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 逻辑用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一章 逻辑用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1-17 13:19:13

文档简介

充分条与必要条件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a(a-b)≤0”是“≥1”的必要条件
(B)“x∈{1,2}”是“=0”的充分条件
(C)“A∩B≠”是“AB”的充分条件
(D)“x>5”是“x>2”的必要条件
【填空题】
2.用””或“”填空:
(1)a、b都是偶数________a+b是偶数,
(2)x2+x-2=0_______x=-2
(3)c2a>c2b_______a>b.
(4)b2=ac________= 
3.已知A和B是两个命题,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B是A的_______条件,﹁A是﹁B的________条件.
4. (a-3)(b+1)=0的_________条件是a=3.
5.(x+3)2+(y-3)2=0是(x+3)(y-3)=0的________条件.
6.已知甲:a+b≠4,乙:a≠1且b≠3,则甲是乙的________条件.
【解答题】
7.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
(1).p:, q:
(2).p:A∩B=A; q:AB.
(3).p:∠C=90o q:△ABC是Rt△
(4).p:吸烟; q:有害健康.
(5).p:四边形是矩形: q:它是平行四边形.
参考答案
1.A;
2.(1), (2) ,(3),(4) ;
3.必要,必要; 4.充分; 5.充分; 6.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7.(1) qp,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
(2)qp,同(1).
(3) pq ,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4) pq,同(3),
(5) pq,同(3).
充分条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三个语句:⑴;⑵;⑶,其中是真命题的为( )
A.⑴ ⑵ B.⑴ ⑶ C.⑵ D.⑶
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 )
A.你到过北京吗? B.对顶角难道不相等吗?
C.啊!我太高兴啦! D.求证:是无理数
3.有下列命题:①2004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②10的倍数一定是5的
倍数;③梯形不是矩形;④方程的解。其中,复合命题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的含义为( )
A.不全为0 B. 全不为0
C.至少有一个为0 D.不为0且为0,或不为0且为0
5.若命题“p”与命题“pq”都是真命题,那么 ( )
A.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B.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6.命题p:若,则;命题q:若,则。那么命题p与命题q的关系是( )
A.互逆 B.互否 C.互为逆否命题 D.不能确定
7.若A:a∈R,|a|<1, B:x的二次方程x2+(a+1)x+a-2=0的一个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
则A是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0 , 则x ,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1 ,则x2 + 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设集合A={x|x2+x-6=0},B={x|mx+1=0} ,则B是A的真子集的一个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 )
A. B.m= C. D.
10.设集合M={x| x>2},P={x|x<3},那么“x∈M,或x∈P”是“x∈M∩P”的 (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1.命题“若△ABC不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的逆否命题 是 ;
12.已知各个命题A、B、C、D,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是C的充分必要条件,试问D是A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3.“△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
14.用“充分、必要、充要”填空:
①pq为真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______条件;
②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______条件;
③A:|x- 2 |<3, B:x2- 4x- 15<0, 则A是B的_____条件.
三、解答题:
15.写出下列命题的“P”命题:
(1)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都为0。
(3)若是锐角, 则的任何一个内角是锐角。
(4)若,则中至少有一为0。
(5)若。
16.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x2+ax+b≤0 有非空解集,则a2- 4b≥0.写出该 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BCAB CACBA
二、填空题:
11.若△ABC有两个内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12.必要不充分条件;
12.分析:回答D是A的什么条件,即判断命题A与D之间能否用推断符号相联系。
解:依题意知, 且B A ① B C,且C B ②
DC ③ AD, 即D是A的必要条件。 若 DA,则由得 DB。
又 DC, CB,这与C B矛盾。 D A。即 D是A的不充分条件。
故D是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注意:在判断D是否为A的必要条件时,虽然由已知不能得到DA,但要肯定D A,还需证明,否则其必要性不能确定。这是容易忽视的。
13.△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
14.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要。
解答题:
15.解:⑴正方形的四边不都相等;
⑵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不都为0;
⑶若是锐角, 则的任何一个内角不都是锐角;
⑷若,则中没有一个为0;
⑸若。
点评:(1)“或”、“且”、“非”的理解与集合的“并”、“交”、“补”概念可结合起来考虑;
(2)理解对命题中关键词的否定:
关键词
等于
大于
小于

