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专题练习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新鲜鸡蛋沉在盛有纯水的容器底部,若要其上浮,可加(已知ρ酒精<ρ植物油<ρ纯水<ρ浓盐水)( )
A.酒精 B.植物油 C.纯水 D.浓盐水
2.如图所示,天平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当细绳松开后,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4g
B.木块漂浮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C.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不变
D.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升高
3.小明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如图(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10N
B.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上升
C.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5.0×10﹣3 m3,桶内鹅卵石的质量为5kg
D.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后,水对空桶底部的压力增大
4.如图所示,潜水员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从而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下潜过程中,受到的压强不变
B.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的浮力变大
D.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的浮力小于排开海水的重力
5.小明同学在一根细木棒的下端缠绕了一些铁丝,然后将它分别置于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杯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D.F甲<F乙
6.如图所示,将正方体A用细线悬挂浸没在水中,若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F1,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F2,该正方体所受浮力为F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浮=F1 B.F浮=F2 C.F浮=F2﹣F1 D.F浮=F2+F1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甲:橡皮泥船
图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丙:将空饮料瓶慢慢向下按,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
图丁: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插入被测液体中静止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 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 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8.如图,晓蕾同学在河边看到图中一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妈妈受到的浮力大
B.鸭宝宝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鸭宝宝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鸭妈妈下沉捉鱼时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9.小梦在粗细均匀、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放入一小段铁丝制成简易密度计,该密度计放在酒精和水中时均竖直漂浮,露出液面的长度用L表示(如图)。为了给简易密度计标刻度,小梦将该密度计放入酒精中,密度计静止时测得L为5cm并在该处标注密度值0.8g/cm3;再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静止时测得L为8cm并在该处标注密度值1.0g/cm3。则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g/cm3时L的长度为( )
A.9cm B.10 cm C.11 cm D.12 cm
10.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用轻质细杆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内底面积为400cm2。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至正方体刚好浸没为止,杆的弹力大小F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杆的长度为3cm
B.正方体密度为0.6g/cm3
C.向容器中缓慢加水过程中,杆的弹力最大为4N
D.正方体浸没后,若撤去杆,正方体重新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1200Pa
11.下列有关浮力的应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其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B.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受到浮力的大小实现浮沉的
C.节日放飞的气球里面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
12.如图所示,一个均匀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如果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剩下的木块静止时将( )
A.沉底 B.漂浮
C.悬浮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下沉。将橡皮泥从水中捞出,捏成小船的形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两次实验中橡皮泥所受的重力为G甲、G乙,排开水的体积为V甲、V乙,所受的浮力为F甲、F乙,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甲、G排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G甲=F甲,G乙=F乙 B.G甲=G乙,F甲=F乙
C.G排甲<G排乙,F甲<F乙 D.V甲<V乙,F甲=F乙
14.如图甲,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至盛水的容器内,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忽略液面深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
B.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C.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Pa
D.圆柱体下降4~8cm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二.计算题(共5小题)
15.如图所示是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103kg/m3,g取10N/kg。
(1)如果“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2)如果“冰墩墩”放入水中,会在水中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依据是: 。
16.如图,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1×10﹣4m3,重力为0.6N的小球。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3)撤去挡板后,小球最终露出液面的体积。
17.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8cm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圆柱形物体A底面积为60cm2,将它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静止,且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深度为18cm,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不计绳重,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判断F1与F2的大小关系。
(2)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18.如图所示是小林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和水测量某液体密度的流程图。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g取10N/kg)
(1)小石块的质量;
(2)小石块的体积;
(3)某液体的密度。
19.某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所示的“浮力秤”,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40g,底面积为20cm2,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20cm,筒内装入100g的细砂,秤盘的质量为10g,外筒是足够高的、装有染色水的透明大筒,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被测物体放在秤盘上,质量示数标注在如图乙小筒对应刻度。
(1)小筒内装入细砂的作用是能让浮体 在水中;当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如图甲),浮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
(2)该浮力秤的零刻度应标在小筒上何处(即零刻度距小筒底部的距离)?
