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将相和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课文背景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介绍
将相和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召见 大臣 会议 士兵 献上
付钱 举重 唯唯诺诺 字典
宾馆 胆怯 俩人 负荆请罪
zhào
chén
yì
bīng
xiàn
fù
jǔ
nuò
diǎn
bīn
qiè
liǎ
jīng
zuì
字词学习
【无价之宝】 指极珍贵的东西。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造句: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决不能失信。
【抵御】意思是抵抗,防御。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完璧归赵】 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同心协力】 统一认识,共同努力。造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负荆请罪】 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负,背着。
理解词语
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和好、团结
廉颇:赵国大将军,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蔺相如:赵国上卿,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
将
相
将相和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将
相
和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①语言: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机智
行动:
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
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
“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行动:
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
机智
③语言:
“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
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总结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知识扩展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小明要进秦王宫,一共通过三关才能进入。,每一个关都有随机数量的题目,答对所有的题目才可以继续往前一步哦。
通关后还有精美大奖等着大家!
读拼音,写词语
课堂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皇帝zhàojí( )dàchén( )们shāng yì( )出兵的时间。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释词语意思
课堂作业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价之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主人。
按先后顺序故事排序。
课堂作业
三、按先后顺序给下列故事排序。
( )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到秦国。
( )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 )秦王想要把和氏璧骗到手。
( )秦王只好放了蔺相如。
( )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
3
4
2
5
1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