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小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爱”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借助课件、图片等理解古诗内容,了解古诗大意。
4、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好意境。2、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池上》,我们认识了一位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的调皮孩子,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另外一首诗《小池》,现在请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注意“池”的读音。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宋代著名诗人,他写的诗大部分是来描写自然风光的,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称为“一代诗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小手指着、眼睛看着、耳朵听着)。
3.一人读诗很快乐,两人合作更开心,现在把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如果他读得好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他有不认识你的字你就当老师教教他。
4.男生读,女生读。
5.划分节奏,同桌两人互相读,看看谁能把节奏把握好。
三、随文识字、领悟意境。
1.师:小池旁边都有哪些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读中悟情。出示甲骨文,引出对“泉”的讲解。泉:上下结构白加水清泉泉眼泉水泉眼:泉水流出的洞口。(通过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问:泉水是怎样从泉眼里面流出来的?(无声惜细流)借助“无声”、给“惜”组词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泉眼对泉水的依依不舍之情。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那如此宁静优美的景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舒缓)再读古诗,把里面的依依不舍之情读出来。设计意图:通过甲骨文以及图片的出示,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生字“泉”,抓住重点词“无声”“惜”让学生体会泉眼对泉水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通过朗读的形式加深理解。
3、理解第二句“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呢?齐读“树阴照水爱晴柔”。(1)诗句中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阳光。(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认识“柔”柔加一加:矛加木组词:柔和温柔造句:老师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老师做动作,学生根据动作说一句话。)(2)谁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阳光?大树(3)这么柔和的美景,读出大树对柔和阳光的喜爱之情。(4)对柔和美景的爱不仅要读出来,还要写出来。指导“爱”的书写。“爱”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爪子头要写得小一点,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指导“树”的书写。“树”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紧凑一些,左右两边高中间低。第五笔横撇穿插在点的下方,第六笔点书写时穿过中心点。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描一写一,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最后学生再根据点评写一个,以此来进行巩固。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句诗的学习,让学生感悟风光之美,体会喜爱之情。同时,引出对“爱”“树”这两个字的书写,借机指导。
4、理解三、四句话,体会“立”的深意。(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中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3)汇报,师相机纠正。荷加一加:草字头加何组词:荷叶、荷花等。换一换:花草角加一加:斜刀头加用组词:牛角羊角一角换一换:色(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立)立还能换成哪个字?(停落站)学生起立,想象着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做出“立”的动作。谁能带着高兴、欣喜的语气把三四句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其图片理解诗意,并抓住重点字“立”让学生感受诗人用词的巧妙,通过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蜻蜓做“立”的动作,加深理解。
5.小结:作者把泉水,大叔,荷叶和蜻蜓变质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那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和喜爱的心情一起再来品读一下全诗吧。
6.配乐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泉水从泉眼里面慢慢的流淌出来,好像泉眼爱惜它,不舍得它流走似的;大树的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它最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荷叶刚刚浮出水面,只是露出了一个尖尖的小角;这时候已经有蜻蜓飞过来立在上面,久久不愿离去。设计意图:配乐朗诵,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感悟诗的魅力,老师借机疏通诗意,既能帮助学习,又能陶冶情操。
四、检查背诵
1、师:接下来,有个小挑战,哪位同学先来试试?(只出示古诗中的个别词,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古诗背诵。)
2、师:现在难度加大,哪位同学想接受挑战?(只出示古诗中极少的字,让学生根据根据提示完成古诗的背诵。)
3、借助图片,背诵古诗。
五、再次朗诵古诗,感受意境之美。
六、作业布置
1.把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为《小池》画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