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3 11: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 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 20时56分4秒
D. 20时3分56秒
下面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 下图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C. D.
3.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 线速度:P=Q=M=O>N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5.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地方时为17:00
B. N点的地方时为6:00
C.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阿根廷别德马(40°30'S,63°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6. 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1月1日 B. 3月2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7. 此时,太阳位于( )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西南方
8. 这一天,北京(40°N)的昼长大约是( )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丙、丁四地,所处节气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乙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大约为( )
A. 18时 B. 17时 C. 16时 D. 15时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23.5°S B. 20°N C. 20°S D. 23.5°N
12. 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图a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集热板倾角如图b所示。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 夏至日日落时间:19时33分
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34' 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
13. 该小镇的位置在( )
A. (40°N,124°E) B. (40°N,118°E)
C. (36°34'N,116°E) D. (36°34'N,4°E)
14. 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倾角一年中调整幅度为( )
A. 90° B. 180° C. 23°26' D. 46°52'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该小组对该装置进行了再次升级改造,安装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调节装置,太阳能集热板( )
A 夏半年面板正午朝向正北 B. 冬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C. 夏半年日出时面向东北方向 D. 冬半年日落时面向西北方向
下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则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 )
A. 3月21日17时 B. 3月20日23时
C. 3月21日5时 D. 3月21日12时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甲、丙
19. 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20. 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 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 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 ①②同在北半球 D. ①②同在南半球
21.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 北京>①>② B. ②>①>北京 C. ①>②=北京 D. ①<②=北京
22.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取决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的植物。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南引北移,不断扩大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下图表示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
有关P、Q两类植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P属于长日照植物②Q属于长日照植物③P属于短日照植物④Q属于短日照植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飞檐景观和示意飞檐光照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题。
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在珠海香炉湾畔,矗立着一尊8.7米的巨型石雕,——珠海渔女,她双手高举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某日张先生在当地时间5:40面向太阳拍到太阳与珍珠重影的照片(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张先生拍照的日子可能是
A 春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元旦
25. 珠海渔女巨型石碉的朝向是
A. 正南 B. 西南 C. 正东 D. 东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乙中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________个时区。
27. 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聊城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_____方向(南或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
(4)当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从C公转到D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28.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上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____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
新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 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 20时56分4秒
D. 20时3分56秒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连续两次在同一方向对准织女星,期间正好经历了一个恒星日(地球正好自转了360度),经历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从9月1日晚8时(20时)开始,再经过23时56分4秒,时间应为9月2日19时56分4秒。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下面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 下图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C. D.
3.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答案】2 D 3. A
【解析】
【2题详解】
就图中河流流向而言,凹岸冲刷严重,凸岸泥沙淤积严重;EF断面的E处是河水冲刷较严重处,剖面较陡,F处较和缓,故D剖面图符合EF断面情况,D对。故选D。
【3题详解】
河港应选在水较深的地方,利于通航,E处受河流冲刷大,泥沙不易淤积,水深,利于大型船通行,故河港应选在E处,A对。此图中有两个弯曲的地方,一个在右岸,一个在左岸,不能准确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还是向右偏,故不能判断南北半球。故选A。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 线速度:P=Q=M=O>N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5.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 N点的地方时为6:00
C.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答案】4. D 5. C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图为极地投影图,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水平运动物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排除A;各地线速度由赤道向极点递减,P=Q=M=N>O,排除B;图中MON表示晨昏线,若P点位于昼弧中分点,则地方时为12:00,若P点位于夜弧的中分点,则地方时为0:00或前一日的24:00,由图可知图中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故OP、OQ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时间为0:00,故OP为自然日界线,时间为0:00,点P位于夜半球,点Q位于昼半球,ON为晨线,OM为昏线,D正确,排除C。故选D。
【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OP为自然日界线,时间为0:00,OQ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经度为180°,∠POQ=120°,Q点时间为16:00,排除A;赤道总是昼夜等分,图中M、N未平分最外围的纬线圈,说明该纬线圈不是赤道,N点未在晨线与赤道交点,时间不能是6:00,排除B;再过8小时,OP与OQ重合,全球为同一日期,C正确;顺自转方向跃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排除D。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了光照图中半球位置、地砖偏向力、晨昏线、日界线、地方时的判读。日界线中,自然日界线的地方时为0:00,位于夜弧的中分点。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阿根廷别德马(40°30'S,63°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6. 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1月1日 B. 3月2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7. 此时,太阳位于( )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西南方
8. 这一天,北京(40°N)的昼长大约是( )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答案】6. C 7. A 8. D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别德马经度为63°W,两地经度相差183°,时差是12小时12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别德马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12分钟,别德马日出时间(地方时)为7时左右。此地纬度为40°30′S,位于南半球,日出地方时晚于6时,说明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C正确,AD项错误;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时间(地方时)为6时,B项错误。故选C项。