(3)求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
(4)若想增大该浮力秤的量程。请你举出一种有效的方法 。
第1页(共1页)浮力的专题练习2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新鲜鸡蛋沉在盛有纯水的容器底部,若要其上浮,可加(已知ρ酒精<ρ植物油<ρ纯水<ρ浓盐水)( D )
A.酒精 B.植物油 C.纯水 D.浓盐水
【分析】鸡蛋沉没在烧杯里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重,在水中,鸡蛋重不能改变,要使鸡蛋离开烧杯底,只能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而鸡蛋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有关,因为鸡蛋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只能增大水的密度,据此判断选择。
2.如图所示,天平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当细绳松开后,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
A.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4g
B.木块漂浮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C.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不变
D.木块漂浮时,烧杯中水面升高
【分析】(1)根据图中天平的示数分析解答;
(2)容器对天平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以及木块的重力之和;
(3)首先判断将细线剪断时排开液体体积变化,进而判断出烧杯中水面的变化。
3.小明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如图(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10N
B.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上升
C.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5.0×10﹣3 m3,桶内鹅卵石的质量为5kg
D.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后,水对空桶底部的压力增大
【分析】(1)根据空桶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分析解答;
(2)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出鹅卵石浮力的关系,根据F浮=ρ液gV排知排开水体积的变化,进而判断出水池水面高度的变化;
根据F浮′=ρ水gV排′算出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的浮力,由G石=F浮′﹣G桶算出桶内鹅卵石的重力,由G=mg算出鹅卵石的质量;
(3)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后,桶仍漂浮,根据F浮=G总可知桶所受的浮力的变化情况,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水对空桶底部的压力的变化情况。
4.如图所示,潜水员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从而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C )
A.下潜过程中,受到的压强不变
B.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的浮力变大
D.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的浮力小于排开海水的重力
【分析】(1)根据p=ρ液gh分析判断压强变化情况;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3)根据F浮=ρ液gV排分析判断浮力变化情况。
5.小明同学在一根细木棒的下端缠绕了一些铁丝,然后将它分别置于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杯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D.F甲<F乙
【分析】细木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木棒重,浮力相等,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液体的密度关系。
6.如图所示,将正方体A用细线悬挂浸没在水中,若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F1,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F2,该正方体所受浮力为F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F浮=F1 B.F浮=F2 C.F浮=F2﹣F1 D.F浮=F2+F1
【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图甲:橡皮泥船
图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丙:将空饮料瓶慢慢向下按,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
图丁: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插入被测液体中静止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 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 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分析】(1)橡皮泥船做成空心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2)潜水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器受到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的;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8.如图,晓蕾同学在河边看到图中一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鸭妈妈受到的浮力大
B.鸭宝宝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鸭宝宝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鸭妈妈下沉捉鱼时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鸭宝宝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水的重力;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鸭妈妈下沉捉鱼时受到的浮力变化,根据p=ρgh分析压强的变化。
9.小梦在粗细均匀、一端封闭的塑料管中放入一小段铁丝制成简易密度计,该密度计放在酒精和水中时均竖直漂浮,露出液面的长度用L表示(如图)。为了给简易密度计标刻度,小梦将该密度计放入酒精中,密度计静止时测得L为5cm并在该处标注密度值0.8g/cm3;再将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静止时测得L为8cm并在该处标注密度值1.0g/cm3。则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g/cm3时L的长度为( B )
A.9cm B.10 cm C.11 cm D.12 cm
【分析】设塑料管长度为h,底面积为S,密度计重力为G,根据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G,分别列出在酒精和水中的等式,求得塑料管的长度,然后将其带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5g/cm3的刻度线时的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10.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用轻质细杆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内底面积为400cm2。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至正方体刚好浸没为止,杆的弹力大小F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杆的长度为3cm
B.正方体密度为0.6g/cm3
C.向容器中缓慢加水过程中,杆的弹力最大为4N
D.正方体浸没后,若撤去杆,正方体重新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1200Pa
【分析】(1)已知正方体的边长,由图乙知,正方体刚好浸没时水的深度,可求得杆的长度;
(2)加水前,正方体受到重力和杆对它的支持力作用,由图乙可知,当加水到水的深度为3cm时,杆的支持力不变;
随着正方体逐渐浸入水中,正方体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当加入水的深度为9cm时,支持力为零,此时正方体漂浮,求得正方体浸入水的深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求得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正方体的重力,根据G=mg=ρVg求得正方体的密度;
(3)继续加水,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此时杆对正方体产生拉力,当正方体完全浸没时,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据F浮=ρ液gV排求得最大浮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得杆的最大拉力,与杆的最大支持力比较,得出结论;
(4)撤去细杆后,由于正方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正方体静止时将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与浸没时相比,根据正方体浸没时和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求得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减小量,根据V=Sh求得水的深度减小量,进一步求得水的最终深度,根据p=ρ液gh求得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11.下列有关浮力的应用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其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B.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受到浮力的大小实现浮沉的