都是
至少一个
至多一个
任意

P或Q
P且Q
否定
不等于
不大于
不小于
不是
不都是
一个没有
至少两个
存在

非P且非Q
非P或非Q
质疑:是复合命题吗?——不是复合命题,因为都不是命题。 不要认为凡是含有逻辑联结词的语句就是复合命题。
16.解:逆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有非空解集.
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没有非空解集,则
逆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则没有非空解集。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
归纳:①互为逆否的一对命题,同真或同假;②互逆的一对命题,不一定同真假;
③互否的一对命题,不一定同真假。
质疑:①注意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总是相对于原命题而言的,而原命题是已知、或认定、指定的命题也是相对的。
②对一个命题,总可以将其分为“条件”与“结论”两部分,从而总可以将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命题中的条件、结论是开语句也可以,不一定要是命题。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命题“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x对称”的否定是( )
A、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对称
B、原函数不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x对称
C、存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不关于y=x对称
D、存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x对称
2、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是奇数”的否定是( )
A、所有奇数的立方不是奇数
B、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C、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的整数
D、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
3、对下列命题的否定说法错误的是( )
A、p: 能被3整除的整数是奇数
?p: 存在一个能被3整除的整数不是奇数
B、p: 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p: 存在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C、p :所有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p: 所有的三角形都不为正三角形
D、p:
?p:
4、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5、命题“至少有一个点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的否定是( )
A、至少有一个点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
B、至少有一个点不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
C、所有点都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
D、所有点都不在函数y=kx(k≠0)的图象上
【填空题】
6、命题“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
7、“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
10、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存在一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2)被8整除的数能被4整除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D
6、所有的三角形都有外接圆
7、不相似的三角形面积不等;
存在相似三角形,其面积不等
8、
9、
10、(1)否定:所有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其否定为假命题
(2)否定:存在一个能被8整除的数,不能被4整除;其否定为假命题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设甲是乙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丁是甲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b=c=0是抛物线y=ax2+bx+c经过原点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有非空集合A、B、C,若“a∈A”的充要条件是“a∈B且a∈C”,则“a∈B”是“a∈A”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x∈R,(1-|x|)(1+x)是正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x|<1   B.x<1
C.x<-1   D.x<1且x≠-1
5.三个实数a、b、c不全为零的充要条件是( )
A.a、b、c都不是零
B.a、b、c中至多有一个是零
C.a、b、c中只有一个是零
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是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3是x>5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x≠±1是|x|≠1的充要条件
C.若,则p是q的充分条件
D.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是:它是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
1.用符号“”与“”填空.
(1)x+y=7________x2-y2-6x+8y=7
(2)ab=0________a=0
2.ax2+2x+1=0有且只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3.集合A={x|x>1},B={x|x<2},则“x∈A或x∈B”是“x∈A∩B”的________条件.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x2+5x,1-x2)在第一象限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p:m为有理数 q:m为实数
(2)p:x2-1=0 q:x-1=0
(3)p:内错角相等 q:两直线平行
(4)p:四边相等 q:四边形为正方形
(5)q:a≠0 p:ab≠0
(6)p:a、b都不为零 q:a、b不都为零
3.关于x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A
C,故选B.
4.D(提示:解不等式(1-|x|(1+x)>0得x<1且x≠-1)
5.A
6.B
二,填空题
+8y=x+y=7)
4a=0,a=1,此时x=-1<0.∴a=0或1.
3.必要而不充分
三,解答题
1.(1)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p与q互为充要条件.
(4)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5)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6)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证明:(此题是二次不等式的开方解法)
3.解:关于x的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c<0.证明:(1)充分性:∵ac<0,∴-4ac>0,∴Δ=b2-4ac>0,∴设x1,x2为原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根,又
x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根的充分条件.(2)必要性;设x1,x2是关于x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
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根的必要条件.综合(1)(2)可得原结论成立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为特称命题的是( )
A、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B、正四棱柱都是平行六面体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D、存在实数大于或等于3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 末位是零的整数,可以被2整除;②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③ 正四面体中两侧面的夹角相等
A、1 B、2 C、3 D、0
3、下列特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 ② 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