【7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故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北京位于40°N,别德马(40°30′S)与其纬度相当,但半球相反,故两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大致相反,即别德马的夜长等于北京的昼长。该日别德马7时左右日出,昼长为(12-7)*2=10小时左右,夜长为14小时左右,故北京的昼长为14小时左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昼夜长短的日期对称性: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昼夜长短的纬度对称性:纬度相同但半球不同的两地,昼夜情况相反,即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丙、丁四地,所处节气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乙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大约为( )
A. 18时 B. 17时 C. 16时 D. 15时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四幅图中乙、丙、丁所示日期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甲所示日期,整个北极圈以北出现了极昼,为夏至日,甲图与其他三个日期不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图示时刻为北半球冬至日,由乙地昼弧所跨经度大于120°小于180°,大约150°,可推知其昼长大于8小时小于12小时,约10个小时,则日落时的地方时约17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日落地方时=12+1/2昼长;日出地方时=12-1/2昼长。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23.5°S B. 20°N C. 20°S D. 23.5°N
12. 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答案】11. C 12. B
【解析】
【分析】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70°S地区0:00日出,则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直射20°S,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读题干可知,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说明乙地白昼时间较长,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纬度越高昼越长,则乙纬度较高,位于甲地之南;又根据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可知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晨线的分布状况呈东北-向南走向,故判断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之间的关系:极昼、极夜最低纬度数=90°-太阳照射点的纬度数。
图a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集热板倾角如图b所示。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 夏至日日落时间:19时33分
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34' 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
13. 该小镇的位置在( )
A. (40°N,124°E) B. (40°N,118°E)
C. (36°34'N,116°E) D. (36°34'N,4°E)
14. 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倾角一年中调整幅度为( )
A. 90° B. 180° C. 23°26' D. 46°52'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该小组对该装置进行了再次升级改造,安装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调节装置,太阳能集热板( )
A. 夏半年面板正午朝向正北 B. 冬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C. 夏半年日出时面向东北方向 D. 冬半年日落时面向西北方向
【答案】13. B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为4时43分,日落时间为19时33分,可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50分钟,可计算出当地日落地方时为19:25,北京时间为19:33,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经度比120°E偏西2°,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8°E。秋分日时集热板倾角为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太阳此时直射赤道,所以当地纬度为40°N。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装置使集热板始终保持与正午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幅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指的是一年中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90°-(φ-23°26')-[90°-((φ+23°26')]=46°52',即40°N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为46°52',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全年在南方天空,集热板全年正午朝向南方,A错误。冬半年日出东南,太阳经南方天空,日落西南,集热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小,B、D错误。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正确。故选C。
【点睛】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等于 46°52',不随纬度变化。
下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则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 )
A. 3月21日17时 B. 3月20日23时
C. 3月21日5时 D. 3月21日12时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将全球分在两个日期的界线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在此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若图中阴影区为3月20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根据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可得出:甲附近日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乙附近的日界线为180°经线。正午时刻地方时为12时,12时所在经线与0时所在经线经度相差180°,则丙附近的经线为12时所在经线。故选C。
【17题详解】
由上一小题可知,甲附近的日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乙附近的日界线为180°经线。由图可知,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相差105°,由于该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故0时所在经线为75°W;国际标准时间即0°经线地方时,比75°W的地方时早5小时,因此为3月21日5时。故选C。
【点睛】将全球分在两个日期的界线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0时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为旧的一天。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甲、丙
19. 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是北半球四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说明距北回归线较近。乙图是极昼现象,应位于北极圈内,纬度较高。丙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位于北回归线上。丁图是极昼现象,且一日内太阳高度不变,位于北极点,纬度最高。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丁、乙、甲、丙,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夏至日当天,图中乙、丁是极昼现象,O2、O4两人的身影旋转角度最大 ,BD错误。甲比丙的纬度较高,所以站立在O1的人的身影在地面旋转角度较大,A错误。O3纬度最低,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最小,03人的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C正确,故选C。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极点一天内的太阳高度不变。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高,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越大,地面上人的身影旋转角度越大。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20. 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 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 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 ①②同在北半球 D. ①②同在南半球
21.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 北京>①>② B. ②>①>北京 C. ①>②=北京 D. ①<②=北京
【答案】20. D 21. D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北京昼弧长度220度,大于一半,即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是夏半年。①②两地的昼弧长度均小于180度,即昼短夜长,所以同在南半球,D对。
【21题详解】
昼弧长度等于180度,位于赤道。昼弧长度与180度的差值越大,说明纬度越高。差值越小,说明纬度越低。所以①地纬度最低,②地的夜长与北京昼长相等,故纬度①<②=北京,D对。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增加,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春分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夏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缩短,至夏至昼最短夜最长。春分南极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夏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缩短,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缩短,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秋分北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冬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 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增加,至冬至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冬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北极极夜范围开始缩小,至春分完全消失。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减小,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22.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取决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的植物。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南引北移,不断扩大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下图表示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始花期时间分布
