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40、41页
课题 3.3认识轴对称图形 第 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了解“对称”含义,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在观察、想象轴对称图形形状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含义,并能说出生活中对称现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几何图形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前置学习 1.口算下面各题 800×2= 4×300= 600×6= 60×6= 4×700= 9×200= 800×7= 20×9= 2.说一说学移、旋转后回家有没有发现新的平移旋转现象。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课本也为我们准备了一些。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3. 讨论怎样判断图案两边是不是一样大?(折一折,画一画) 4.师说明这些对折后两边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对称。 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 6.请同学们剪下附页中的图形,沿着图案片上的红色虚线对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发现的特点。 三、反馈点拨 1.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此时学生可能说出是对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示怎样对称的。 2.小结:我们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出示几何图形图片(圆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几何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再次动手操作,然后进行判断。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完成书本P41的1、2、3题 2.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 作业布置:完成书本P41第3题 五、当堂检测 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时内容。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不足之处] 缺乏让学生画对称轴的操作,没有通过画对称轴,感受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改进措施] 再教学时,在归纳出对称轴的定义后,适当安排实际操作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图形完全重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