A、0 B、1 C、2 D、3
4、下列全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 2x+1是整数() ② 对所有的,x>3
③对任意.
A、0 B、1 C、2 D、3
5、在下列特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有的实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②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③有的菱形是正方形
A、0 B、1 C、2 D、3
6、下列全称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所有的素数是奇数 B、
C、对每一个无理数x,x2也是无理数 D、所有平行向量均相等
【解答题】
7、用符号表达下列命题;
(1)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
(2)存在一个实数x,使x2>x.
(3)存在一对实数对,使2x+3y+3<0成立;
(4)勾股定理.
8、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对数函数都是单调函数;
(2)至少有一个整数,它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3)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A 6、B
7、

8、
(1)全称命题,真命题.
(2)特称命题,真命题.
(3)特称命题,真命题.
命题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 2x+3y>0 (B) 求证是无理数 (C) 向抗洪英雄致敬 (D) sin30°=
2. 命题“若A∩B=A,则A∪B=B”的否命题是 ( )
(A).若A∪B=B,则A∩B=A (B).若A∩B≠A, 则A∪B≠B
(C).若A∪B≠B,则A∩B≠A (D).若A∪B≠B,则A∩B=A
3.命题“a、b都是奇数,则a+b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
(A)a、b都不是奇数,则a+b是偶数.
(B)a+b是偶数,则a,b都是奇数.
(C)a+b不是偶数,则a、b都不是奇数。
(D)a+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奇数.
4.命题“若x>0,y>0,则xy>0”的否命题是 ( )
A.若x>0,y>0,则xy≤0 B.若x≤0,y≤0,则xy≤0
C.若x、y至少有一个不大于0,则xy<0
D.若x、y至少有一个小于0或等于0,则xy≤0
5.命题“正数a的平方根不等于0”是命题“若a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根等于0”的 ( )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等价命题
6.下列命题(1)“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3)若k<0,则x2+(2k+1)x+k=0必有两相异实根,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填空题】
7.若命题p的逆命题是q,命题r是命题q的否命题,则p是r的_______命题.
8.原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否命题是 。
【解答题】
9.将“正数的平方根不等于0”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10.写出下列命题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 若ab=0,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B 6、D
7、逆否命题 8、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不是对顶角的两角不相等
9、原命题:若a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不等于0;
逆命题:若a的平方根不等于零,则a是正数:
否命题:若a不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等于0;
逆否命题:若a的平方根等于0,则a不是正数;
10、(1)逆命题: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则ab=0.真命题;否命题:若ab0.则a、b都不为零.真命题;逆否命题:若a、b都不为零.则ab0.真命题;
(2)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真命题; 否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该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平方和不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真命题; 逆否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平方和不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真命题.
逻辑联结词且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语句是“p且q”形式的命题是( )
(A)老师和学生. (B)9的平方根是(3.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p是真命题,则“p且q”一定是真命题
B.命题“p且q”是真命题,则命题p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p且q”是假命题时,命题p一定是假命题
D.命题p是假命题时,命题“p且q”不一定是假命题
【填空题】
命题“非空集合A∩B中的元素既是A中的元素也是B中元素”是________形式.
4.设P:ABC是等腰三角形;q:ABC的直角三角形,则“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是
【解答题】
5. 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真假:
(1)4既是8的约数,也是12的约数;
(2)矩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
6.已知命题p、q,写出 “p且q”,并判断真假.
(1)p:2是偶数;q:2是质数.
(2)p:0的倒数还是0;q:0的相反数还是0.
参考答案
1、C 2、B
3、 p且q 4、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C的直角三角形
5、
解 (1)p且q,p:4是8的约数,q:4是12的约数;“p且q”为真.
(2)p且q,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假),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真).
“p且q”为假.
6、
(1) 2是偶数且2是质数 真
(2) 0的倒数是0且0的相反数是0 假
逻辑联结词或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X不大于Y”是指 ( )
A.X≠Y B.X<Y或X=Y