有关P、Q两类植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P属于长日照植物②Q属于长日照植物③P属于短日照植物④Q属于短日照植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图中,P类植物花期在4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随纬度升高白昼变长,P类植物的曲线表示花期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P类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①对,③错;Q类植物花期在10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渐短。随纬度的升高白昼变短,曲线形态表示Q类植物的花期在此期间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Q类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④对,②错。①④正确,故选B。
23.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飞檐景观和示意飞檐光照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题。
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阳高度角变化与屋檐设计之间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冬季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的入射角小,普通的屋檐会遮挡阳光照进屋内减少遮挡,而飞檐向上翘起的结构可以让冬季阳光进入室内,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B正确,D错误;读右侧正午太阳光照图可知,夏季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光入射角大,两种屋檐的正午太阳光照都不进屋内,所以不影响夏季室内遮阳的面积,AC错误,故选B。
在珠海香炉湾畔,矗立着一尊8.7米的巨型石雕,——珠海渔女,她双手高举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某日张先生在当地时间5:40面向太阳拍到太阳与珍珠重影的照片(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张先生拍照的日子可能是
A. 春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元旦
25. 珠海渔女巨型石碉的朝向是
A. 正南 B. 西南 C. 正东 D. 东北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地方时5:40可以看见太阳虽不一定是日出时刻,但可推理出此日日出早于6:00,且昼长夜短,所以时间应该在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而春节(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左右)和元旦(公历1月1日)以及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左右),这三个节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端午节(五月初五,公历6月左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地方时6:00前日出东北,18:00后日落西北。地方时5:40见到的太阳仍位于东北方向,如图面向太阳拍到太阳与珍珠重影的照片说明雕像面向西南。B正确。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及太阳方位角。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乙中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________个时区。
【答案】 ①. ②. (23°26′N,45°E) ③. d ④. 17:00 ⑤. 21
【解析】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晨昏线、太阳直射点、自转线速度、时间的计算、日期范围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甲图可知,晨昏线与66°34′N相切,且夜半球的中心为135°W,据此可推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所以转绘至图乙的晨昏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上题分析,北极圈出现极昼,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135°W平分黑夜,地方时为0时,根据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可得太阳直射点位于45°E经线。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45°E)。
(3)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a、b、c、d四地中,纬度值最小的是d地,故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
(4)根据第2小题的分析,45°E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且45°E经线为东三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东三区区时为12时。因此,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时。同理,东十二区区时为21时,该数值即为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所跨时区数。
【点睛】在乙图中正确画出晨昏线,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27. 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聊城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_____方向(南或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
(4)当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从C公转到D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答案】(1) ①. 南 ②. 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
(2)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3) ①. 23°26′N ②. 夏至
(4) ①. 由小变大 ②. 昼短夜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聊城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位置、地球自转、太阳高度角、日影变化等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河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聊城市(约3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为了使房屋获得更多的光照往往坐北朝南而建。
【小问2详解】
冬季太阳高度角度较小,物体的影子较长,夏季太阳高度角度较大,物体的影子较短。要考虑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应考虑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楼高。
【小问3详解】
从图中所处位置判读,A点位于夏至日附近,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B点位于秋分日附近,直射赤道、C点位于冬至日附近,直射南回归线、D点位于春分日附近,直射赤道。
【小问4详解】
当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从直射北回归线后直射赤道再直射南回归线的过程,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由大到小,屋内光照的面积变化情况是由小到大。从C公转到D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直射到赤道,这段时间昼夜情况是昼短夜长。
28.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上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轮船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____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
【答案】(1) ①. 3 ②. 5
(2) ①. 135°W ②. 11°43'N
(3) ①. 16°34'S ②. 56
(4) ①. 延长 ②. 减慢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日期的判断、经度位置的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昼长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A点为北极点;晨昏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总是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通过极点A;图中晨昏线通过A点后,极点A附近开始出现极昼,故晨昏线通过A点的日期为春分日,日期约为3月22日;B点位于极点A和极圈上C点的中点,因此晨昏圈通过该点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正中间,日期约为5月7日。
【小问2详解】
赤道上终年都是6点日出。晨昏线通过B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此时45°W地方时为12点,经计算可得,该轮船所处的经度位置是135°W;恰好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B点位于极点A和极圈上C点的中点,则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赤道正中间,约为11°43'N。
【小问3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11°43'N,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8°17',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的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也为28°17,是由太阳直射纬线向南28°17'的地方,即16°34'S纬线。农历十五的圆月挂在天空最高位置时,应为子夜零时,而此时135°E经线是子夜零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可计算121°E的地方时为23:04,故该地人们56分钟后才能看到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小问4详解】
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故上海的白昼时间渐长。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是从春分(3月21日前后)到夏至(6月22日前后),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
同课章节目录