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09: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平 均 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及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平均每天读20页、
平均体重是40千克、
平均每人分2支在统计学中都叫平均数。
(1)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一个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吗?
(3)怎样求平均数呢?
(2)那什么是平均数呢?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读情景图,你能找到哪些信息?
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组讨论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3)你能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的意思吗?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3)你能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的意思吗?
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到每个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移多补少或总数÷总份数
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到每个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组讨论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组讨论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通过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通过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通过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通过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
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14+12+11+15)÷4=52÷4=13
答: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
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小组讨论
(2)哪队能赢呢?
(3)现在我们能否用总数来比,裁定他们的输赢呢?
(1)对于比赛而言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
小组讨论
(二)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
你能说出每队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
(二)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
每队的总成绩÷每队的总人数=每队的平均成绩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8+20+19+19)÷4
=76÷4
=19(个)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
小组讨论
课堂练习
一、选择
1、三年级一班学生单元测试成绩:第一组2人共186分;第二组3人共264分;第三组2人共166分,这个班单元测试的平均成绩是( )
A.88分 B.90分 C.91分 D.92分
2、有5箱梨,平均每箱梨重18千克,这5箱梨的质量可能( )
A.都比18千克重
B.都比18千克轻
C.有的比18千克重,有的比18千克轻
A
C
二、填空
1. A、 B、C、 D四个数分别是17、18、25、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2.小敏、晓冬、贝贝三人的平均年龄是9岁,小敏、贝贝两人的平均年龄是10岁。那么晓冬的年龄是( )岁。
3.一个小组有3名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有2名女生,平均身高137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约是( )厘米。
22
7
课堂练习
140
三、解决问题
1、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88分,数学95分,小明的英语多少分?
92x3=276分
276-88-95=93分。
课堂练习
答:小明的英语是93分。
三、解决问题
2、小强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一共读了100页,以后每天读30页,读了6天,小强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0×6=180页
100+180=280页
课堂练习
280÷(6+4)=28页
答:小强平均每天读28页。
课堂小结
学习了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总和再除以这几个书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