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11: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题含答案
人教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16题)
1、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石墨 D.焦炭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3、如下图为三种碳单质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C60、石墨、金刚石
B.由上图可知,三种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说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6、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利用物理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注意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8、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进行了尾气处理
10、实验室制CO2 最适宜的一组药品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碳燃烧 D.碳酸钠和稀盐酸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是( )
A.6000L氧气经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变小
B.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分子构成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12、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方法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观察颜色和状态 D.以上方法都不行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4、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  )
A.锥形瓶 B.长颈漏斗 C.长导管 D.胶头滴管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过氧化氢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1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7、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26%,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纯净的、单质状态的碳有金刚石、石墨和C60(又称足球烯)。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它们三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18、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用AE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丝网代替铜网,会有什么后果?

1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 。
2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
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往盛有NO2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许木炭,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
(1)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号).甲同学要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   ;乙同学要收集一瓶O2,应选择   。
(2)小松同学改进B装置后,设计出如图(Ⅱ)装置,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④稀H2SO4四种试剂应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做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图A所示),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的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计算类题。
24、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40g碳和氧化铜的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1.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
(4)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基础题含答案
人教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16题)
1、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石墨 D.焦炭
【答案】B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答案】B
3、如下图为三种碳单质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C60、石墨、金刚石
B.由上图可知,三种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说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B
4、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答案】D 
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
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
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
【答案】B
6、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7、“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利用物理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注意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8、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答案】D
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进行了尾气处理
【答案】A
10、实验室制CO2 最适宜的一组药品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碳燃烧 D.碳酸钠和稀盐酸
【答案】B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推理错误的是( )
A.6000L氧气经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变小
B.氢气与氧气属于不同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分子构成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答案】A
12、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方法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观察颜色和状态 D.以上方法都不行
【答案】B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答案】D
14、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  )
A.锥形瓶 B.长颈漏斗 C.长导管 D.胶头滴管
【答案】D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过氧化氢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银温度计能够指示温度,说明随着温度的改变,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答案】D
1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26%,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纯净的、单质状态的碳有金刚石、石墨和C60(又称足球烯)。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它们三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答案】(1)单质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8、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用AE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丝网代替铜网,会有什么后果?

【答案】(1)酒精灯;
(2)2KClO32KCl+3O2↑; (3)制取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氢气。
【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可知,a是酒精灯;
1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B (2)CO可燃而CO2不可燃)
(3)2CO + O22CO2(或CO2+C2CO)
2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c导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B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21、如图所示:
已知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往盛有NO2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许木炭,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答案】烧瓶内气体红棕色消失,水倒流入烧瓶内
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烧瓶内的气体被吸附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
(1)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号).甲同学要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   ;乙同学要收集一瓶O2,应选择   。
(2)小松同学改进B装置后,设计出如图(Ⅱ)装置,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④稀H2SO4四种试剂应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BD;C或D
(2)关闭a(或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静置,水柱高度不变,则装置不漏气
(3)②③;试管内液面下降(或长颈漏斗液面上升),反应液与块状固体脱离,反应停止。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做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图A所示),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的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液体变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空气进入气球
四、计算类题。
24、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40g碳和氧化铜的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1.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
(4)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C+2CuO2Cu+CO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40g-31.2g=8.8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3)设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y,
y=25.6g;
(4)设碳质量为z,
z=2.4g,
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