C.节日放飞的气球里面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
【分析】(1)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
(2)潜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节日放飞的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气球要上升,则浮力应大于重力;
(4)密度计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12.如图所示,一个均匀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如果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剩下的木块静止时将(B )
A.沉底 B.漂浮
C.悬浮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分析】原来木块漂浮,由浮沉条件可知木块和水的密度关系,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剩下木块的密度不变,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剩余木块的状态。
13.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下沉。将橡皮泥从水中捞出,捏成小船的形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两次实验中橡皮泥所受的重力为G甲、G乙,排开水的体积为V甲、V乙,所受的浮力为F甲、F乙,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甲、G排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A.G甲=F甲,G乙=F乙 B.G甲=G乙,F甲=F乙
C.G排甲<G排乙,F甲<F乙 D.V甲<V乙,F甲=F乙
【分析】(1)由题知,橡皮泥质量相同,由G=mg可知重力相同;根据浮沉条件可判断出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和排开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14.如图甲,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至盛水的容器内,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忽略液面深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
B.圆柱体的高度为8cm
C.当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Pa
D.圆柱体下降4~8cm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分析】(1)由图可知圆柱体未浸入液体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
圆柱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为最大值;
(2)下降高度4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8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据此算出圆柱体的高度;
根据p=ρgh可求出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圆柱体下降4~8cm的过程中,根据F=G容器+G液体+G﹣F拉判断出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由p=判断出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
二.计算题(共5小题)
15.如图所示是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103kg/m3,g取10N/kg。
(1)如果“冰墩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2)如果“冰墩墩”放入水中,会在水中 下沉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依据是: “冰墩墩”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
【分析】(1)已知“冰墩墩”的质量和密度,根据V=计算“冰墩墩”的体积,“冰墩墩”浸没在水中时全部体积浸入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此时“冰墩墩”受到的浮力;
(2)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冰墩墩”的重力,比较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可知“冰墩墩”的运动状态。
16.如图,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1×10﹣4m3,重力为0.6N的小球。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1N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0.4N
(3)撤去挡板后,小球最终露出液面的体积。 0.006M3
【分析】(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小球受到的浮力;
(2)小球静止时,所受浮力、重力和压力三力平衡,由F压=F浮﹣G计算压力大小;
(3)撤去挡板,小球静止后漂浮在水面,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出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计算小球排开水的体积,进而求出露出液面的体积。
17.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8cm深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圆柱形物体A底面积为60cm2,将它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静止,且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深度为18cm,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不计绳重,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判断F1与F2的大小关系。 F1=F2
(2)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800Pa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8N
【分析】(1)将物体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则F1=G;
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静止,且不与容器底部接触,此时物体A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根据称重法可知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F2的表达式,据此得出二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p=ρ水gh得出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根据V排=S容Δh得出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ρ水gV排得出则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18.如图所示是小林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和水测量某液体密度的流程图。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g取10N/kg)
(1)小石块的质量; 0.4千克
(2)小石块的体积; 2x10-4 m3
(3)某液体的密度。 900kg/m
【分析】(1)知道石块重力,利用G=mg求其质量;
(2)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求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
(3)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石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求液体的密度。
19.某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所示的“浮力秤”,它是由浮体和外筒构成的,浮体包括小筒和秤盘,已知小筒的质量为40g,底面积为20cm2,可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20cm,筒内装入100g的细砂,秤盘的质量为10g,外筒是足够高的、装有染色水的透明大筒,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被测物体放在秤盘上,质量示数标注在如图乙小筒对应刻度。
(1)小筒内装入细砂的作用是能让浮体 竖直漂浮 在水中;当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如图甲),浮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 1.5N
(2)该浮力秤的零刻度应标在小筒上何处(即零刻度距小筒底部的距离)?
1.5x10-4 m3
(3)求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 0.4Kg
(4)若想增大该浮力秤的量程。请你举出一种有效的方法 减小细砂的质量 。
【分析】(1)小筒内装入细砂的作用是能让浮体竖直漂浮在水中,根据G=mg和F浮=G求得浮力大小;
“浮力秤”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
(3)求得浮力秤排开水的最大体积,利用F浮=ρ水gV排求得浮力秤受到的最大浮力增加量,然后可求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利用G=mg可求得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
(4)先写出浮力秤中放入物体的质量与小筒浸入水中增加的深度之间关系,再分析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