官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严格的。
清代借鉴了明代官服的样式,在胸前用刺绣图案做装饰,称为“补子”,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官员身上还需佩戴朝珠、玉佩、彩绦等装饰物。不同官阶的补子图案、朝珠质地、彩绦颜色各不相同。清代官帽的帽顶裝有珠子称为“顶戴”,一品至七品顶戴的材质和颜色各异。顶戴下还有翎管,用来安插皇帝所赐的翎。对于六品以下侍卫或有军功的低级军官,赐予染成蓝色的鹖尾翎,称为“蓝翎”。五品以上的王公贵族或个别有显赫军功的高级官员则赏赐孔雀的尾翎,称为“花翎”。花翎按照眼状圆圈的数量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三眼花翎最为尊贵。而对被赐予花翎的高官显贵们来说,革去花翎则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惩罚。
1.经典导读
中国人常用“金玉满堂”来形容生活的富有,用“金枝玉叶”来形容身份尊贵,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孩子的容貌美丽,用“冰清玉洁”来形容人的节操清白。你知道我们们的祖先为什么如此喜欢玉吗?你知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玉具有哪些高洁的品格吗?
玉是一种美丽的石头。中国盛产玉石,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玉、河南的独山玉等,都是名满天下的珍贵玉石。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玉器加工技术。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佩戴玉器了。由于玉石的贵重和制玉工艺的复杂,玉器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尊贵的含义,它标志着使用者和佩戴者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后来,古人为玉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常常用玉的自然属性来比附人的气质品格。例如,东汉的许慎就在《说文解字》中将玉的属性归纳为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德。渐渐地,玉成为了君子德操的象征,“古之君子必佩玉”,就是为了随时提醒自己遵守礼仪、修养德行。
本节的经典原文出自《礼记 玉藻》,它将佩玉的礼仪和君子的品德、行为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君子佩玉的重要性。玉佩只有在速度适中、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就需要君子在行走时从容自若、温文尔雅。
经典原文: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①,行以《肆夏》②,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君在不佩玉,左佩结,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韠③。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注】①《采齐》:亦作《采荠》,古代乐章名。②《肆夏》:古代乐章名,是宴饮、迎送宾客之乐。③爵韠:用赤黑色的熟皮制成的蔽膝。爵,爵韦,赤黑色的熟皮。韠,蔽膝,古代一种遮在身前的皮质服饰。④冲牙:佩玉中的一种,用于组佩的下部,古时候用于矫正步伐用。
2.文化雅苑
古人辨玉
古人对玉的辨识,讲究“首德而次符”。“德”是玉的质地,“符”是玉的色泽。
对于“玉德”的内容,古人有不同的说法。《礼记 聘义》中提到“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玉德。《管子 水地》提出了“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荀子》则归纳为“七德”:仁、知、义、行、勇、情、辞。东汉许慎的“五德”说流传最广: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意思是说,玉性质温和,有仁爱之德;质地纯粹,有忠义之德;声音悦耳,有智慧之德;宁折不弯,有刚勇之德;断口锋利却不伤人,有洁身自好之德。无论认为玉有几种品德,古人都是根据玉的形态、结构、光泽、质地等属性,将玉人格化,将它的美质与人类的美好品德联系在一起,所以汉语中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如花似玉”“冰清玉洁”“金相玉质”“珠圆玉润”这些以玉比喻人形神兼美的成语,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玉石的喜爱,对于玉的形貌和品质的喜爱。
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鬟花黄
【参考答案】 D
【解析】 A.“玄端章甫”古代的一种黑色礼服.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
B.“羽扇纶巾”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但却是周瑜的穿戴),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
C.“拖鞋汗衫”现今男女一种休闲的打扮。
D.“云鬓花黄”云鬓花黄是古代女子的装扮,“晓镜但愁云鬓改”、“对镜贴花黄”。
《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有专门为周天子以及王后、世子们的饮食生活服务的部门和人员,诸如主管王室饮食的称为( )
A.亨人 B.庖人 C.膳夫 D.内饔
【参考答案】 C
【解析】A项“亨人主内外饔爨灶亨煮之事”,B项“庖人掌供王室所需牲畜禽鱼”,C项“膳夫掌宫廷的饮食”,D项“内饔掌管王﹑后﹑世子的饮食和宗庙祭享用品”。
你一定知道“衣冠禽兽”这个成语,但你知道它的由来吗?请翻阅词典,并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成语介绍。
【参考答案】在明清两朝,按照朝廷官制,根据品级不同,彼此“工装”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单说装饰图案,不外乎“飞禽”、“走兽”。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兽”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文官衣补饰禽,武职饰兽。是为“衣冠禽兽”,本意指官员,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京官还是外臣,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很多官员甚至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文武官员的名声越来越臭,曾广受推崇的“衣冠禽兽”,渐渐堕落为“披着人皮的狼”。因此,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解析】“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孔子保持了很多良好的饮食习惯,请将孔子所遵循的饮食规则列举出来。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些饮食规则还有没有存在的道理呢?请把与孔子的饮食规则相符的现代生活饮食规则也一并列举出来。
孔子的饮食规则 相对应的现代生活饮食规则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物应当制作精良
【参考答案】
孔子的饮食规则 相对应的现代生活饮食规则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物应当制作精良
不撤姜食,不多食 饮食需要适量
鱼馁而肉败,不食 应当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孔子的饮食规则可以归纳为原文可归纳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然后根据这个内容进行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君子比德于玉
杨源忠
