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我国传统民居多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福建省平潭县,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房屋——它们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屹立在海岛上,这种房屋被当地人叫做“石厝”。完成下面小题。
1. 平潭岛传统民居以石材为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震性能较好 B. 修建技术水平较低 C. 修建成本较低 D. 防寒保暖效果较好
2. 与传统的木建筑相比,“石厝”的优势有( )
①防火性能好②防风效果好③舒适度更高④修建更快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2017-2019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 )
A. 高效率区-地势最为平坦 B. 较高效率区-集中在苏中
C 低效率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D. 中等效率区-文化底蕴深厚
4. 苏州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基础好 B. 大城市辐射 C. 土地价格高 D. 水资源丰富
5. 提升苏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的有效措施( )
A. 控制人口数量,压缩用地规模 B.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土地质量
C. 发展生态农业,节约水土资源 D. 强化区际联系,协调产业发展
南昌航空城是以航空工业为主体,相关产业为依托,集航空工业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航空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卫星城市。城市内部有航空产业区、机场试飞区、综合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据此完成小题。
6. 推动南昌航空城兴起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环境 B. 政策 交通 C. 科技 环境 D. 政策 科技
7. 南昌航空城建设,主要体现了( )
A. 城乡统筹 B. 产城融合 C. 乡村振兴 D. 文旅融合
8. 有利于南昌航空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合理规划平均分配土地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辽西阜新市紧靠内蒙古,是一座因煤兴城、煤竭城衰的城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称为“煤电之城”。2001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探寻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转型之路。2022年,阜新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的66.5%,且以风光发电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阜新在因煤兴城过程中,其核心传统工业是( )
A. 钢铁工业 B. 电力工业 C. 机械工业 D. 化学工业
10. 与煤炭发电相比,目前阜新风光发电的优势条件是( )
A. 产业基础好 B. 市场需求大 C. 交通运输便 D. 能源资源足
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图左为“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图右为“美丽山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亚马孙河流域部分水电站的水库中建浮式光伏发电站的好处有( )
①施工难度小②减少水库蒸发③提高水质④弥补干旱期的电力不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对巴西主要影响有( )
A. 完善国家输电网络,解决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问题 B. 有利于巴西北部铁矿资源的保护
C. 带动巴西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D. 带动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底,中法海底电缆项目正式动工,这条电缆将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个人口最多的大陆,长达12000公里,旨在为周边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的地区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互联网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3. 铺设中法海底电缆对中欧的影响是( )
①推动中欧高速铁路的建设②满足中非欧信息传输需求
③促中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④利于扩大中国的海外投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4. 铺设完成后海底电缆可能面临的水下考验有( )
①海域风浪较大②海水腐蚀性强③海底地壳运动④海洋生物误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芯片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芯片已成为最前沿科技的代表产品。短短几十年,芯片产业发生了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在20世纪70、80年代,当时美国的装配产业向日本转移,日本的家电产业迅速发展;第二次产业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日本产生泡沫经济,难以支撑芯片产业发展,芯片产业向韩国转移。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芯片产业在短时期内发生两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
①技术水平受限②劳动力成本上升③市场需求变化④国际形势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芯片产业向日本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技术 B. 市场 C. 劳动力 D. 资金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印经贸合作区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东贝卡西县(左图),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近年来印尼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核心项目。该合作区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合作网络(右图),该合作区帮助入园的企业更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规避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风险,聚集了众多来自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制造业企业。截至2020年7月,中印经贸合作区入驻了机械汽配、基建建材、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行业的55家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
(1)说明该合作区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入驻的区位条件。
(2)说出该“园中园”模式给我国其它境外合作区建设可提供的借鉴。
(3)简述建设中印经贸合作区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和煤炭蕴藏量大。武安市是著名的古代冶铁之乡,冶铁历史可上溯至战国。2017年以来,当地不断压减钢铁产能,引导钢铁企业退城入园。2021年7月,明芳钢铁搬迁至南洺河工业园。下图示意武安市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分布。
(1)推测武安市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城区的原因。
(2)说明南洺河工业园区承接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3)简述武安市钢铁企业退城入园对城市产生的有利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 西逐渐降低。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逐步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图1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呼伦贝沙地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图3为某同学收集的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3)指出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的因素。
