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6、37页
课题 3.1平移 第 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在对物体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移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 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80×5= 4×30= 60×6= 5×60= 4×70= 9×20= 8×70= 2×90=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哪里的场景?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提问。 2.认识平移现象。 (1) 出示书本36页的情境图。 (2)先让学生观察滑沙的痕迹,了解滑沙是什么现象?谁能说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平移)再讨论: 缆车的运动是不是平移 并说明理由。 (3)学生交流,描述,或者提示学生用手势来形容。 (4)教师明确:“平”就是物体的方向不变,“移”就是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发生变化,像这样的运动都叫平移。 (5)做一做: 把书包平放课桌上,从书包中抽出一本书。 ①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②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③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沿着直线将书通过前后运动时,书的大小和形状不变,位置改变) (再次沿着直线将书通过上下、左右、斜着运动时,书的方向、大小和形状不变,位置改变)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三、反馈点拨 1.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2.课堂小结:平移:物体平移是沿一个方向移动。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出示动物卡片,先让学生指出动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平移的轨迹,画线表示出来。 2.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作业:课本第37页的第4题。 五、 当堂检测 学生完成同步练习的本课时内容。 六、板书设计 认识平移 平移:物体平移是沿一个方向移动。 沿着直线前后、上下、左右、斜着运动 方向、大小、形状不变、位置改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通过实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充分地观察、交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平移的特征。
[不足之处] 缺乏动手操作,应让学生通过推拉物体,感受平移现象,体会平移的特点。
[改进措施] 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从书包中拿书等动作,经历平移的过程,感受平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