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东方神韵,玉石以“似石而非石,非石而似石”的简单随意,征服了众人的心。玉,蕴涵着生命与感情,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国,崇玉、礼玉、赏玉、藏玉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玉被视为权力、地位、财富、尊严和占有的象征。“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无题》让我们对玉更有种神秘的爱慕,历史上女娲补天、弄玉吹箫、完璧归赵……多少传奇都和玉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爱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玉”成为东方精神的体现。今天,玉石已广泛地被大众接受和拥有,已不再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王者富家的专利,它已经不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品为人们所佩戴、珍藏,而是艺术、是哲学、是一种道德修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中华玉文化的传承,是人类不同种族、语言和时空的共性文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美的享受,追求艺术生活的时尚,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就是讲,玉是道德的表现,象征着高洁的品德,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把高尚的道德和美丽的玉饰等同。
君子比德于玉,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雅士洁身自好的追求,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驱邪、幸福长寿,并带来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如白玉无瑕、抛砖引玉、璞玉生辉、黄金有价玉无价等。再者,由于玉器不朽,虽然雕琢、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盘养等岁月的磨练,仍能保持其温润坚实的质地,发散它永恒的光辉,故而古人喜欢把这种温润坚实的玉石比作君子而崇拜。
玉的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玉是有形的智慧结晶和无形的精神领域,象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可洗涤人心、净化人性。可将道德和文明的标准提升到高雅的艺术美学价值上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美玉是大自然亿万年孕育而成的精灵,它所包容的巨大财富,古往今来令多少人倾倒,令多少人艳羡!268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强忍两度因献宝所受刑之痛辱,再次“冒欺君之罪”向楚王献玉璞。楚文王命玉匠将玉璞削皮剖之,果获至宝,随即琢成玉璧曰“和氏之璧”。从此,和氏璧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祥瑞之征兆。得璧者则得天下,乃天命所归。因此,历代君王无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她,这旷世珍宝的和氏璧演绎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千秋史话。我国当代诗人蔡其娇深入腾冲考察,写下过“是青春透明的色泽,与体香同摇曳,与微笑同发光”的佳句,让翡翠显露出隐藏在世间的美。
古人佩玉,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讲究情操。现代人拥有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高贵的情操,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寄托对自然的向往。佩玉能够潜移默化、修身养性,可求得心灵深处的寄托和人格上的向往与满足,并可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玉积山川之精,人仪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玉可保健辟邪。玉,本来是一块顽石,古人将它从深山采回。耗尽心血雕琢成器,赋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托自己梦想的生活,古人传下来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当然要延续这种精神。
黄金有价玉无价,钻石代表身份,黄金代表金钱。君子比德于玉,只有玉,一个无价尊贵的“玉”字,就足以说明它蕴涵着生命与感情。
(1)下列说法,不属于“玉文化”的两项是 ( )
A.玉是权力、地位、财富、尊严和占有的象征。
B.古往今来,多少传奇都和玉息息相关。
C.玉是道德的表现,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D.和氏璧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E.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
【参考答案】BD
【解析】B.说的是玉与传奇之间的关系。D.说的是和氏璧的价值。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玉以“似石而非石,非石而似石”的简单随意,征服了众人的心。
B.中华玉文化的传承,是人类不同种族、语言和时空的共性文化。
C.玉是有形的智慧结晶和无形的精神领域的合二为一。
D.佩玉能够求得心灵深处的寄托和人格上的向往与满足。
【参考答案】A
【解析】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玉石”,不是“玉”。
(3)纵观全文,玉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①玉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展示了一种东方神韵。
②玉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是道德和情操的象征。
③玉文化包含伟大的民族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抓住“文化内涵”,答题区域在一、三、六段,分条概括即可。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东方神韵。它已经不仅是作为一种装饰品为人们所佩戴、珍藏,而是艺术、是哲学、是一种道德修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玉的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4)李约瑟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3000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请结合本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耗尽心血雕琢成器,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②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玉匠雕刻和氏璧象征至高无上权力与祥瑞,诗人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演绎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玉对中国的雕刻、绘画、文学著作等影响极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章主旨分析理解。所谓“中国文化特色之一”指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玉”成为东方精神的体现。文中所举例子: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玉匠雕刻和氏璧象征至高无上权力与祥瑞,诗人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演绎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可以说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1.缠足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陋习,5世纪时开始刮起“缠足”之风,之后人皆以小脚为美,的大小成为评价妇女美丽与否的标准。但封建帝王中亦有多次下诏禁缠足的,请问,这位皇帝是谁?( )
