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那一定会很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那一定会很好》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本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传递真善美。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学习本篇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追求梦想的意识。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能热爱童话故事,但对于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还较难把握,需要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深意。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努、旧等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种子追寻梦想、实现价值的精神,受到熏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通过朗读法、对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教法引路,用学法践行。在学法上,引导学生用读、思、议、品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归纳,以多媒体辅助。为此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大家有什么愿望?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引导学生用(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式说自己的心愿。预设学生回答出“要是长大能开一家书店,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书,那一定会很好”、“要是每天都能吃上一个的冰淇淋,那一定会很好等内容。由此引入课题《那一定会很好》。这样导入可营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形成阅读期待。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快速的感知文本,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本课伊始,我将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解决两个任务。一是会读、会认文中的生字词,二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读毕,我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在字词方面,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在PPT上出示生字词,采用点名读、小老师带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对学生易读错重点强调,比如:“努的读音。同时,利用猜谜语“一日”、“谁的双手往前伸的方式识记旧”、“推的字形。
在内容方面,在师生的共同补充中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析读环节,我会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我预设学生会有如下回答:
历程一:种子想要站起来,变成大树。
当学生分享这个历程时,我会顺势提问:它为什么想要站起来呢?学生联系课文可明白:种子被埋在土里,身体缩成一团,很难受,站起来了就能大口呼吸空气。随后指导学生朗读语句:“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读
出向往之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怎么实现梦想的?并引导学生概括出努力生长”四个字。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在长成一颗大树的日子里,种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以此感受实现梦想的艰辛,体会种子的坚强勇敢。
历程二:椅子想要躺下来休息,变成木地板。
当学生分享这个历程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原话:要是我能躺下来,那一定会很好。并鼓励学生模仿出椅子说话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椅子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并且,在学生发现椅子变成木板后,引导学生体会椅子变成木板后舒服的心情。随后,学生结合插图,进一步思考椅子实现梦想躺下后,心里会想些什么?以走进木板的内心。最后回顾种子的变化历程,引导学生评价它的一生,感受它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品格。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在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深入思考,并谈谈自己该如何实现梦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预设学生答出“想每天早起跑步来实现自己当远动员的梦想”、“想好好学习,成为科学家等内容。我会予以鼓励,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最后布置作业:有一天,木板累了,猜猜它又会有什么梦想,又是怎样实现梦想的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用上“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