C.X<Y D.X<Y且X=Y
2.已知下列语句:(1)有理数和无理数;(2)X+1>0;(3)SIN30°=;(4)这是一只小鸟。其中是命题的有 ( )
A.(1)(2) B.(2)(4) C.(3) D.(3)(4)
3.方程“X2―4=0的解是X=±2”中使用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 ( )
A.没有使用逻辑联结词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 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4.如果命题“P或Q”与命题“非P”都是真命题,那么 ( )
A.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B.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P不一定是假命题 D.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5.若A、B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如果AB,那么A∩B=B B.如果AB,那么A∪B=B
C.如果A∩B=B,那么AB D.如果A∪B=B,那么BA
6.命题P:A2+B2<0(A,B∈R),Q:A2+B2≥0(A,B∈R),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或Q”为真 B.“P且Q”为真
C.“非P”为假 D.“非Q”为真
【填空题】
7.命题P:0不是自然数,命题Q:是无理数。则在命题“P且Q”,“P或Q”,“非P”中真命题是 ,假命题是 。
8.有下列四个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2)若X∈R,则|X|≥X;
(3)单元素集不是空集;(4)整数集既是有理数集的子集,也是实数集的子集。其中真命题是 (填序号)
【解答题】
9.写出下列各题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真假:
(1)P:是无理数,Q:是实数。
(2)P:矩形的对角线相等,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设A、B是自然数,如果A+B是偶数,那么A、B都是偶数;(3)M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
11.写出下列命题非的形式:
(1)P:函数F(X)=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唯一交点;
(2)Q:若X=3或X=4,则方程X2―7X+12=0。
12.以1表示真,0表示假,填写下面真值表:
P Q
P且Q
非(P且Q)
非P
非Q
(非P)或(非Q)
非(非P)
1 1
1 0
0 1
0 0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A
7、P或Q ,非P P且Q
8、 (2)(3)(4)
9、“P或Q”“P且Q”“非P”
P:是无理数,Q:是实数。
(2)P:矩形的对角线相等,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 P或Q: 是无理数或是实数。 真
P且Q: 是无理数且是实数。 真
非P: 不是无理数。 假
(2) P或Q: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或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真
P且Q: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假
非P: 矩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假
10、假、假、假
11、
(1)非P:函数F(X)=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无交点或有两个交点;
(2)非Q:若X=3或X=4,则方程X2―7X+12≠0。
12、
P Q
P且Q
非(P且Q)
非P
非Q
(非P)或(非Q)
非(非P)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1
0 1
0
1
1
0
1
0
0 0
0
1
1
1
1
0
词的情况是( )
(A)没有使用逻辑联结词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 (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2.语句或的否定是( )
(A) (B)
(C) (D)
3.已知下列三个命题
方程x2-x+2=0的判别式小于或等于零;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③2是质数,其中真命题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只有①
4.如果命题“p或q”是真命题,那么 ( )
(A)命题p与命题q都是真命题.
(B)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即同真同假,
(C)命题p与命题q中只有一个是真命题.
(D)命题p与命题q中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
5.如果命题“p或q”和命题“p且q”都为真,那么则有( )
(A)p真q假 (B)p假q真
(C)p真q真 (D)p假q假
【填空题】
6.命题“非空集AB中的元素是A中元素或B中的元素”是 的形式;
7.“8或5是30的约数”, 复合命题的形式为 ,
命题p: ,命题q: ;
【解答题】
8..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写出解题过程:
(1)4≤5; (2)5≥5; (3)7≤6;
9.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张明是数学课代表或英语课代数;
(2)8或6是30的约数;
(3)1是集合{x︱x>3}的元素且是集合{x︱x2-2x-3≤0}的元素.
10.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下列复合命题:
(1)p或q (2)p且q
11.分别指出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2)p:4>6.q:4+6≠10.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p或q
7、p或q 8是30的约数 5是30的约数
8、(1) 真. 其复合命题的形式为p或q,其中p:4<5, q:4=5
因为p真q假,
从而p或q为真。
(2)真.分析同(1)
(3)假.分析同(1)
9、(1) p或q 其中p: 张明是数学课代表q: 张明是英语课代数
(2) p或q 其中p: 8是30的约数 q: 6是30的约数
(3) p且q 其中p: 1是集合{x︱x>3}的元素 q: 1是集合{x︱x2-2x-3≤0}的元素
10、 (1)p或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p且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1、(1)p或q:

因为p真q假,
从而p或q为真
(2) p或q: 4>6或4+6≠10

因为p假q假,
从而p或q为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