A.康熙 B.乾隆 C.朱元璋 D.顺治
【参考答案】B
【解析】乾隆皇帝多次降旨严禁缠足,但只刹住满族女子的裹足之风,汉族民间女子仍然裏足如故。
2.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服装,最初的旗袍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身体的曲线不外露。凸显中中国女性身材曲线美的旗袍是在20世紀哪个年代才流行的?( )
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
【参考答案】B
【解析】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3.宝石是妇女青睐的饰品,不同的宝石有着不同的寓意,请用短线将宝石与其对应的寓意连接起来。
A.红色宝石 a.可带来好运
B.绿色宝石 b.避邪的护身符
C.黄色宝石 c.确保长寿、美丽和智慧
D.玉石 d.保护生命
E.蛋白石 e.确保平安,控制情欲,调解争辩
【参考答案】A-e;B-b;C-c;D-a;E-d
【解析】本题考查玉器的寓意,根据相关颜色知识与宝石本身特点进行辨析。
4.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参考答案】饺子 时间顺序
【解析】了解说明文的四大特征: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2)文中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 、 、 。
【参考答案】馄饨、粉角、扁食、煮饽饽(饼饵、角子)
【解析】读文本,总结出饺子的别称。
(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参考答案】列数字,饺子流传时间长,地域广,且在唐代就有饺子和馄饨两个品种
【解析】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4)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可以,“至少”一词说明饺子最晚在唐代就有了,去掉显得太绝对,表达不准确(不严密)。
【解析】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参考答案】意寓团圆;意寓新旧交替(辞旧迎新)
【解析】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参考答案】C
【解析】C中应是“只有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解析】D中应是“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并不是大范围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参考答案】D
【解析】D中应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1.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2.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趣味知识——“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由来已久,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的生日庆典,朱元璋趁众位大臣前来贺寿之机,有意摆出粗茶淡饭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当十多桌席位的人坐齐以后,朱元璋便令宫女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萝卜,百味药也,民谚有“萝ト上市,药铺关门”之说。第二道菜是炒韭菜。韭菜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象征国家长治久安。再则是两大碗青菜,以此寓意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最后一道是极普通的葱花豆腐汤。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宴席就是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货。”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从宫内传到民间。
1.每逢新春佳节,民间有吃八宝饭的习惯,这种习俗与什么有关?( )
A.食品八宝鸭 B.佩饰物金八宝
C.古代的八宝图 D.饮品八宝茶
【参考答案】C (八宝是明清以来民间对某些事物的美称,用得最多的是八宝图,它画刻着八样祥瑞之物:和合、玉鱼、鼓板、磬、龙门、灵芝、松、鹤。它们都包含着吉祥、祝福之意。)
2.请写出至少3个关于饮食的民间俗语。
【参考答案】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酱油瓶里倒醋——不知啥滋味;
鸡爪子烩豆腐——没多大油水;
鸡蛋炒韭黄——色货;
黄豆煮豆腐——父子相认;
花椒炒生姜——又麻又辣;
豆腐干煎腊肉——有盐(言言)在先;
豆芽拌粉条——内外勾结(或里勾外联)。
3.山珍海味分为上、中、下八珍,请回答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山珍海味常分为上、中、下八珍。
上八珍:狸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胶。
中八珍:鱼翅、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什蚂、鱼唇、裙边。
下八珍: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川竹笋、赤鱗鱼、干贝、蛎黄、鸟龟蛋
除此以外,鱼肚、鱼骨、鱼皮、鱿鱼、飞龙鸟也属于名贵的山珍海味。
4.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文段一】汉服,曾称汉衣冠、华服等,是由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它发展、传承了四千多年,体现了汉族的礼仪风俗、审美品格、思想哲学等文化内涵,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认同精神。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西周时期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周礼通过服章和仪式表现出来,衣冠、礼仪从此成为文明的代名词,中国也赢得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此后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并普及到民众,唐宋明等各代均“宗周法汉”继承发展汉家衣冠,直到清朝因“剃发易服”而几近消亡。传承了几千年的汉服文化就此断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它反映儒家礼典服制,浓缩了纺织、蜡染、锦绣等杰出的工艺美学,传承了我国的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古代记录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的文字。舆,车)里找到依据,汉服的基本形制也一度为整个汉文化圈提供了服装标准,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汉服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关键要素始终保持不变:交领右衽(即衣领呈y型),宽袍大袖,系带隐扣。一根长长的束腰,穿起来如同行云流水,空灵飘逸。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觉醒,汉服运动由民间发起,以知识分子和青少年为主体的各地汉服组织不断建立,仅数年间百度“汉服吧”会员就已突破32万;“确立汉服为国服”、“授予三大学位时穿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进入全国两会提案;中华礼乐大会暨汉服文化节、海峡两岸汉服文化等活动影响深远,来自全国各地及旅居欧美的汉服文化推广者共襄①盛举,展现华夏礼乐之美、衣冠之秀。阔别360年,漂泊的汉族儿女终于重返汉唐,著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再奏角徵宫商②,谱写盛世华章!