桐柏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试卷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我国传统民居多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福建省平潭县,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房屋——它们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屹立在海岛上,这种房屋被当地人叫做“石厝”。完成下面小题。
1. 平潭岛传统民居以石材为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震性能较好 B. 修建技术水平较低 C. 修建成本较低 D. 防寒保暖效果较好
2. 与传统的木建筑相比,“石厝”的优势有( )
①防火性能好②防风效果好③舒适度更高④修建更快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平潭岛上多岩浆岩、火山岩,植被覆盖较少,传统民居以石材为原料可以就地取材,有利于降低修建成本,同时岩浆岩、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强,所建造的房屋坚固耐用,C正确;选用石材作建筑材料修建的房屋自重较大,抗震性能较差,A错误;房屋建造材料的选用与修建技术水平关系不大,B错误;平潭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暖,对房屋防寒保暖的要求较低,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传统木建筑的防火性能较差,同时由于木建筑主体较轻,抵御大风的能力较弱,而“石厝”以石材为原料修建,防火、防风方面的优势明显,①②正确;与“石厝”相比,木建筑在居住舒适度、修建快捷性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福建省平潭县四面临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之称。
读“2017-2019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 )
A. 高效率区-地势最为平坦 B. 较高效率区-集中在苏中
C. 低效率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D. 中等效率区-文化底蕴深厚
4. 苏州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基础好 B. 大城市辐射 C. 土地价格高 D. 水资源丰富
5. 提升苏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的有效措施( )
A. 控制人口数量,压缩用地规模 B.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土地质量
C. 发展生态农业,节约水土资源 D. 强化区际联系,协调产业发展
【答案】3. D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就江苏省而言,地势最为平坦的地区是苏北平原地区,而图中高效率区主要是苏南地区,A错。苏中较高效率区分布较少,B错。江苏省降水较为丰富,土地盐碱化不严重,C错。扬州等地为中等效率区,扬州属于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深厚,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苏州临近上海,受上海大城市辐射的影响,发展质量水平高,B正确。工业基础、水资源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D错。土地价格高是苏州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C错。故选B。
【5题详解】
苏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压缩用地规模并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农业活动主要在农村地区开展,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发展生态农业无关,AC错。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应该强化区际联系,协调产业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加大资金投入去提高土地质量,B错,D正确。故选D。
【点睛】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南昌航空城是以航空工业为主体,相关产业为依托,集航空工业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航空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卫星城市。城市内部有航空产业区、机场试飞区、综合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据此完成小题。
6. 推动南昌航空城兴起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环境 B. 政策 交通 C. 科技 环境 D. 政策 科技
7. 南昌航空城的建设,主要体现了( )
A 城乡统筹 B. 产城融合 C. 乡村振兴 D. 文旅融合
8. 有利于南昌航空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合理规划平均分配土地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6. D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航空卫星城的兴起需政策引导与支持,同时南昌航空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强,需依托科技,故主导因素是政策和科技,D正确、B错误;交通和环境会影响航空城的兴起和发展,但不是主导因素,A、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大量产业集聚在航空城,主要体现的是产城融合,B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措施有利于南昌航空城未来建设,①③④正确;土地平均分配是错误的,应该因地制宜,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社会因素,国家政策、便利的交通条件、信息网络的通达性、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
辽西阜新市紧靠内蒙古,是一座因煤兴城、煤竭城衰的城市,曾拥有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称为“煤电之城”。2001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探寻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转型之路。2022年,阜新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的66.5%,且以风光发电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阜新在因煤兴城过程中,其核心传统工业是( )
A. 钢铁工业 B. 电力工业 C. 机械工业 D. 化学工业
10. 与煤炭发电相比,目前阜新风光发电的优势条件是( )
A. 产业基础好 B. 市场需求大 C. 交通运输便 D. 能源资源足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阜新拥有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称为“煤电之城”,故其核心传统工业是电力工业,B正确;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不是阜新的核心传统工业,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2022年,阜新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的66.5%,且以风光发电为主,风光资源丰富且可再生,说明能源资源充足,D正确;阜新为传统工业区,没有新能源的产业基础,A错误;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便利不是风光发电的优势条件,BC错误。故选D。
【点睛】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图左为“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图右为“美丽山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亚马孙河流域部分水电站的水库中建浮式光伏发电站的好处有( )
①施工难度小②减少水库蒸发③提高水质④弥补干旱期的电力不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对巴西的主要影响有( )
A. 完善国家输电网络,解决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问题 B. 有利于巴西北部铁矿资源的保护
