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自然资源利用知识拓展探究1. 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 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森林、电视机、闪电、石油、煤气、煤炭、金矿、岩浆、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地板??????? 2. 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不是它们注定就不会成为自然资源呢??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认知能力、科技水平(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属性阅读有限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属性。
2.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节约、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扩大资源利用率和利用范围是考虑自然资源的( )属性。
3. 我们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按其规律,在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的资源是依据资源的( )。
4.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依据资源的( )。
5.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2013年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占全国出口总收入的68%。(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与资源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关系(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2)自我再生的性质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开发利
用不合
理时可
转化化石能源(煤、石油)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18中期202060蒸汽机内燃机木柴 水力 石油多样木柴 石油 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煤炭为例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约占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70%左右,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
石油约占20%左右,近年来消费量有上升趋势。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进口国,须注意能源安全问题,广开石油进口渠道。
水电、天然气比重也都有明显的增加。我们水能储量世界第一,水电潜力大,是今后能源开发的核心。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历史发展: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读图回答,世界古文明发源地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地区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思考共同特征: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成为古文明发源地的原因: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1.农业社会阶段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条件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3.后工业化阶段上海宝山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各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读图阐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石油的作用可以制作成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等物品,还可以制作肥料、塑胶、糖精、尼龙、油墨、车胎、染料等种种石化产品;可用于发电、供热、化工原料。知识拓展假如没有了石油公路变成了马路,车来车往的景象再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马来马往。由于没有了汽车,行人在马路上缓缓前行,再不用担心飞驰而过的汽车、摩托车造成的紧张气氛,也不用担心尾气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马的尾气再怎么说也不含铅
假如没有石油,我们的汽车不会动了,飞机不会飞了,因为石油提供了全世界60%的总能耗量;我们的农业将面临崩溃,因为石化工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此外,我们将失去大部分合成材料,从轮胎、电脑到衣服、球鞋,甚至小到一支圆珠笔,总之,我们的生活将彻底改观。知识拓展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逐渐因人类消费而耗竭
2、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知识拓展石油价格上涨20世纪50—60年代,每桶石油仅售1—3美元;如今,石油价格已突破60美元每桶。超过了人们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强烈震撼着世界各石油进口国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石油给中东带来了滚滚财富,也使它倍受世界瞩目和重视,任何一点小小的“火星”,都有可能导致地区动荡、列强干涉。知识拓展应对措施开源节流
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降低资源的耗竭速率
2、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推广节油新技术、新工艺
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3、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我国石油的正常供应
4、建立石油储备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钢铁 B. 煤炭 C. 草场 D. 水课堂测验B2. 关于农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学会使用石制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B.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 人们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和生产资料 D. 人类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A3.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减小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能课堂测验A4. 在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 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B. 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D. 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C5. 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 A. 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 B. 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 丰富的矿产,先进的技术 D. 平坦的地形,便捷的交通课堂测验A6. 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煤炭、铜矿 B.雷电、沙漠 C.化肥、焦炭 D.森林、水电课堂测验A7.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类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自然资源具有( ) A.地域性特征 B.联系性特征 C.有限性特征 D.社会性特征C8.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分布的规律性课堂测验B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柴时代”的能源有木柴、水力等 B.“煤炭时代”出现的产业革命后 C.“石油时代”各国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D.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可再生资源为主C课堂测验10. 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制于( ) A.地质作用 B.水热作业 C.海陆分布 D.地势高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