注:①襄:完成。②角(jué)徵(zh )宫商:中国古琴的音阶名称,这里代指中国古典音乐。
【文段二】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是民族文化的形象展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十分重视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如内蒙古组织专家审定《蒙古族服饰》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简称“三少”民族)民族服饰自治区地方标准,开拓性地把标准化技术应用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上;云南楚雄州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传习所开办传承人培训班,承办云南民族服装文化节、中国彝族赛装节,实现了彝族服饰的规模化、产业化;新疆阿克苏、浙江景宁(畲族)举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广西举办少儿民族服饰大赛,展示壮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服饰和民族迎客待客礼仪……
邻国日本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方式也值得借鉴。全国各地无数大大小小种类各异的博物馆、文化馆,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传统服饰展览,同时辅以各类专题讲座。传统节假日给民族服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各种体验活动,教孩子们如何穿用和服,学习茶道、珠算等。另外,电视报刊等媒体有大量介绍民俗的节目,包括教人怎么穿用和服、制作日式料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中将这些传统文化一一渗透。
【文段三】精神文化是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它体现了民族个性,蕴含着民族精神。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一、
一部民族的历史,是孕育这个民族服饰文化的摇篮。历史的变迁在诸多民族的服饰上留下最醒目的标识(zhì)。如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它生动地记述了其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藏族服饰中的狐皮帽子、獭皮衣裙边,传承了其先民从事游牧与狩猎的遗风;而满族的旗袍、马褂以及维吾尔族的四棱小花帽、赫哲族的鱼皮长衫等也都是这些民族最醒目的标识,是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的。
二、
现在,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我们很容易守其形,而略其魂。结果,我们便只看见了传统的或被改革了的更加新颖的款式风格、更加斑斓的美丽色彩、更加创新的独特图案,却忽视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底蕴。服饰文化变成了外在装饰,失去了服饰的血脉,失去了文化的“根”,所谓的“继承”就成了一种形式。
三、坚守服饰文化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各民族服饰的不同风格,都是各自民族性格的象征和文化心理的外显。如俗称“中国的小麦加”的甘肃临夏,当地的回族穆斯林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审美,其服饰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的风格,追求端庄大方、整洁雅致,在颜色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黑白两色。男子普遍喜欢戴白帽,穿白衬衫,这是因为伊斯兰教视白色为最圣洁的颜色;妇女们喜欢从头到脚用黑衣装扮,在她们看来,黑色代表着深沉、庄重。民族的服饰文化在坚守民族特色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1)文段一首先介绍了 ① ,其次介绍了 ② ,再次介绍了 ③ ,接着介绍了汉服的形态特点,最后介绍了汉服运动。
(2)阅读文段二,探究在保护和传承汉服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写出探究结果。
(3)阅读文段三,根据内容将画线处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1字)
(4)结合文段二和文段三的内容,说说两个文段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1)①什么是汉服 ②汉服的发展历程 ③汉服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2)①制定服饰标准,成立服饰保护和传承的专门机构。
②举办服饰竞赛和展示、体验活动。
③媒体加强对服饰文化的宣传。
(3)一、保护民族服饰的醒目标识 二、保护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
(4)文段二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日本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的成功经验,文段三论述了我们要特别重视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概 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食不厌精
考点2 火候须知
考点3 五采为服
考点4 玉不去身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拔高
五 、课堂小结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拔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