C. 带动巴西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D. 带动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在亚马孙河流域部分水电站的水库中建浮式光伏发电站的好处,与陆地上建设光伏电站相比,在水库水面建设光伏电站,施工难度更大,①错误;该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光发电板覆盖在水库水面上,可以减少水库蒸发,②正确;光伏电板覆盖在水库水面上,可以削弱太阳辐射,降低水温,减少水库中藻类物质的繁殖,有利于提高水质,③正确,同时在水库水面上建浮式光伏发电站,可以利用当地太阳能进行发电,增加电能,弥补干旱期的电力不足,④正确;据此分析②③④正确,故选B。
【12题详解】
完善国家输电网络,缓解而不是解决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问题,A错误;随着亚马孙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廉价的电力资源,促进北部铁矿资源的开发,B错误;美丽山输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廉价电力,可以带动巴西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C正确;东部沿海地区,作为电能资源的输入地,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该项目对带动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输电工程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主要从社会和经济角度分析),也有不利影响(主要从生态角度分析)。
2021年底,中法海底电缆项目正式动工,这条电缆将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个人口最多的大陆,长达12000公里,旨在为周边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的地区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互联网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3. 铺设中法海底电缆对中欧的影响是( )
①推动中欧高速铁路的建设②满足中非欧信息传输需求
③促中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④利于扩大中国的海外投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4. 铺设完成后海底电缆可能面临的水下考验有( )
①海域风浪较大②海水腐蚀性强③海底地壳运动④海洋生物误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中法海底电缆修建的意义在于通过投资他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耗中国过剩的产能,增加中国的海外投资,④正确。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中欧非之间信息的传输速度,②正确。促进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③错误。对于高速铁路修建的影响不大,①错误。综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海底电缆面临的海底环境考验主要是海水腐蚀性强、海底地壳运动、海洋生物误咬,②③④正确。风浪大属于海面环境,对海底电缆建设的影响不大,①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海底电缆的修建对中欧的影响:提升中欧非之间信息的传输速度,促进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芯片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芯片已成为最前沿科技的代表产品。短短几十年,芯片产业发生了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在20世纪70、80年代,当时美国的装配产业向日本转移,日本的家电产业迅速发展;第二次产业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日本产生泡沫经济,难以支撑芯片产业发展,芯片产业向韩国转移。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芯片产业在短时期内发生两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
①技术水平受限②劳动力成本上升③市场需求变化④国际形势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芯片产业向日本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技术 B. 市场 C. 劳动力 D. 资金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芯片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其短时期内发生两次产业转移并不是受技术水平限制,①错;芯片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较少,而高素质劳动力的成本投入对芯片产业转移影响不大,排除②;结合材料可知,芯片产业第一次产业转移与美国装配产业向日本转移、日本的家电产业快速发展有关,家电产业对芯片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吸引了芯片产业向日本转移,③对;芯片产业第二次产业转移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关系,泡沫经济的产生使得日本制造业遭受重创,进而对芯片的需求减少,阻碍了芯片产业发展,从而导致芯片产业向外转移,④对。故选D。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芯片产业向日本转移时期伴随着美国装配产业向日本转移,当时日本的家电产业迅速发展,家电产品对芯片的需求量较大,芯片产业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选择向市场靠近,B正确;与日本相比,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更加充足,芯片制造的技术水平更高,A、D错误;芯片产业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C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有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占领新的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印经贸合作区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东贝卡西县(左图),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近年来印尼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核心项目。该合作区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合作网络(右图),该合作区帮助入园的企业更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规避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风险,聚集了众多来自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制造业企业。截至2020年7月,中印经贸合作区入驻了机械汽配、基建建材、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行业的55家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
(1)说明该合作区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入驻的区位条件。
(2)说出该“园中园”模式给我国其它境外合作区建设可提供的借鉴。
(3)简述建设中印经贸合作区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1)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交通便捷;印尼推进的的核心项目,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优惠);临近首都雅加达,消费需求大。
(2)构建起企业、园区、政府等多主体间合作网络;建立协调机制,根植于地方的制度文化环境;合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共享、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
(3)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增强国际经贸合作;增强对外投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印尼的丰富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相关知识。
【小问1详解】
该合作区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市场、政策、工农业基础、交通、科学技术、劳动力等角度思考。由左图图例可知,该地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交通十分便捷;同时由右图可知,该项目由中印两国牵头合作,是印尼推进的的核心项目,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同时该地临近首都雅加达,消费需求大。该地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健全。
【小问2详解】
此问应分析“园中园”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由右图和题干可知,“该合作区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合作网络”,其合作网络从国家到地方到园区,进而到企业,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由材料,“该合作区帮助入园的企业更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规避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风险”可知,该合作区建立协调机制,使投资方快速适应当地的制度文化环境,规避风险,使合作顺利进行 ;由材料可知,合作区大量吸引多个行业入住,能够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的优势,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小问3详解】
首先中印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其次,印度尼西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低,在印尼投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中印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外投资力度,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点睛】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和煤炭蕴藏量大。武安市是著名的古代冶铁之乡,冶铁历史可上溯至战国。2017年以来,当地不断压减钢铁产能,引导钢铁企业退城入园。2021年7月,明芳钢铁搬迁至南洺河工业园。下图示意武安市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分布。
(1)推测武安市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城区原因。
(2)说明南洺河工业园区承接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3)简述武安市钢铁企业退城入园对城市产生有利影响。
【答案】(1)早期钢铁企业布局在城外,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导致钢铁企业位于城区;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搬迁费用昂贵。导致部分钢铁企业仍布局在城区。
(2)布局在河流沿岸方便取水,为钢铁企业提供冷却水源;交通便利,降低钢铁企业运输成本;地价低,降低钢铁企业用地成本;政府政策支持。
(3)可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减轻城区环境污染,改善城区环境;腾出大量土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状况。
【解析】
【分析】本题以武安市钢铁企业入园为材料,涉及钢铁企业布局的原则、退城入园对城市产生的有利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武安市是著名的古代冶铁之乡,冶铁历史可上溯至战国,开发历史悠久,早期钢铁企业是布局在城外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钢铁企业位置不变,性质从城外变为城区;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原料和产品体积大,重量大,搬迁费用昂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导致部分钢铁企业仍留在城区,。
【小问2详解】
钢铁企业的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其布局在河流沿岸方便取水,为钢铁企业提供冷却水源;根据武安市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分布图,该地有铁路线,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可以依托铁路和河运进行运输,交通便利。河运和铁路运输比公路和航运运输陈本低;南洺河工业园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低,可以降低钢铁企业用地成本;根据材料,政府建设南洺河工业园,引导钢铁企业退城入园,可知政府政策支持。
【小问3详解】
武安市钢铁企业退城入园的同时,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人口也随之从城区迁出,减少了上下班时间通过城区的人口和车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钢铁企业是污染型企业,入园可以减轻城区环境污染,改善城区环境,也方便统一处理工业三废,减轻污染;钢铁企业占地面积较大,迁出可以给城区腾出大量土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状况。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 西逐渐降低。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逐步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图1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呼伦贝沙地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图3为某同学收集的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3)指出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的因素。
【答案】(1)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以西,内陆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纬度45°-50°N之间;山地和高原的过渡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位于森林区与草原区的过渡地带。
(2)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地表岩石易破碎;日照时数长,光照强烈,岩石易风化;植被少,风速较大,风力作用强烈。
(3)太阳高度;昼长;云层厚度;沙尘天气。
【解析】
【分析】本题以呼伦贝尔沙地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特征描述、土地荒漠化、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描述地理位置,往往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描述。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以西,内陆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纬度45°-50°N之间;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表现在气候(温度带、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的过渡。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山地和高原的过渡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森林区与草原区的过渡地带。
【小问2详解】
土地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生产力的退化,使原本不是荒漠的地区变成了荒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过程表现为植被逐渐减少,土质逐渐沙化。结合题目给出的当地自然条件资料,思考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的过程。该地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地表岩石易破碎;日照时数长,光照强烈,岩石易风化;植被少,风速较大,风力作用强烈。
【小问3详解】
影响某地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形(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削弱作用弱)、天气(晴天多,云量少,削弱少)。对于季节变化还需要考虑不同季节照射时间长短的差异。因此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昼长、云层厚度、沙尘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